張藍姍

張藍姍

張藍姍,女,北京人。本科、碩士、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2004—2009年在北京電視台《這裡是北京》、《四海漫遊》、《健康北京》等欄目工作,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網路系統與網路文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成員。曾在《現代傳播》、《電視研究》、《中國電視》等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過10餘篇CSSCI論文,出版專著《收視率與電視藝術審美》(清華出版社)。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針對微博的公共突發事件演進趨勢關鍵技術研究”負責人、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電視節目審美評價指數研究與構建”項目負責人,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網際網路+時代北京市傳統電視產業轉型策略研究”;撰寫的《電視節目審美評估指標研究報告》被中央電視台總編室採納。2013年獲得北京郵電大學教學觀摩評比二等獎,2015年獲得第二屆全國高校微課比賽北京賽區二等獎,2017年獲得研究生院頒發的最佳授課教師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藍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 職業:高校教師
  •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新聞傳播學
  • 職務:網路系統與網路文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新媒體與創意中心主任
  • 學術代表作:《收視率與電視藝術審美》
  • 職稱:副教授
1教育背景,2工作經歷,3出版著作,4發表論文,5科研項目,

1教育背景

1999.9—2003.7 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文藝系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4.9—2007.7 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9.9—2012.7 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廣播電視藝術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

2工作經歷

2004.5-2004.9 北京電視台《這裡是北京》欄目(BTV1)任編導及配音;
2004.9-2005.7 北京電視台《四海漫遊》欄目(BTV9)任編導、配音;
2005.8-2005.10 中央電視台《開心辭典》欄目(CCTV2)任編導;
2005.10-2007.11 北京電視台《祝你健康》欄目(BTV3)任編導;
2007.12-2009.3 北京電視台《健康北京》欄目(BTV3)擔任編導及責編;
2012.7至今 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任教

3出版著作

《收視率與電視藝術審美》,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4發表論文

1、張藍姍:《旅遊節目的定位問題——質疑當前旅遊節目“人文化”包裝》,《電視研究》(CSSCI2004 年業務專刊(下冊)
2、張藍姍、高峰:《淺議電視旅遊節目的生存策略》,《電視研究》(CSSCI2010年12月
3、張藍姍、高峰:《多維解讀欄目劇與真人秀節目的魅力之源》,《電視研究》(CSSCI2011年6月
4、張藍姍:《從電視收視率看客群審美趨向》,《中國作家》影視版(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8期
5、張藍姍、黃媛媛:《網路視頻用戶需求與技術更新的互動》,《中國廣播影視》,2011年第12期
6、張藍姍:《重構電視節目綜合評估體系——審美指數的提出與構建》,《現代傳播》(CSSCI),201309
7、張藍姍:《收視率與電視藝術審美的哲學思考》,《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擴展版),2014年01期
8、張藍姍:《論電視藝術審美對收視率的影響》,《中國廣播電視學刊》(CSSCI擴展版),2014年02期
9、張藍姍:《新媒體語境下的青年趣緣類自組織研究——以中國Coser青年組織的形成機制為例》,《中國青年研究》(CSSCI,2014年第3期
10、張藍姍:《略論收視率與電視藝術審美的辯證關係》,《現代傳播》(CSSCI,2014年05期
11、張藍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綜藝節目的新探索》,《中國電視》(CSSCI,2014年09期
12、張藍姍:《淺析電視與網際網路的雙向滲透現象》,《中國電視》(CSSCI,2015年02期
13、張藍姍:《傳統電視節目與網路自製節目的博弈與發展》,《中國電視》(CSSCI,2015年09期
14、張藍姍:《國外電視行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探索》,《中國電視》(CSSCI,2016年04期
15、張藍姍:《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工具給電視節目製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電視》(CSSCI,2017年02期
16、張藍姍:《網路視頻觀看模式的創新與影響——以“綠鏡”智慧型觀看模式為例》,《當代傳播》(CSSCI,2017年07期
17、張藍姍、葛欣怡:《彈幕流行背景下網路視頻用戶觀看習慣的轉變》,《當代傳播》(CSSCI,2018年03期
18、張藍姍、黃高原:《人工智慧技術給電視媒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電視》(CSSCI,2018年07期
19、Yining Teng, Lanshan Zhang, Ye Tian, Xiang Li: A Novel FAHP Based Book Recommendation Method by Fusing Apriori Rule Mining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ISKE 2015)EI會議檢索)
20、Yayun Bao, Lanshan Zhang, Wendong Wang, Xiangyang Gong, Xirong Que: Optimizing Playback Quality of HTTP-Based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n Smartphone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ing (ICSPCC2015),EI會議檢索)
21.Lanshan Zhang, Linhui Sun, Wendong Wang, Ye Tian: KaaS: A Standard Framework Proposal on Video Skimming ,IEEE Internet ComputingSCI檢索), 2016,20(4):54-59
22. Ye Tian, Lanshan Zhang, Wendong Wang: Emerging Social Topic Detection in Microblogging Stream,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 Theoretical NanoscienceEI期刊),2016,13(5):2685-2696
23. Lanshan Zhang, Ding Xi, Tian Ye, Gong Xiangyang:A Semi-Supervised Topic Model Incorporating Sentiment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 China CommunicationsSCIE檢索), 2016(12):162-175
24.Lanshan Zhang, Linhui Sun, Wendong Wang, Jiangchuan Liu, Unlocking the Door to Mobile Social VR: Architecture,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J]. IEEE networkSCI檢索計算機類1區論文),2018(1):160-165

5科研項目

2011.1—2011.12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大規模流媒體的高速傳輸控制研究”(編號:2009CB320503)子課題“網路視頻用戶體驗評價體系研究與評測”
2012.7——2014.12 擔任CNGI《下一代網際網路標準體系建設》項目校內合作方
2013——2014 北京市文化局委託的《北京市動漫遊戲產業藍皮書(續)》項目第二完成人
2013——2014 文化部委託的《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研究》項目第三完成人
2013年—2016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電視節目審美評價體系研究與構建》
2015—2017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針對微博的公共突發事件演進趨勢關鍵技術研究》(61402045)
2014.10——2017.6 主持北京郵電大學社科基金《電視與網路的雙向滲透趨勢研究》
2014.1——2015.12 主持北京郵電大學青年科研創新計畫專項課題《針對微博的公共突發事件演進趨勢關鍵問題研究》
2016年——2019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針對彈幕視頻的語義標註和自動推薦的關鍵算法研究》第二完成人
2017年——2019年主持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網際網路+時代北京市傳統電視產業轉型策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