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相公

張老相公

《張老相公》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文章篇幅短小,情節悲壯,講述了張老相公報仇心切、殺掉黿怪的事情,他膽大心細、不畏強暴,敢於破除迷信、挑戰兇險,其崇高精神,讓人們感戴萬分。本書類似描寫人物對抗強權的篇章不少,是我國文學寶庫的一朵奇葩,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張老相公
  • 作品別名:張老先生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聊齋志異》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蒲松齡
簡介,原文,注釋,譯文,作品背景,作者簡介,

簡介

張老相公嫁女兒路過金山時,家裡人因為忘記了他的囑咐,烤肉的時候被聞到香氣前來的黿怪弄翻了船,妻子女兒都死了。他悲痛的訪問金山寺僧人,想要除掉它,他不顧他人反對,請來鐵工,燒紅了大鐵塊,依據黿怪的習性,最終殺死了它。

原文

張老相公,晉人[1]。適將嫁女,攜眷至江南,躬市奩妝[2]。舟抵金山[3],張先渡江,囑家人在舟,勿煿膻腥[4]。蓋江中有黿怪[5],聞香輒出,壞舟吞行人,為害已久。張去,家人忘之,炙肉舟中。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沒。 張回棹,悼恨欲死。因登金山,謁寺僧,詢黿之異,將以仇黿。僧聞之,駭言:“吾儕日與習近[6],懼為禍殃,惟神明奉之,祈勿怒;時斬牲牢[7], 投以半體[8],則躍吞而去。誰復能相仇哉!”張聞,頓思得計。便招鐵工, 起爐山半,冶赤鐵,重百餘斤。審知所常伏處[9],使二三健男子,以大箝舉投之。黿躍出,疾吞而下。少時,波涌如山。頃之浪息,則黿死已浮水上矣。 行旅寺僧並快之,建張老相公祠,肖像其中,以為水神,禱之輒應。

注釋

[1]晉:地名。春秋時期諸侯國,地當今山西一帶。因以為山西省的簡稱。
[2]躬市奩(lián 聯)妝:親自購買嫁妝。奩,古時盛梳妝用品的匣子。 奩妝,即妝奩、嫁妝。
[3] 金山:山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原孤聳江中,自清末漸與南 岸相接。山上有寺,即金山江天寺,簡稱金山寺。
[4]煿(bó伯):煎炒。
[5]黿(yuán 元):大鱉,俗稱“癩頭黿”。
[6]吾儕(chái 柴):吾輩, 我們這些人。儕,輩。
[7]牲牢:古時祭祀用牛、羊、豕,色純曰“犧”,體全為“牲”;牛、 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只用羊、豕,稱“少牢”。時斬牲牢,謂經常 殺牲作祭品。
[8]投以半體:即以牲體之半投入水中。
[9]審知:察知。

譯文

有個張老相公,是山西人。因女兒將要出嫁,就攜帶家眷到江南去,親自為女兒置辦嫁妝。船到金山時,張老相公欲先過江,囑咐家人在船上切莫煎炒有腥膻氣味的魚肉。因為江中有隻大黿作怪,它聞到香味就要出來毀船吞人,在這裡已經為害很久了。
張老相公走了以後,家人忘記了他的囑咐,在船上烤肉。忽然,江中巨浪滔天把船打翻,張老相公的妻女等人全落水沉沒。張老相公乘小船回到大船停靠的地方,不見妻子女兒,痛不欲生,恨不得立刻報仇。他登上金山,拜見了金山寺的和尚,打聽黿怪為害的情況,想除黿報仇。僧人聽了非常害怕,驚訝地說:“我們整年整月住在它的近處,怕遭到禍害,只好將它當神仙供奉,祈禱它不要發怒。經常屠豬宰羊,半隻半隻地投入江中,黿即躍出吞食而去。誰敢與它作對啊!”
張老相公聽後,立刻想出一個報仇的計謀。他找來幾個鐵匠,在金山的半腰處安起爐灶,煉成一塊百餘斤重的大鐵塊。問清了大黿常出沒的地方,叫幾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漢,用大鐵鉗舉起鐵塊投向江中。黿躍出,疾吞而下。一會兒,江上波涌如山,頃刻又浪息波平,那大黿的屍體已浮上水面。過往的商客和金山寺的僧人都為之歡快,修建了張老相公祠,在祠內懸掛了張老相公的像,並把他當做水神供奉。人們向他祈禱,都很靈驗。

作品背景

歷史上,錢塘江河口段潮災頻繁。為祈求江流安寧,不再“坍江”,人們曾塑造過眾多的潮神,其中最受崇拜的是地方神祇張老相公。據史料,沙地的長山、新林周、坎山、赭山、義盛、靖江甘露、黨灣、長河,乃至外圍附近的螺山、聞堰潭頭等地,都曾建有其廟殿,名稱有“老相公廟”、“張神殿”、“鎮海殿”、“靖江殿”、“靖海殿”、“丁新廟”等,大多毀於“文化大革命”中,現今尚存的有坎山、赭山、黨灣、義盛、甘露等處。廟殿之中,居中塑像都是張老相公,有的是紅臉,有的是黑臉;左右的兩尊女性塑像,據稱是他的“大太太”和“二太太”。樑柱之間都掛有一隻木質江船,以表明他的身份。廟殿門口,一般張掛“靖安綏佑公”或“綏佑大帝”的匾額。
民間相傳,張老相公是一位撐江船的船老大。有的說,他雖撐江船,卻一生屎尿不落江,於是修得了“指潮回潮”的神法。潮水為害時,他只要指點潮頭,潮頭即退。那年,“小康皇帝”(宋高宗趙構)被“金烏龜”(金兵)追擊,倉惶渡錢塘江逃命,乘坐的正是張老相公的船隻。船至江中,海龍王前來接駕,潮水鋪天蓋地而來,大幫倒忙,致使張老相公的神法失靈,他只得跳入江中,用自己的性命換得海龍王退潮。小康皇帝感激其救命之恩,便封他為“海潮王”。有的說,張老相公所救的不是小康皇帝,而是乾隆皇帝,事跡經過則相同;跳江之後,屍體從江北漂到江南,臉色也由白轉紅,再轉黑,所以其塑像臉面有紅有黑……
其實,張老相公並非船老大,而是北宋時的漕運官張夏,任上因“河決覆舟”而遇難。其之所以被奉為潮神,是因為他治理過蕭山和錢塘兩縣的海塘,功績卓著,民眾感念其德,朝廷頗多嘉獎。據史載:張老相公,名夏,赭山塢里人,在兄弟中排行十一。因俗呼“十一”為“六五”,呼“官”為“相公”,人們便稱之為“張六五老相公”或“張老相公”。其父親為吳越王時的刑部尚書,後歸命於宋朝,子襲父蔭,被授予工部郎中,稱“張十一郎官”。張夏在安徽泗州任員外郎時,即以治水聞名。出任兩浙轉運使後,因錢塘江兩岸堤塘多為柴薪土塘,潮災頻仍,他便被任命為護堤使者,統領捍江之職,沿江布兵士守護海塘,並設五名指揮官,專門指揮採石修塘之事,隨損隨治,“作江塘十二里,以防江潮之患。既成,人感德不朽。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5),立廟於堤上。”(民國《蕭山縣誌稿》)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