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覺,即香港爵紳何東(又名何啟東)爵士的夫人何張蓮覺居士(何啟東原配為麥秀英,張蓮覺是平妻(為麥秀英表妹))。東蓮覺苑,是香港最早設立的弘法道場。即以何東、張蓮覺的名字命名。東蓮覺苑於2017年6月6日建議列為法定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蓮覺
- 出生地:廣東省新安縣
- 出生日期:一八七五年
- 逝世日期:一九三八年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創建“東蓮覺苑
人物生平,虔心釋氏,籌備寺院,輕財樂善,熱衷慈善,宣揚佛學,先生仙去,繼承者,
人物生平
何張蓮覺居士,名靜容,廣東省新安縣人,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出生。生而窈窕,有宿慧。父某,任榷署象胥,故蓮覺亦嫻譯事。幼信佛教,善根宿植。既長,嬪同里何曉生,精懋遷術,成陶米業。鴻案相莊人,人以福祿鴛鴦目之。富而不驕,孳孳為善。每值饑饉兵燹之年,輒請於夫,斥資巨萬,廣濟災黎。其用於佛教也,數亦相埒。鋟梓釋典,建築梵剎。創建香港之東蓮覺苑,紺宇金容,備極莊嚴,為諸淨侶研學之所。育材甚盛,遠近聞風,多負笈從之。蓮覺丰神雋朗,頎頎玉立,雅慕吟詠。于歸後,慎苹蘩而疏鉛槧,故平生以德稱,而不以才顯。其著作《名山遊記》,文筆遒宕,為眾所稱。蓮覺學佛,鍥而不捨。臨終瑞相彰間,有足述著。東蓮覺苑,舊例,每年於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始,念佛七日。歲丁丑,蓮覺忽囑全苑淨侶,是年佛七展緩十日,於十一月廿七日開始。佛七甫圓滿,蓮覺竟以微疾逝世,恰值禮誦藏事半時之後。蓋預知時至,從容計算以就之也。彌留之際,一片紅光,起於足下,旋變為白,籠置全身,向西而滅。百餘人在側,目所共睹。蓮覺生於乙亥,歿於一九三七年丁丑,享年壽六十有三。生三子七女,多卒業瀛黌,贗學士位。
虔心釋氏
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冬天,蓮覺居士聯絡香港佛教善信,禮請南京棲霞山寺住持若舜老和尚,到香港主持佛七。若舜老和尚與靄亭法師等一眾僧侶抵達香港,蓮覺迎至家中供養,以此結緣。一九二九年,何東爵士與蓮覺居士同游南京棲霞山寺,見該寺隋代的舍利塔放光,認為不可思議,遂獨捐金二萬元,重修棲霞山寺。自此對於佛法信仰益為虔誠,此後對於以佛法改善世道人心的事業,無不全力以赴。
籌備寺院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鎮江竹林寺住持靄亭法師退居,何張蓮覺居士迎請法師到香港弘化。靄亭法師抵港,在何張蓮覺居士的支援下,在背山“海雲蘭若”,開辦“寶覺佛學研究社”,招收青年女性授以佛學教育。繼而於翌年秋天,何張蓮覺居士在山光道購得一塊土地,由靄亭法師設計監造,興建香港最早、及最具規模的“東蓮覺苑”。東蓮覺苑在當時耗資十五萬元,建的巍峨高大,富麗堂皇——當然,這一肇巨大的建築費。是何東爵士捐出來的。在靄亭老法師所著的《棲雲文集》中,有一篇《我所認識的蓮覺居士》,文中說到蓮覺居士興建覺苑的動機:
本來我和他相識,在民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冬天……他不僅是熱心的護法,而且是一個具有深心宏願,發揚佛化的人。這,是因他年來在各處朝禮考察過好多名山,對於各道場內部的設施情形,微有不滿,她說叢林不講究僧教育,確是佛教式微的因素,以為今後欲振與佛教,非提倡僧教育,和多辦些社會慈善事業,絕不能挽回頹風,而光顯法化。當時我覺得他這議論,切中時弊,深獲我心,認為能具這種見識,求之我僧界中,尚不可多得,何況護法居士?使我非常地欽佩。她在那時期已經發了宏願,想將來在香港,建築一所理想中的新佛化機關。東蓮覺苑,就在那時候布下了種子,奠定了基石……
十年之後,因緣成熟,靄亭法師到了香港,蓮覺居士見有了助他興建法苑的人,乃積極進行覺苑的興建。靄亭法師在上文中續說:
一方面進行籌備建築正式苑宇,初步工夫,先從購地址入手,受著經濟的限制,在這寸土寸金的香港境地,雖看了多處,合用的價太高,價廉的不合用,因為要辦義學的緣故,不能離開市區過遠,困難萬分!如此經過了很久的時間,才覓得山光道的地址。房屋如何建築,佛像如何裝塑,內部如何陳設,承他信任,均教我指點,費去我不少的心血和精力。
