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邨

張芳邨

張芳邨,原名張利,1966年生,中國籍,著名畫家

1997年首次將科學中的BZ現象引入到繪畫中來,並獨創了"BZ藝術"。

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廳舉辦“BZ藝術”個人大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芳邨
  • 外文名:Maxwell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6年
  • 畢業院校:中央美術學院
  • 職業:藝術家、BZ藝術創始人
  • 主要成就: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廳舉辦“BZ藝術”個人大展 
  • 出生地:遼寧省本溪
  • 代表作品:《長發少女》、《朝陽鳥巢》《創世紀系列》《BZ藝術系列》 
人物簡介,個人經歷,藝術評價,發明專利,獲得榮譽,藝術闡釋,成長經歷,

人物簡介

張芳邨,男,畫家。原名張利,1966年生於遼寧省本溪。幼年從父學習繪畫,後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畫室深造學習。2005年、2006年分別獲得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

個人經歷

1991年,加入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
1992年,作品在台灣高格畫廊和香港雲峰畫廊展出。
1993年,作品《長發少女》參加93北京國際拍賣會
張芳邨
張芳邨
張芳邨
張芳邨
93國際拍賣會,28年前張芳邨和吳冠中、吳作人、黃胄等大師一起參加拍賣。BZ藝術家張芳邨作品起拍價26000-28000元
1993年,作品在金孔雀藝術中心展出。
1994年,作品在北京音樂廳畫廊展出。
1997年至2006年十年間潛心研究藝術和科學相結合的"BZ藝術",(研讀大量與藝術、科學、哲學、人文等相關歷史文獻)1997年藝術和科學相結合發明創造了"BZ藝術"。
1997年,首次將科學中的BZ現象引入到繪畫中來,並獨創了“BZ繪畫”。
2006年12月12日在中國釣魚台國賓館舉辦“BZ藝術”個人大展新聞發布會
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廳舉辦“BZ藝術”個人大展
由文化部部長高占祥親自剪彩
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各大報刊進行了報導
雅昌藝術網等多家網站及各大專業書刊進行了報導和發表
作品受到公眾、專家及美術界的關注和收藏
BZ藝術作品曾榮獲第12屆、第13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
2008年1月,參加2008年中鼎國際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2008年北京春季中鼎國際拍賣圖冊
張芳邨
張芳邨
2008年6月,在北京錦都藝術中心舉辦“BZ狀態”張芳邨抽象藝術展。
張芳邨
2008年7月14日作品在德國、法國、奧地利舉辦巡迴展出
張芳邨
2008年12月13日《張芳邨BZ藝術展》在FANGART展出
張芳邨
2009年1月,參加“重返現代”09中國抽象藝術展。
張芳邨
2009年4月,參加“跨度”中國抽象藝術邀請展活動。
2009年7月,在北京錦都藝術中心參加“第三空間”錦都藝術館藏展(二)
2011年11月28日在北京成立BZ藝術工作室
張芳邨
2013年4月23日和著名台商海峽兩岸文化使者王茗茗女士合作成立BZ藝術團隊
張芳邨
2013年10月,擔任“中國夢大型宣傳組畫”唯一授權畫家。
2013年12月4日參加北京萬隆拍賣有限公司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張芳邨
張芳邨
2014年3月10日首屆百名藝術家創作及大型國際精品特邀作品世界巡展
2014年6月,參加北京萬隆拍賣有限公司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張芳邨
張芳邨
2014年8月《中華兒女》特刊出版BZ藝術家張芳邨個人畫冊
張芳邨
2015年4月16日參加首屆中國(濰坊)國際藝術雙年展
張芳邨
2015年9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種繪畫材料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發明專利
張芳邨
2015年7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BZ藝術家張芳邨自傳《愛之痕》
張芳邨
2015年7月3日在清華大學舉辦個人畫展
2015年6月,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並為大會展示其創作的系列BZ藝術作品《心的歷程》。
2016年6月25日,由清華大學出版社主編張芳邨BZ藝術自傳書《愛之痕》在北京萬國城當代MOMA大講堂官方發布。
張芳邨
2016年7月10日參加在法國舉辦的第三屆坎城中法文化藝術展。
張芳邨
2016年9月10日參加法國坎城中國文化藝術節獲獎作品國內巡展(日照博物館展)
2016年9月20日參加法國坎城中國文化藝術節獲獎作品國內巡展(煙臺藝術館展)
張芳邨
2016年10月參加美國105年金像獎藝術展
張芳邨
2016年11月25日參加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和首都馬德里舉辦的“一帶一路”中西文化交流藝術展
張芳邨
張芳邨
2016年12月獲得台灣發明專利證書“BZ藝術高溫顏色釉瓷板畫製作方法”。
張芳邨
2017年10月,獲得“BZ高溫顏色釉”發明專利。
2017年10月,在北京錦都藝術中心舉辦“BZ藝術狀態”張芳邨藝術展。
張芳邨
2017年10月獲得中國發明專利證書“BZ高溫顏色釉”。
張芳邨
2018年1月獲得台灣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2018年3月28日在北京建立BZ藝術館工作室
2018年4月10日BZ藝術受邀到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展覽
張芳邨
2018年8月BZ藝術發明專利在四種媒介上,在美國核准獲得。
張芳邨
2018年9月13日在中國北京發布BZ藝術全球官方網站
2018年11月獲得歐盟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2018年11月獲得日本發明專利證書“BZ高溫顏色釉瓷板畫的製作方法”。
張芳邨
2019年4月BZ藝術受邀到西班牙畢卡索美術館舉辦展覽
2019年10月BZ藝術受邀到美國加州大學演講舉辦展覽
2020年3月獲得美國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2020年5月獲得俄羅斯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藝術評價

