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民國11年7月初5日張英滔出生於一瓷商家庭。
人物生平
父張良讀(約1895—1930年),諱簪經,年輕時曾於德化城關瓷彩店學藝、打工,民國lO年代初在興南街闊埕開“贊德”瓷莊,收購白瓷裝飾施彩行銷泉州、廈門等地。其後生意不斷發展,遂於廈門設“贊德”經銷行。他產供銷一併經營,到寶美後井窯場全縣最大的尾庫窯組織燒制生產,經彩部裝飾彩畫後運到廈門“贊德”瓷行,通過廈門口岸轉銷國內外。當時,良讀攜眷駐廈門,德化的業務則聘請他的友人陳永信、林登發(城關南門坂人)等人經理。其經營規模,為當時德化陶瓷界少數幾家之一。
張英滔從小隨父母旅居廈門。他7歲入學啟蒙,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尤賦有書法繪畫藝術才能。民國20年代初,其父張良讀因患肺癆不治辭世,民國21年(1932)12月母陳氏情娘(又名碧霞,城關詩敦人)又相繼逝去,遺下其小哥兒張英命及二位妹娃,由他的祖母林氏眼娘攜歸城關興南街闊埕,祖孫相依為命。
張英滔因父母早逝,在廈門只念到國小三年級即輟學。回德化後,未兒到程田寺格塗遠雛(今大田濟陽上豐人)的瓷彩店學藝,拜遠雛為師,學習彩畫。並生活於塗家,情同父子。出師後,仍從藝於該處。民國32年(1943)前後,又先後從藝於林雲合等瓷彩店。民國35年,時英滔24歲,受聘於德新街元美瓷彩店為經理,掌理其瓷彩及購銷商務。民國37年與顏孝洙(泗濱人)、鄭大敬、林質彬(均城關人)於路美巷(今潯陽路)合股經營“華益’’瓷莊,收購白瓷裝飾施彩後運至廈門,通過口岸轉銷台灣等海內外各地。是年,全國物價一日三漲,德化瓷彩工人為維護自己的應有權益,組織“彩畫月會”,英滔被推為“月會”召集人。1950年代仞,華益瓷莊並人縣供銷社陶瓷彩畫加工廠,英滔於1952年夏應德化瓷廠招聘入廠,繼續其陶瓷裝飾藝術生涯。
張英滔進德化瓷廠後,充分發揮其技藝專長,參與彩畫作業、畫面創作設計及傳藝授徒。未幾任彩畫車間主任。1970年代初調基建設備科科長。1975年任廠革委會副主任,後改稱副廠長,直至1982年退休。他一生從事瓷彩藝術半個世紀,一位僅念國小三年級,由國小徒當起,通過長期實踐自學成才,成為一位較有造詣的陶瓷裝飾彩畫書法名藝人。他的瓷彩技能全面,山水、花鳥、人物、圖案兼工,尤擅工筆花鳥與八分書法。其藝術風格樸實淳真,常以大自然為鑑本,通過平時細緻人微觀察,概括提煉,升華剪裁,設計出多種多樣絢麗嬈艷、清新嫻雅、灑脫逸致等各具魅韻、耐人欣賞的畫面。民國30年代所創作的《芙蓉》、《月季》、《葡萄》、《牡丹》、《玫瑰》以及多種《菊花》等圖樣,為當時同行所推譽。其《芙蓉圖》,嫵媚華麗,凝重大方,全縣瓷壇彩畫藝術界爭相仿效,連續盛行10多年,至1950年代仍繼續採用。其八分書法,筆力勁潤雋秀灑雅,自成一格,為德化瓷壇冠絕一時。
張英滔在其長期陶瓷裝飾藝術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經驗,設計有相當一部分畫面圖樣留給後人。留給他女兒張小蘭有工筆花卉、人物、動物、圖案等圖樣數十幀,筆墨細膩,儀態逼真,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他對書法勤學苦練,自幼至老始終不懈,甚至身患絕症仍執筆伏案堅持練字。其意志、工夫,堪為後人楷模。他在擔任彩畫車間主任期間,用“曬圖法”複製手跡八分體字帖數十套,退休後於1983年秋又複印其手跡《隸書唐濤二十首字帖》,分贈給陶瓷裝飾藝術界書法愛好者及親友,供研習留念。1976年6月,曾編印有《花卉學習》等彩畫業餘學習班參考資料,向年輕彩畫瓷工無私傳授技藝。
張英滔在窯爐改革方面亦深有探究。民國37年(1948年)與人合股經營“華益”瓷莊期間,曾改圓形烤花爐為橢圓形烤花爐,提高產量一倍。1972年春在德化瓷廠期間設計改革單管為雙管燃白煤節能隧道烤花窯,降低煤耗33%,提高產量53%。1983年他已退休並身患絕症,仍忍著病痛,堅持親自設計、施工建造並試驗成功燃白煤輥底烤花隧道窯,既解決當時市場油源不足困難,又提高產量降低能耗成本。其動人事跡,刊載於《福建支部生活》(1984年第6期)及當時的《福建日報》。
張英滔多次被評為廠、縣先進生產(工作)者,1950年代曾出席福建省先進生產(工作)者代表會。他於1982年退休。其小女張小蘭,是年高中畢業後進德化瓷廠彩畫車間學藝,已頗具基礎功底。
1986年5月初9日張英滔辭世,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