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因月十五日覺苑落成,但建築費較預計的十萬元超出了五萬,這樣使蓮覺居士十分為難,靄亭法師的文章中說:
……巍峨高大、矞皇壯麗的東蓮覺寺,竟如他多年的積願,一一逐步實現了。在別人眼中看來,他是有名的財主夫人,做這件事,是不成問題的。而不知他為這件事用盡了心血,歷盡了艱苦,費盡了心思,從萬難中做成功的。他本是個輕財好施的人,生平沒有積蓄,這筆十多萬元的建築費,是何爵紳體念她多年的意志,在金婚慶典中惠與的,因為照原定建築的圖則之外,臨時又增加了些,後來計算起來,竟溢出了五萬元,這個難題,頗費他的躊躇。據說他幾晚沒有睡得好,打了種種主意,向何爵再三磋商,把這個難關,才度過了。及至成立之後,因自己年老多病,對於覺苑的久遠和經常費的問題,也是用盡了心機,一直到死的那天,恐怕他的心,仍然還是掛念著呢。
輕財樂善
蓮覺居士一向樂善好施,並不看重錢財,茲舉一例,以見一斑。有一段時間,香港警察取締野狗,對於沒有掛牌子的狗,一見到就毫不容情的加以逮捕,執行槍殺。蓮覺居士見到每年有大批無牌的狗被殺戮,情殊可憫。動了同體大悲的惻隱之心。他聯絡了一些中外的名人和慈善家,向香港政府替群狗請命,得到政府的同情,撥出一塊土來建屋收容野狗。但是土地有了,而建築費還有著落,蓮覺居士慷慨捐出萬元,在九龍宋王臺旁邊,建了一所很整齊的養狗院,從此警察捉到的狗,皆送到此處留養,每年不知全活了多少生命。
熱衷慈善
蓮覺居士對於社會慈善事業,大凡是力之所及的,他是知無不為。並且他是學佛的人,喜歡做三輪體空的無相布施,不求人知。有許多捐款,捐就捐了,不使人知道,最多寫一個無名氏。香港有一所兒童工藝院,兒童在院中可以學成謀生的技能。蓮覺居士介紹了好多個窮家兒童入院學習,所需費用都由他個人來負擔。且說一九三四年,東蓮覺苑建築落成,靄亭法師把他在青山“海雲蘭若”辦的“寶覺佛學研究社”遷入苑內,並擴大招生。同時在苑內還辦了一所義學,收容貧家兒童施以教育,這在當時的香港,都是開風氣之先的創舉。一九三五年,蓮覺居士在覺苑啟建水陸法會,遴聘國內諸山大德南來香港主法。適虛雲老和尚法駕也到了香港,蓮覺居士禮請老和尚與會,與棲霞山寺的若舜老和尚,輪流共主內壇,這一次水陸法會規模之盛,為前所未有。
宣揚佛學
此後,蓮覺居士在靄亭法師的協助下,創辦了“寶覺女子商科學校”,繼之又創辦“人海燈”月刊,宣揚佛教文化,這在當時也是開風氣之先的創舉,對華南佛教有著啟發的作用。此後陸續又興辦了九龍的“法雲義學”、望角(即日後的旺角)的“植信義學”、澳門的“寶覺義學”等多處,教育貧苦民家子女,促使佛教普及民間。何張蓮覺居士致力與佛教事業之時,她有一個得力的助手,是她弟婦林證明居士的內侄女林楞頁。林楞真一八九九年出生在日本橫濱,十五歲回國,在香港依蓮覺居士同居住,早晚禮佛誦經,受三皈依,並且親近過海仁、觀本二位老法師,研習內典,勇猛精進,對經義造詣甚深。年長之後,隨何張蓮覺居士參訪國內名剎叢林,遍及四大名山。三十歲後,協助張蓮覺居士,致力於弘法興學育才事業。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先後設立寶覺第一義學於波斯富街,及寶覺第二義學於澳門龍嵩街。她秉承張蓮覺居士的弘法旨趣,主持澳門功德林數年。一九三四年,東蓮覺苑落成,寶覺佛學社及寶覺義學相繼遷入,事務日繁,何張蓮覺居士遂聘楞真為東蓮覺苑的監苑,經營策劃,臂助良多。
先生仙去
一九三八年元月五日(民國二十六年丁丑歲十二月四日),何張蓮覺居士舍報往生,享年六十三歲。他往生前在留的遺囑中說:
予一生篤信佛教,念本港尚無一真正合現代化的永久育宏法機關,並可憐失學青年女子,思設義學以培植之。唯此事體大,力與心違者亦有年矣。前蒙夫君體念余情,先後惠以巨資,勒建東蓮覺苑于山光道,克償所願……蓮覺居士雖生長在富貴人家,但是他並沒有富貴家庭的習氣,他不喜歡穿華貴衣服,喜歡著出家人的裝束。他居家實行“待客易豐,居家宜儉”的古訓,自己的生活飲食都很簡單,但招待客人卻很豐厚。尤為難得的,是他富而不驕,對人和藹,不論對方富貴貧賤,他是一律平等的對待,就是街頭賣報紙的兒童,小攤販的老婦,他也是和顏悅色的對待他們,幫助他們。
繼承者
何張蓮覺居士舍報往生,遺命林楞真為他的繼承人,擔任東蓮覺苑苑長、兼寶覺學校校長。蓮覺居士生前曾參訪全國各地名山大剎,禮謁善知識問道究學,實具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菩薩精神,她曾著有《名山遊記》一書行世。他往生後,林楞真居士繼承她的志業,數十年來東蓮覺苑是香港有名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