2017年9月29日國際著名藝術評論家王端廷高度評價BZ藝術:“這是一種獨一無二而又史無前例的藝術創造。”
張芳邨
2017年10月5日著名藝術批評家榮劍高度評價:“由此來看張芳邨的BZ藝術,它有別於以往藝術史的意義在於:科學是“直接”出場,科學直接參與了藝術的創造;藝術家刻意突破藝術和科學的臨界點,把科學反應和藝術造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打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BZ藝術。”2008年6月14日中國著名藝術評論家榮劍博士評價:“BZ藝術的問世超越了由印象派所開創的色彩革命!”
張芳邨
2017年9月1日著名藝術批評家夏可君高度評價:“令人驚嘆的是BZ藝術乃是一種來自於銀河的藝術。”
張芳邨
2008年8月14日國際著名藝術評論家方振寧:“張芳邨的“BZ藝術”的發明創造顛覆了藝術史,超越了以往藝術家對藝術史的貢獻!”
張芳邨
2017年9月28日著名藝術批評家鄧平祥高度評價BZ藝術:“張芳邨先生的貢獻在於他窺見和破解並找到了神性造物的密碼——BZ藝術。”
張芳邨
2017年9月14日著名藝術批評家高嶺高度評價BZ藝術:“與杜桑藝術觀念的大跨度革命相比,張芳邨對繪畫的人工性的質疑和突破更有針對性,因為他敢於直面繪畫的問題,讓色彩自己變幻出真我。”
張芳邨
2015年9月23日中國原文化部部長高占祥題詞:“祝張芳邨藝術家榮獲的BZ藝術專利,這一發明創造是對人類文明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貢獻!
張芳邨
2015年6月中國航空航天科學家高歌教授撰文高度評價:“非線性科學、連同它的耗散結構理論、混沌理論、自組織分形理論,在二十世紀末葉一度被稱為堪與相對論,量子力學並肩比美的世紀巨作;非線性科學發展的缺憾在BZ藝術領域被率先突破了!”
張芳邨
2015年6月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國際著名心理學家彭凱平教授:“科學是被廣泛證明的一種積極溝通方式,藝術也是。BZ藝術充滿積極、美麗、靈性和感動。張芳邨的人生就是“美者生存”的見證,我們可以感受到BZ藝術給人類帶來的幸福和升華。”
張芳邨

