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人物履歷,詳細信息,作品介紹,社會評價,相關資料,
個人簡介
人物履歷
1948年南渡印尼。歷任當地中華職工會秘書、中華公會理事、中華青年體育會主任等職。1957年參加廈門大學中國文學函授。1960年遷馬來西亞的沙拉越,1969年居吉隆坡。I975年出版專著《河婆風土誌》。1986年主編《河婆民間故事集》。1990年主編《拱橋銀禧特刊》。1992年為北京東方文化館民俗文學委員。1994年受聘北京中國大學北京逸仙學院名譽教授。1996年受聘國際孫子兵法研究所研究員。先後歷任《河婆之聲》、《龍崗會議》、《和平俱樂部40周年》等紀念特刊主編及編委。其著述共500左右萬字。《河婆風土誌》被收進《英國大百科全書》,同時為日本史學界譯成日文。當他85歲高齡還出版《河婆客家山歌》選集、86歲高齡還出版一本396頁的《河婆文史拾萃》。
詳細信息
張肯堂原籍河婆溪角村,生於1918年9月27日(農曆戊午年八月二十三)。1930年畢業於原鄉大光學校,1934年畢業於五華縣立第三中學。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曾經作過小生意、國小教師(在井田學校教書)和通訊記者。1949年,由表哥劉新策申請到印尼謀生,在農曆元旦抵達坤甸,後來在坤甸一間潮州人開的商店工作。在坤甸生活一段時間之後,遷到山口洋創業,經營小生意。1960年,印尼發生動亂,張肯堂搬遷到砂拉越,在馬當地區種植胡椒。1969年,張肯堂又舉家前往吉隆坡,從此一直定居吉隆坡。他曾經從事屋業發展,也擔任過吉隆坡和平俱樂部的座辦,最近二三十年,他在吉隆坡燕美路附近經營小食館,起初專賣野味,店名叫“野珍園”,後來改賣“肉骨茶”,招牌也改為“阿喜肉骨茶”。他健康良好,雖然年高八十七歲,仍然到店裡幫忙。他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說:“我今天仍頭腦清醒,身體尚健”。
張肯堂好學不倦,勤於寫作。他自修語文,並在1957年間報讀廈門大學,函授修習中國文學。他在民俗學上的成就,獲得國際上的肯定。1992年,成為北京東方文化館俗文學委員,1994年受聘北京中國大學校友會屬下北京逸仙學院名譽教授,1996年受聘國際孫子兵法研究所研究員。張肯堂筆名方唐、薇鳳。河婆風采、潮汕百科辭典、現代潮汕名人錄、潮汕人物辭典、新馬文壇人物掃描、南來作家手稿圖片展目錄,均有他的傳記。
張肯堂先生多年來一直參與河婆同鄉會的活動,他由1999年至2002年擔任吉隆坡河婆同鄉會樂齡組第一和第二屆主席,並協助社團編輯特刊。他負責編輯的社團特刊包括:《吡叻拱橋河婆同鄉互助會二十五周年銀禧紀念特刊》、《和平俱樂部40周年紀念特刊》、《傅氏公會十周年紀念特刊》、《龍崗親義總會十周年紀念特刊》和第二、第三及第七屆河聯大會紀念特刊。其中在1990年編輯的拱橋河婆同鄉互助會銀禧特刊,厚達九百二十餘頁,重約兩公斤,實為鉅作。
作品介紹
張肯堂作品眾多,也曾經編輯過多本圖文並茂的特刊。他的文章,絕大多數是有關河婆人與事的,可謂寫盡河婆風土人情。他編著的五部有關河婆文化的著作,深受國內外學術界重視,也在河婆人中廣泛流傳,可以膾炙人口來形容。這五部著作是:
一、《河婆風土誌》 1976年10月出版,十六開本,厚二百六十餘頁。主要內容為:河婆六約沿革、河婆各姓源流、河婆歷史、河婆掌故、河婆民俗和河婆人士商業介紹。張肯堂的同學楊子淵形容《河婆風土誌》“是故鄉縮影綺麗風情畫,血汗舊詩篇,來自故鄉者,人手一卷,可溫故而知新,童年景物回味無窮;本土出生者讀之,水源木本有所探索”。
二、《河婆民間故事》 1986年12月出版,24開本,厚二百六十五頁。內容分為:先哲事跡、名賢傳說、人物掌故、神奇傳說、逸聞趣事、雜錦集萃共六輯收七十九篇文章。這是一部集體創作的著作,由張肯堂主編和修訂,他形容此書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以環繞河婆歷史本位為論述中心,也概括了六約久為人所熟悉的風土人情、逸聞掌故、名勝古蹟、山水傳說的歷史面貌”。
