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兩岸三地及日本美國的科學家、藝術家、心理學家聯袂推薦,人類從“適者生存”進化到“美者生存”
宇宙大爆炸後,不只是散布出去了滿天星斗,還擴散出去了宇宙間最強大的“宇之愛”,“宇之愛”散出去的“愛之痕”遍布了宇宙的各個角落。
苦尋愛之痕的每一個靈魂,不經意間刻留下了淚痕、傷痕……
但是,無論他們多少次輪迴,幾度前生後世,他們終究會找到他們最初在宇宙大爆炸之始刻印上去的愛痕,當愛痕覆蓋所有淚痕、傷痕時,他們歸根復性,復歸宇之愛的源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之痕:BZ藝術創始人傳記
- 作者:史青星
- 類別:藝術/傳記/文學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6 頁
- 定價:360 元
- 開本:8 開
- ISBN:9787302406037
- 關鍵字:BZ藝術 傳記波洛克非線性科學
主要內容,畫家介紹,目錄,
主要內容
《愛之痕》一書深刻解析了未來人類如何因為科學和藝術的充分融合而進入全新的宇宙美學科學時代,人類從“適者生存”進化到“美者生存”。
畫家介紹
張芳邨,原名張利,曾榮獲第12屆、第13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全國各大報刊以及雅昌藝術網等多家媒體進行過報導。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等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愛之痕:BZ藝術創始人傳記
張芳邨從寫實藝術轉型為BZ藝術之後,關注的是物質元素之間產生的BZ反應,也就是元素之間的“自組織現象“是他的繪畫的核心。無論是傳統的調色和配色,還是BZ繪畫,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利用顏料的化學作用來達到表現和傳達審美的目的。傳統繪畫和BZ繪畫的區別在於,前者可以直接控制在何處停止,而後者則是施以不同且有限的顏料,在畫布上自由流動,滲透,遭遇,讓它們在振盪中“自我組織”,從而產生混沌和美的視覺結果。
部分獲獎等藝術經歷:
1992年作品在台灣高格畫廊和香港雲峰畫廊展出;
1993年作品在金孔雀藝術中心展出, 作品《長發少女》參加93’北京國際拍賣會;
1994年作品在北京音樂廳畫廊展出;
1997年首次將科學中的BZ現象引入到繪畫中來,並獨創了“BZ繪畫”;
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個展;
2008年《張芳邨BZ繪畫展》在FANGART展出;
2008年在北京798錦都藝術中心舉辦個展;
2008年作品在德國、法國、奧地利巡迴展出; 2009年美國紐約後世紀畫廊邀請展;
2009年杭州西湖美術館邀請展。
目錄
第一章一本1993年的畫冊001愛之痕:BZ藝術創始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