發明專利

2020年5月獲得俄羅斯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2020年3月獲得美國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2018年11月獲得日本發明專利證書“BZ高溫顏色釉瓷板畫的製作方法”。
張芳邨
2018年11月獲得歐盟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2018年8月BZ藝術發明專利在四種媒介上,在美國核准獲得。
張芳邨
2018年1月獲得台灣發明專利證書“BZ釉繪畫顏料材料組合物及繪畫方法”。
張芳邨
2017年10月獲得中國發明專利證書“BZ高溫顏色釉”。
張芳邨
2016年12月獲得台灣發明專利證書“BZ藝術高溫顏色釉瓷板畫製作方法”。
張芳邨
2015年9月獲得中國發明專利證書“一種繪畫材料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張芳邨
張芳邨

獲得榮譽

2007年1月,在中國藝術博覽會中,獲得“中國藝術博覽金獎”
張芳邨
2016年7月,在第三屆坎城中國文化藝術節世界華人書畫藝術展中,獲得藝術傑出貢獻獎。
張芳邨
2016年11月,張芳邨在首屆一帶一路西中文化交流藝術展中,獲得西中文化藝術“優秀獎”。
張芳邨
張芳邨

藝術闡釋

探究藝術本體 展現宇宙奧秘
——張芳邨“BZ藝術”解讀
文/王端廷(著名藝術批評家)
從一定意思上說,一部西方現代藝術史就是一部不斷追尋藝術本體、深入探索萬物本質的歷史。從印象派開始,藝術擺脫了宗教和政治的束縛,而走上自立自主之路。正所謂“畫什麼”不重要、“怎樣畫”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後印象派、新印象派、野獸派、表現派、立體派、未來派和抽象派等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紛紛出籠。經由這些流派的步步推進,題材的意義被完全消解,具象因素被徹底褫奪,在抽象主義作品中,藝術變成完全獨立於客觀世界的自足世界。
法國現代詩人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於1913年發明了“純藝術”或“純繪畫”(Pure art / Peinture pure)概念,指出了上述各流派藝術的共同品性。他主張繪畫沒有文學和實用的內容,應該像植物一樣純粹。
實際上,雖然形式主義藝術拋棄具象,強調“點線面”等形式語言本身的獨立價值,但正如抽象藝術之父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所說“數是一切抽象表現的終結”,純形式的抽象藝術仍然是有內容的,這就是生命和宇宙的本質。也就是說,形式主義兼有回歸藝術本體和揭示世界本質的雙重使命。應該說,形式主義藝術的純粹性是一目了然的,而作為與形式主義完全對立的觀念主義竟然也是藝術純粹化的同盟軍,可能讓人不易理解。觀念主義者將非形式的現成品、裝置和行為作為藝術,是基於這樣一個理念:既然藝術來源於人的思想,那么思想本身就是藝術。對於絕對觀念主義者而言,藝術就是頭腦中無形無象、不可見的思想。由此可知,不管是形式主義還是觀念主義,探尋包括藝術在內的世界的本質是現代藝術各個流派的共同方向和最終目的。
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曾經說過“真實仿佛躲在一層薄幕的後面,你揭去一層,卻又有一層,一層又一層,真實永遠隱藏在一層薄幕的後面,然而我似乎每天都更進一步。就為這個緣故,我行動起來,不停息地,似乎最後我終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他的這段話不僅是對他那些火柴棍般的雕塑人像的闡釋,也不啻是對整個西方現代藝術發展歷程的總結。
張芳邨的藝術道路並不奇崛,像當今絕大多數中國藝術家一樣,他接受過學院派寫實主義繪畫基本功的訓練,但當他開始獨立藝術創作時,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成為他追求的方向。張芳邨的第一批成熟的作品是一系列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式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這些作品尺寸大多比較大,其中一幅名為《創世記》的作品的尺幅是312x3680厘米,堪稱宏幅巨製。2006年,他攜這批作品在國家博物館舉辦個展,隨後又於2008年在德國、法國和奧地利巡迴展出。雖然這批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為張芳邨贏得了一定的聲譽,但真正使他受到學術界關注的緣由是他發明的“BZ藝術”及其創作成果。
張芳邨是一位對科學充滿熱情的藝術家,早在1997年,他就發現了“BZ反應”理論並萌生了將這種化學原理用於藝術創作的想法。
“BZ藝術”的誕生意味著張芳邨的藝術實現了從形式探索向材料研究的轉換和飛躍,這是形式主義藝術發展到極簡主義之後現代藝術合乎邏輯的發展,是人類向藝術本體更進一步探究的新里程。
張芳邨的“BZ藝術”將原本作為繪畫材料的顏色從服務於形式的功能中脫離出來,從塑造形象、乃至繪製“點線面”的用途中獨立出來,呈現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學性狀,讓我們領略色彩本身的神秘、奇異和美妙。這是一種獨一無二而又史無前例的藝術創造。