三、《河婆鄉土情》 2001年12月出版,16開本,厚六百五十頁,約65萬字,插圖500張。內容分為12章:1,鄉史記憶、2,淚滴南洋、3,情牽鄉彥、4,緬懷先哲、5,河山碧血、6,山水有情、7,鄉情民俗、8,農村情歌、9,詩范新聲、10,瞬息人生、11,歷史殷鑑、12,鄉賢論著。該書圖片方面收集各州同鄉先賢,時賢、婦女精英和現屆各州河婆同鄉會理事、青年團、婦女組彩色精印照片。第1,2兩章,是歷史、源流、文化的追索;第3,4兩章是跨世紀鄉賢史略;第5章是紀述抗日、抗英,排華和日治時代的死難同鄉實錄;第7,8,9章是遊記、山歌和詩詞作品;第10章是作者個人生活體會片段;第11章,全面記述近兩百年來原鄉農村的重大案件;第12章收輯30多位同鄉作家,對張君思想、創作的評價和迴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出版後,將一部分分送各州河婆同鄉會發售,所得書款、全數捐贈各州河婆同鄉會為教育基金或樂齡部為活動基金。
四、《河婆客家山歌選輯》 2002年9月出版,32開本,厚二百四十三頁。這本山歌選輯,一共收錄山歌和童謠兩千首,分為六大章。第一章河婆山歌(大部分是河婆口傳山歌),第二章創作山歌,第三章粵東山歌,第四章山歌雜萃,第五章童謠民歌,第六章山歌故事。
張肯堂編輯這本山歌選輯時,已經年高84歲。他認為山歌“內容豐富”,“如果不及時編纂一本《河婆客家山歌集》,年老的同鄉,逐漸遠去,年輕一輩對山歌又索然無味,河婆山歌將會失傳,而遺憾終生!因此,不自量力,以衰老之身,趁著夕陽餘暉的片刻時光,毅然決然的負起編輯這本山歌集的繁重任務。”他也體會到客家山歌直到今天“仍然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客家民族的歷史文明、感情習慣、思想信仰、生活哲理,以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至於本書的名稱由來,他說:“河婆山歌多是以情歌為主,它汲取了粵東客家山歌的養份--血肉相聯的關係,積聚了感情豐富和情節動人的歌詞;又經過歷代的流傳和不斷的修改後,自然的匯集了客家山歌最精彩的內容,所以,我把這本山歌集定名為《河婆客家山歌選輯》。”
五、《河婆文史拾萃》 2004年10月出版,24開本,厚三百九十六頁,約23萬言。這本書共分六章,1,歷史回顧(45篇)、2,人物掌故(74篇)、3,對比詩聯(54篇)、4,民間笑話(94篇)、5,神鬼迷思(22篇)、5,轉載詩文(38篇),加上澳大利亞譚達先博士和張子深的序文及編者的後記,共三百篇文章。全書附有二十餘幀彩色照片,可謂圖文並茂。
社會評價
張肯堂著作《風雨九十年》面世
被譽為“河婆雙寶”之一的90歲民俗學家張肯堂(河婆雙寶是指他和劉伯奎),2008年2月出版了他的第六本著作《風雨九十年》(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的滄桑錄)。
《風雨九十年》(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的滄桑錄),厚達440頁,其中彩色版占64頁,十六開本印刷,約42萬字,由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聯合總會第12任會長蔡子今贊助出版。出版費用大約四萬餘元。
這本書,未出先轟動。一個90歲的老人,卻能夠以非凡的毅力,完成這項艱巨的出版工作。蔡子今得知張肯堂老先生的出版計畫後說,“這樣的文化人,很難得”。他贊助四萬餘元予張肯堂先生出版這本書,就是基於對河婆文化和文化人的愛護和支持。他希望更多有關河婆文化的書籍出現。
這本42萬字的巨著,不但描述了一個河婆人的畢生經歷,更折射了豐富多彩的河婆文化,是一本值得閱讀的作品。一些報刊對這本著作做了介紹,並對本書的價值作出肯定。為了讓大家深入了解《風雨九十年》(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的滄桑錄)這本書,且讓我引述旅居澳大利亞的譚達先博士和馬來西亞名撰稿人張子深所寫的序文和張肯堂本身所寫的後記。本版也摘錄張肯堂的一些文章。通過這些篇,大家可以更加了解本書的內容。
以下是譚達先博士為《風雨九十年》所作的序文,題目為《一本國際華文世界的華僑中藥的史傳著作》:
