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蔭人山西河津1946年生人,童年受益於趙延緒先生啟蒙教育,得益於家父張維新傳統文化薰陶,走上從事美術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蔭人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6年
- 性別:男
簡介,榮譽,藝術成果,作品展示,媒體報導,
簡介
張蔭人出生在一個舊文職家庭里,在家境富裕殷實的大家庭中,生活在六個姐姐們的溺愛中,這也是"大觀園"了。文人父親對調皮的兒子一輩子擔驚受怕,立下了無數的"緊箍咒",伴隨著他兒子的成長。
在溪水般的少女世界裡,他擁有了最初對美麗、夢想、情感、人性、真愛的理解。在父親這種樸素的環境教育逐漸成為他的唯美主義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人生、社會、情感的認識是完美的。在他的前行道路上,一切一切的美麗夢想仿佛就在眼前,灑滿了馨香的鮮花,溫暖的陽光灑在上面,依然天然的錦繡。
手工藝美術行業是他鐘愛的從一而終的事業,創造了無數佳績,成績斐然,直到今天他仍然用蒼老皺皮的雙手,不離不棄地用線繩綁紮的老花鏡,通過手持的放大鏡觀察著這個世界,並決定著欲下"刻刀"的位置。張蔭人同多數藝術家一樣,用他樸素的情感揣摸著、覺悟著、實踐著。
張蔭人在對傳統版畫的重新審視中,也在深度思考。
榮譽
張蔭人曾擔任山西省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山西省工藝美術職稱評審設計委員會主任。79年國家授予全國工藝美術優秀創作人員稱號,現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山西黃河畫院執行院長,山西省美術家協會藝術設計委員會主任。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藝術委會主任。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獲獎、被收藏。
藝術成果
手工藝美術行業是他鐘愛的從一而終的事業,創造了無數佳績,成績斐然,直到今天他仍然用蒼老皺皮的雙手,不離不棄地用線繩綁紮的老花鏡,通過手持的放大鏡觀察著這個世界,並決定著欲下"刻刀"的位置。張蔭人同多數藝術家一樣,用他樸素的情感揣摸著、覺悟著、實踐著。
當然我們正處在這樣一個重視文化發展的時期,繪畫藝術的傳承與突破無疑是藝術家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對自然世界的認識,現代審美意識復甦的標誌是藝術家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親近融入變為理性的懷疑和客觀的分析境界。
張蔭人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獲獎並收藏。其中1997年設計的首飾《圍城》在馬來西亞展出、獲世界黃金協會金像獎;2003年銅雕“梅、蘭、竹、菊”四條屏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獲銀獎,被國家文化部收藏;2007年中國畫《秋分》入選山西百年書畫名家作品展。
2008年中國畫《醉秋》入選全國書畫精品展。2008年漆器《金荷秋韻》獲第九屆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
藝術審美意識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人們由對藝術的感悟式審美逐漸向分析式審美過渡。張蔭人在對傳統版畫的重新審視中,也在深度思考。
作品展示
待全部完成後,將成為我國古典名著插圖中的一組巨製,並成為目前我國刻瓷組件的孤品,成為佳作。目前已有多家機構表示收藏這批作品。
媒體報導
2012年12月26日,《金瓶梅》張蔭人黑釉刻盤展在山西黃河畫院開展,21件黑釉瓷刻畫作亮相,和訊新聞跟蹤報導。
2012年12月27日,《張蔭人金瓶梅黑釉刻盤展》開展,山西新聞網跟蹤報導。
2013年2月張蔭人參加了三晉熱線“山西大家名家訪談欄目”第一期專訪節目,訪談主題主要圍繞著張蔭人的巨作黑釉刻盤《金瓶梅》來展開。
2014年4月張蔭人接受了中國網-中國視窗“文化頻道”的專訪。
2014年4月16日,山西新聞網針對張蔭人四條屏國畫展進行了深度的新聞報導。
2014年8月6日,網易新張蔭人老師。
2014年,山西晚報刊登《借物寫情悠然自得—讀張蔭人畫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