成長經歷

第一章 一本1993年的畫冊
中國第一個拍賣行印製的93國際拍賣畫冊中記錄。
張芳邨的《長發少女》的起價26000.00元,吳冠中的一幅畫,起價是人民幣25000.00元,吳作人的一幅畫是18000.00元;還有黃胄的畫等等。
第二章仰望星空的人最智慧
年幼的小芳邨常常喜歡觀察星星,浩淼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秘密?怎么才能找到這些秘密?
非常渴望成為愛因斯坦那樣的大科學家,他的數理化在國中之前都是第一名,在數學物理的學習中,他嘗到了無數樂趣。
因為他同時還有一項當時讓大家驚訝的技能——繪畫。當時流行畫領袖人物畫像,他畫得竟然比大人還好,被當地人視為繪畫神童。
芳邨的父親上過學,加上得天獨厚的繪畫才華,所以在魯迅美術學院(簡稱魯美)當上了又紅又專的美術教師,魯美是中國八大美院之一,2013年,被批為“中國一流大學”。
小小科學迷到理科尖子生
一般來說,喜愛藝術,尤其是繪畫的孩子,都不太喜歡讀書,更不喜歡數理化之類演算和推理類的學科。他們大都喜歡感性的東西,有些人甚至拒絕理性的學科。
張芳邨在中央美院遇到很多優秀專業老師。在曾經教過靳尚誼的徐悲鴻的大弟子戴澤教授的課程學習中,張芳邨獲得了最高分。獲得前蘇聯列賓美術學院人民藝術家稱號的李駿教授,楊紅太教授,衛祖陰教授……都在美院指導過張芳邨。
當時在王府井的高格畫廊里,就有芳邨的寫實畫被標美金出售。同時在高格畫廊展銷畫作的還有著名畫家靳尚誼、吳冠中、李駿、戴澤等的畫作。芳邨的畫當時標價是兩萬美金。他的老師李駿的畫標價是10萬美金。
張芳邨已經在油畫布、宣紙、高溫顏色釉等介質上成功繪製了BZ自組畫作。
當今美術界的愛因斯坦
文/王博(《投資與合作》主編)
張芳邨出生於書畫世家,畢業於中央美院。長期以來,他追求情懷豪放的繪畫藝術表現形式,關注繪畫藝術元素自主的現象。1997年,他發現BZ畫法;2006年,他潛心研究10年的BZ畫法問世。這一畫技的誕生,使得神秘的BZ繪畫形式,告別了傳統的以筆和顏料繪畫的原理,轉而通過礦物質的化學反應呈現色彩瑰麗、形態多維的藝術作品。這一史無前例的繪畫發明,讓張芳邨從此成為世界上顛覆人類美術史的繪畫科學家。
發明“BZ繪畫”
張芳邨從小喜愛天文學,但受執教魯藝的家父影響,他最終走上了繪畫之路。考入中央美院後,他師從於靳尚誼先生,學習具象寫實繪畫。可是,長期的繪畫實踐中,他總覺得寫實畫法無法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懷。199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書上看到一種簡稱為“BZ”的化學反應,從此,“BZ”科學為他打開一個神奇的世界。
所謂“BZ反應”,就是前蘇聯科學家別羅索夫和柴波廷斯基在1959年共同發現並以他們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母命名的化學反應原理。
張芳邨解釋,他正是看了普利高辛的書,受到“耗散結構”理論的啟發,加之個人反覆研習、實驗,才成功地將BZ原理應運到自己的繪畫創作實踐中。
2006年,張芳邨終於將研究10年的BZ畫法正式面世、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盛大的個人BZ繪畫作品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