這本《風雨九十年》(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的滄桑錄)是馬來西亞九十高齡的華人民俗學家張肯堂先生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出版的新著。因書成於生活經歷與文史知識極為豐富的晚年,更顯得材料翔實、思想深邃,析述精細、文彩斐然。我曾在出版前拜讀過其目錄與一些篇章,得到不少啟迪、獲益良多。在深受鼓舞之餘,為表熱情的祝賀,特此寫此短文推介其在國際華文世界的貢獻如下:
一、這是一本國際華文世界的華人華僑的重要的史傳的寫著。
作者張肯堂於1918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出生於廣東揭西縣河婆溪角村,為生活的驅使,1948年冬天離鄉,到南洋謀生。此時起,飄流海外約六十年,先到達新加坡、印尼坤甸,1960年到達馬來西亞的砂拉越,1969年才定居吉隆坡。初出國時是華僑,最後加入馬來西亞國籍,成為華人。他在此書記下所做、所見、所聞的大事頗多,舉其要者如:
1942年2月全馬來西亞淪陷於日軍後至1945年8月14日投降止,僑胞慘遭殺害;1957年在西加里曼丹山口洋時,遇到印尼排華;1960年入山芭苦種胡椒十年;到達吉隆坡後,於1969年又遇上“五·一三”事件,最後,多年編輯各種特刊,參加社團;為傳奇人物劉光琴主傳;至1999年起,榮任吉隆坡河婆同鄉會樂齡部永久名譽主席……。其傳記被中國收入《潮汕人物辭典》;在南洋被收入《新馬文壇人物掃描》等書。以上的一切,無不是重要的史料,雖以個人私事述及,但也記述鄉賢及輯入社會史料,實際上屬於群體大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視此書是一本國際華文世界的華人華僑的重要的史傳性專著,有其珍貴的認識歷史的學術價值。
二、這是一部見證近、現代河婆與廣東重要史實的專著。
自1918年至1948年南來前的三十年間,作者在動盪的近、現代的這個社會生活過,目擊過種種重要事件,如:國小時軍閥割據、走兵災;918事件時河婆抗日情緒的高漲;河婆中學被搶;五華縣立三中國中畢業,就讀中醫學院因病輟學;任職父親商店及離開;六弟等及諸弟及伯父之喪,1943年大饑荒,內戰的苦難……。這一切,成了作者的家史與地方史的一部分。同時也成了近、現代河婆與廣東重要史實的可貴見證,值得珍視。
三、這是一部留下了國際華文世界洋溢著河婆精神,從事中華文化與民俗學工作者的足跡。
作者具有堅毅務實的品德,書中所述自1948年南來,以後在國外雖處逆境,仍然善於解困自強,學習不斷,懷著高度的河婆精神,聯繫與團結鄉賢鄉親、關心祖國與桑梓,為同鄉社團編撰多種紀念刊物(如參與編輯《河婆之聲》等),鼓舞河婆人努力猛進。他所編寫的文章,不計其數。專著則有1975年的《河婆風土誌》、1986年的《河婆民間故事》、2001年的《河婆鄉土情》、2002年的《河婆客家山歌選輯》與2004年的《河婆文史拾萃》等。在本書中作者有專文自述。各書文體極為多樣,有新聞報導、傳記、家譜、族譜、歷史掌故、風土記與考證等。如僅就文學方面來說,則有:傳說、民間故事、趣事、笑話、山歌、歌謠、童謠、兒歌、諺語、俗語方言,與自著的古文(文言文)、古體詩、詞作、聯語與新詩,以及推介鄉賢之文,而且收入了大批彩照,多彩多姿。
在全書中,作者懷著可貴的鋼鐵意志,堅韌地弘揚河婆文化與中華文化,貢獻巨大,值得欽佩。
末了,我還要說幾句多餘的話。作者來信告我說:“我的一生,有很多可記述處,但是,我水平不高,只能平白記述,不會加油添醬,也不會長篇大論,更不會寫出小說般的文學動人,情節曲折,使人入迷的結構,但我是一個‘老實人’,講的都是農家話,淺白易懂。我這本自傳,有其歷史真實的一面,值得自慰。”
我想:他說的,並非壞事,倒是好事。作者涉及的歷史年月跨度長,題材多,人物多,事件多,大小題材,不應納入一個簡單的框子裡,為了務實求全,他靈活地採用了“史傳、掌故、知識小品”三結合的文體形式,並以此貫串了全書,形成了本書在文體上一大特色,也形成了具有獨創性的自傳專著。以記述一己之事為中心,把涉及的社會、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民俗等,再為重現出來。因此也就成了可讀性高的專書,可賀之至!
老民俗學家張肯堂先生,不愧是出色的民俗學者,在書中又一次大大弘揚了優秀的河婆文化與中華文化。在此文中,我再次表示敬佩!遙祝他學術常青!
譚達先博士簡介:
譚達先博士,原籍廣西玉林縣,早年中山大學文學士,香港大學民間文學碩士,博士。1990年旅居澳大利亞雪梨市,1952年起研究中國民間文學,澳籍華裔國際性民間文學理論家、教授。雪梨華文作家協會顧問。“中國民間理論叢書”14冊及《論中國民間文學》、《論港澳台民間文學》等,為台灣大學中文系,日本西南大學博士班教材,有的書被譯成英文,葡萄牙文版本,流傳於歐美。已有民間文學專著43冊。最近寫作專著《海外華人民間文學》,書成已交中國瀋陽人民出版社出版。
馬來西亞第一人九十高齡完成巨著
●(馬來西亞)張子深
同鄉張肯堂,河婆老才子也。近日又有新作結集出版,索序於我。承蒙不棄,當然一口答應,且深感與有榮焉。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張肯堂有鑒於河婆史料沒有好好保存,散佚頗多,遂下決心以收集整理為己任,不辭勞苦,無遠弗至。或在馬來西亞有河婆人居住州屬探訪,或到廣東揭西搜尋。日復一日,不以為勞。年復一年,不以為苦。
歲月如流,仿佛彈指之間,卅多年一幌而過,真正是歲月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張肯堂埋首案牘,一方面撰文寫詩,一方面扒羅剔抉,處處力求去蕪存精,猛一抬頭,盛年已不在,而發蒼蒼,而視茫茫,垂垂老矣!
所幸流逝的是年華,收穫的是與河婆文化有關的,一本又一本的著作。這些著作,有五本已經出版,順序是:⒈《河婆風土誌》、⒉《河婆民間故事》、⒊《河婆鄉土情》、⒋《河婆客家山歌選輯》、⒌《河婆文史拾萃》。五本作品中,除《河婆民間故事》與《河婆客家山歌選輯》篇幅比較小之外,另外三本,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是研究河婆民俗文化絕對不能缺少的參考書。
2006年,年近九十高齡的張肯堂,特地請我到他開設,聞名遐邇的“阿喜肉骨茶店”吃肉骨茶。同時告訴我,有感於已出版的著作未能全面反映“河婆”民俗歷史文化,準備再編一本書,名為《風雨九十年》。我一聽,欣喜莫名,張肯堂本可以吟詩作對(他老人家是古詩及對聯高手,而書法又自成一格),頤養天年。他卻選擇了握筆為文,以便為河婆人留下更多真實史料。我當然希望他趕快動筆,張肯堂老當益壯,坐言起行。
2007年的7月,張肯堂又邀我吃肉骨茶,這一次,他把4大本《風雨九十年》的初稿拿給我看,並要我提供意見。遍讀全書,我佩服張肯堂毅力驚人,一個90歲老人,一口氣完成這本400多頁的巨著,試問馬來西亞有沒有第二人?
遍讀全書,我佩服張肯堂在著作之外,又能編集許多重要史料。如果說,這本書是張肯堂“著”,並不周全,說是“編著”則十分恰當。
遍讀全書,對張肯堂以自傳為經,以當時發生的事件為緯,娓娓道來,讓人能全面洞悉整個時代的面貌,尤為拍案叫絕。
因此,我鄭重推薦這一本書給每一個河婆人,以及有志於了解河婆文化的人。
2007年10月10日
相關資料
《風雨九十年》目錄(一個馬來西亞河婆老華人的滄桑錄)簡目:
1.我的祖宅溪角寨青錢第;
2.我的童年——身體瘦弱、童年玩意、節日、民俗;
3.坎坷的國小時代——大光畢業、回味小學生活、走陣兵、河婆聯防、彭湃海陸豐搞革命;
4.河中被搶——讀特科班、拔田茨;
5.河中案始末;
6.三江中學求學——學生鬧風潮、偷菜煲粥、五雲、河婆同學;
7.五華嶺東中醫學校——臥病期間;
8.回首紹昌——楊志偉其人、葉家慘劇、步行往安流、六弟逝世;
9.蘆溝橋事變——組織留外學會、張建猷的膽識、井田教書、重遊潮州、接受軍訓;
10.四弟緯芒之喪——三弟緯嚴之喪;
11.種罌粟記——斬樹被罰、種罌粟經過、上良田賣鴉片、做煙販;
12.投稿經過;
13.五華華華對來河婆比賽;
14.抗戰掠影——戰時景色、兩次大轟炸;
15.一九四三年大饑荒;
16.梁區長伯平事件;
17.兩河聯防會——鹽警隊事件、林先立事件、老楊抗暴記、放貸街息;
18.綁票;
19.千里姻緣——記劉超結婚
20.抗戰實錄
21.西峽江擊敵(蔡仲芳);
22.重陽店痛殲日軍戰車記;
23.遠征軍戰績;
24.簡介河婆軍人抗日事跡——五位壯士;
25.改變生活,入潮陽縣政府工作——
26.廣萬昌織布廠;
27.紹業樓的興建;
28.同室操戈;
29.內戰情況;
30.伯父謝世,家庭分釁;
31.辭大華教職,申請南來;
32.飛出囚籠;
33.張建猷先生史略;
34.到了新加坡;
35.印尼坤甸登岸,大姑丈逝世——走私生意;
36.坤甸做店員;
37.西婆反日同盟會記略;
38.表哥新明布莊開幕;
39.第一次到雅加達;
40.三發板廠;
41.坤甸中華職工會;
42.砂拉越教師投奔中國;
43.一生轉捩點;
44.成立家庭與滿香結婚;
45.走難的回憶;
46.函授廈門大學中國文學;
47.印尼排華紀實——印尼山口洋排華血腥史跡回憶;
48.進入砂拉越;
49.種胡椒的日子;
50.五一三在吉隆坡;
51.肯堂“安樂了”;
52.和平俱樂部工作的感受;
53.《河婆風土誌》的出版和影響;
54.和平俱樂部簡介;
55.難忘的回憶——為和平俱樂部60周年紀念而作;
56.回憶五本拙作的出版;
57.新聯興屋業後的轉變——編輯多本特刊、參加社團、詩總、湖濱詩社、古城會;
58.河聯控股告同鄉書;
59.《河婆之聲》不容停刊;
60.碧血耀長空——記石山腳河婆農村九一抗日紀念碑;
61.河婆同鄉會樂齡部的成立與活動;
62.護身符;
63.感激好妻子;
64.張漢藩先生家族史略;
65.北游吟草;
66.傳奇人物——劉光琴先生史略;
67.三個精神病人;
68.恩重如山——記三位恩人;
69.人心難測;
70.紀念張樹春先生;
71.兩次撞車;
72.四次撞“鬼”(小偷);
73.儒林公祠的興建;
74.張府儒林公行述;
75.謁儒林公墓記;
76.哭敬文兒;
77.跋——蔡英元先生東山草草詩稿讀後;
78.張蜂女士八秩榮壽序;
79.傅氏族譜讀後;
80.大被同眠;
81.我生何幸老來肥;
82.文聯新抄;
83.各方來函;
84.親友書札;
85.百歲壽翁張重謙先生;
86.後記;
87.張肯堂故鄉與家族紀念圖照;
88.張肯堂九十抒懷;
轉載:
澳大利亞譚達先博士著;
1.國際華文世界的馬來西亞民俗學家張肯堂——河婆民俗、民間文學、文史編輯之集大成者;
2.國際華文世界弘揚中國民間文學重大貢獻之一——張肯堂《河婆鄉土情》山歌、諺語、歇後語選輯;
3.國際華文世界弘揚中國民間文學重大貢獻之二——淺論張肯堂《河婆客家山歌選輯》的藝術世界;
4.國際華文世界弘揚中國民間文學重大貢獻之三——張肯堂《河婆文史拾萃》的民間故事、民間笑話選析;
5.苦難的歲月,祥和的笑靨——陳愛梅;
6.河婆作家張肯堂及其作品——李南林;
7.87歲張肯堂,文史專家賣肉骨茶——張子深;
8.馬來西亞客家學研究拓展史略:兼談兩位河婆籍先驅學人劉伯奎、張肯堂——蘇慶華博士;
9.母親平靜離開——張子深;
10.好媽媽——黃振環;
後記
張肯堂驀然回首,九十歲了。過眼雲煙,人生幾何,能不感嘆!
回憶一出娘胎,生不逢辰,禍患頻仍,走兵災、避戰亂、軍閥內斗、歲無寧日。八年抗戰,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勝利後,曾幾何時,內戰爆發,烽煙滿地,哀鴻遍野。時局動盪中,遠走南洋。不久印尼排華,越過原始森林,躬耕荒野。迂居吉隆坡,又遇“五·一三”事件。生意失敗後,入俱樂部傭工。在刻苦中,兒女長大,經營小食店,漸入佳境,如今已逾古稀之年。
近十多年來,國泰民安,蔗境回甘,又幸兒媳孝順,粗茶淡飯,稍慰平生,一轉眼間,已是九十歲了。
這樣的人生,虛渡年華,市井小民,一事無成,有什麼可值得回味;出版回憶錄,豈不被人恥笑,有誰會去閱讀、欣賞!
澳洲譚達先博士說:“九十年的歲月,是一個可驕傲的標誌,整個世紀所遭遇的風風雨雨,就是一部歷史的紀錄,只要真實,就有價值。”
同時,儘量讓歷史的最貼近真實面貌留存。雖然本書所紀述的內容不代表歷史的真相,仍須紀錄,因為哪是一個社群,民族持續發展前進的指向。
因此,受到啟發,不自量力,把自己的經歷寫了下來。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自傳性質的章節有30萬言,加上博士、學者、名流的評介文字12萬字,並60多頁的歷史照片。輯成這一本《風雨九十年》,可以留下了個人的史跡和社會面貌,奉獻在同鄉、親友面前留念。
在編寫期間,得到拿督張子貞律師、拿督黃漢良、黃遠光、李福安、張利暢、蔡維、蔡展文等鄉賢的提供意見和鼓勵。河總前總會長蔡子今鄉賢的贊助出版經費,於是本書才能順利出版。
蔡子今鄉賢說:“贊助一位不懈撰寫故鄉歷史、文化的作者出版書刊,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我對河婆文化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我不是為名譽,只有一個目標是保存河婆人的歷史文獻,傳之不朽。”偉哉斯言,他的崇高理想和愛鄉典範,當永遠為同鄉所景仰。拙著今天能得蔡鄉賢贊助出版,也是我一生感到最光榮的事。
本書雖是回憶錄,為了保留史實,選登了多篇已發表過的文章:《河中焚劫案》、《一九四三年大饑荒》、《梁區長事件》、《印尼山口洋排華史跡回憶》、《種胡椒的日子》、《碧血耀長空,記‘九·一’抗日烈士紀念碑》等篇。
同時,本書也選登了同鄉抗日軍官蔡仲芳《西峽口擊敵》、張訪朋《重陽店痛殲日軍戰車記》、周郁謀(註:外省人)《遠征軍戰跡》、黃略漢《西婆羅洲反日同盟會記略》、張清安《令人悲痛的西加紅頭事件》等篇。這些文章,都是反映抗日戰爭和西加里曼丹排華事件,和我們河婆人的歷史情節,有直接的關連。為避繁瑣,特將原文照錄。因為這幾篇文章很有價值,可以彌補拙著的不足。
最後還有二篇文章,一篇是張子深寫的《母親平靜離開》,一篇是黃振環寫的《好媽媽》。張子深的父親張海籌先生、黃振環的父親黃清先生,都是被日軍殺害。張海籌遺孀李秀英女士遺腹子張子南、黃清遺孀彭甜女士遺腹女黃雪芳。2006年12月李秀英96歲已逝世,彭甜健在。現年89歲,她們含辛茹苦,教子女成人,特在此表揚她們母愛的偉大。
本書刊登了60多頁彩照,收入二百多張照片,這些都是我家族、親友、鄉賢們的珍貴照片,藉以保存同鄉歷史人物的真貌,使同鄉們了解自上世紀,在年老的同鄉記憶中,得到緬懷和安慰,對年輕一代也有啟發和鼓勵的作用,讓他們重回歷史中,站得更高,望得更遠;增加愛故鄉,愛馬來西亞的情操。
本書承蔡子今鄉賢獨資贊助出版,譚達先博士、作家張子深作序,陳鴻寶設計封面。葉雪梨編輯、陳立瑩女士校對,和多位親友的協助,使本書能如期出版。又書中引用他人作品,以增強內容,一併在此致謝。
作者年老愚魯,學術水平不高,加上時間匆促。錯漏難免,敬請方家不吝指正。
2008年1月1日於吉隆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