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功,1921年10月11日出生於南陽市臥龍區小寨鄉八間房村。祖上以農為本,耕讀傳家,經營土地70餘畝。未入學已由曾祖父教會《三字經》、《百家姓》,均能背誦;後讀6年私塾,讀四書五經。其時,國內軍閥}昆戰,社會動盪不安,加之桿亂蜂起,土匪叢生,大股桿子(又稱“刀客”)經常襲擾,八間房村曾被土匪燒成一片焦土。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侵略中國東北,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童年在兵荒馬亂的重重災難歲月中,在長輩的督導和關懷下,仍堅持學習,從不問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紀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南陽市臥龍區小寨鄉八間房村
- 出生日期:1921年10月11日
簡單介紹,個人履歷,
簡單介紹
張紀功讀私塾時,常看到塾師教學之餘為親鄰書寫對聯、請貼、文約字據等,很受民眾愛戴和尊重,對教師職業產生羨慕之心。1936年秋,其父安排他到南陽人南陽民眾教育館印刷服務部當學徒學,半年之後,他立志求學,回到家鄉掘地坪國小讀高小,寄宿親戚家自炊自食,自知求學不易便加倍努力讀書。後考入南陽復興中學讀國中。國中畢業後,1941年在家鄉保國民國小任教師半年,一邊教書一邊積極準備升學。
個人履歷
1941年,省立開封師範學校為避戰火遷移到鎮平縣石佛寺,張紀功考人該校春季班。他上國中時看到教師除踏踏實實教書外,還組織學生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敬仰其愛國義舉,便渴望將來能夠當一名教師,育人成材,濟世利民。省立開封師範學校是當時省級名校之一,他幸能考人,在校學到了不少教書育人知識,特別在學習教育史中對陶行知的辦學事跡感受最深,對曉莊師範的大膽試驗頗有興趣,當時曾想辦教育者都應以陶行知為師。
1945年,張紀功在開封師範畢業後,受聘於省立開封第十國小(日軍侵入後遷移南陽,1946年春遷回開封)教書,達三年之久。他面對那些聰明伶俐、天真活潑、可接受性強、可塑性““大的少年兒童感到十分可親可愛,便陶醉在教書之中,對當教師的興趣更加深厚了。自認為一則和年輕人在一起朝氣蓬勃,思想純潔,比當時在官場上勾心鬥角、溜須拍馬強得多;二則待遇較好,維持生計綽綽有餘;三則當人梯作春蠶,職業高尚,為多數有遠見卓識的人所看重。但該校校長是個政客,把辦學視為向上爬的階梯和跳板,這是與自己的理想和願望相悖的,渴望有朝一日自己負責辦所學校,堅決反其道而行之,像陶行知那樣把學校辦成一座育人的搖藍,而自己則別無它求。
1948年春開封第一次解放時,張紀功求學心切,很想到高等學校再作深造,遂於是年夏升入河南大學文學院教育系。河南大學因政局不穩決定南遷,張紀功隨學校遷往蘇州,文學院設於滄浪亭,食宿在十梓街,經歷了一段顛沛流離的求學生活。1949年春河南全境解放後,省政府派人將河南大學由蘇州接回開封,他隨校回開封后轉入新生的河南大學繼續學習。8月,參加河南大學革命幹部培訓班,正式參加革命工作,並在學習期間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0年秋,張紀功遵從組織分配到南召縣中工作,初任副教導主任。1951年冬,以教導主任代理校長,繼之又升任校長。1953年南召縣中更名為南召一中,1954年加人中共組織後任南召一中校長兼校黨支部書記。1956年南召一中創辦高中,易名為南召完中。“反右”期間(約二年左右)任副校長兼副支部書記。1960年河南省政府頒發委任狀,委任為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張紀功主持南召縣中工作伊始,得到南召黨政領導的極大信任和支持。但當時的學校一則教師嚴重短缺,不僅數量不足,而且極不配套,上級分配來的教師多不安心在山區;二則學生來源不足,成績好的多去報考南陽中學,差的才進縣中,學校只得敞開校門接收學生,被山區民眾和學生稱之為“救命中學”;三是設備條件極差,校舍占用國清寺破廟一座,新建草房14間,教室桌凳用土台代之,寢室床鋪冬墊稻草夏鋪白沙,舊書一箱、儀器一筐(全系自製)
張紀功迎難而上,決心從開門辦學人手創辦特色學校。一是主張學生把學和做結合起來,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為解決經費不足、校舍不敷使用,組織學生課餘去黃鴨河背石頭作地基,各班分段輪流打土牆建校舍,還燒制磚瓦建起幾排標準教室和一座能容納兩千人的大禮堂,修造一座小水庫引水入校園,建起的花果山上栽培常青樹木和花卉美化校園,培養了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技能。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使貧困家庭子女上得起、留得著、安心學。二是倡導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他特別注重校風、教風、學風和班風建設問題,主動利用朝會和校會時間向師生講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人泥與之俱黑”的道理,號召大家樹立“團結奮進、自強不息、忠誠樸實、勤學好問、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互助友愛、遵紀守法”的新風尚。還大力倡導尊師愛生新風,認為學校諸多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師生關係,學生尊敬教師則教師教學積極性就高,教師視學生若子女,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由此南召一中正氣高漲,各方面關係寬鬆和諧,秩序井然,社會各界交口稱讚。三是堅持抓好常規教育。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確定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按教育規律辦學。他認為辦學中最基本的規律是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三者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三者不能偏廢。學校在加強學生政治思想教育、樹立濃厚政治空氣的同時,必須確保“兩個為主”(教師必須以教學為主,學生必須以學習為主),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要教學生會學,對差生通過不厭其煩的個別輔導讓其趕上,對尖子生通過“小鍋飯”讓其“吃飽”。學校不趕風頭,在“大躍進”時期不管學生參加多少勞動,不讓壓縮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時間,不能耽誤任何一門課程。當時上級號召學習某縣一中所謂“一聽二沖三循環”的“左”的做法,他認為這種用半年時間學完三年課程的提法是違背循序漸進教學規律的,不予採納。四是建設一支頑強拼搏的教師隊伍。針對初辦學時教師奇缺且外地分配來的教師不安心在山區長期工作的問題,立足於自己培養教師,對有一定學歷和教學能力的教師積極支持他們工作,培養他們入黨入團,讓他們分別擔任各科教研組長,直至參加學校領導班子,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困難,解除其後顧之憂;對一些學歷不高或從國小選拔上來的教師,只要安心工作,就推薦他們離職學習或在校函授;對於有大專文憑而缺乏教學經驗甚至講不好課的教師,幫助他們備好課,並在教研組內集體試講後,鼓勵他們大膽上台講課,邊學邊乾。這些教師決心很大,像拚命一樣爭取把自己所擔任的課程教好。1956年秋學校增設高中,還是國中教師教高中,他們在學中教、教中學,像擔任幾何、三角、代數、化學等學科的幾位老師,有的學歷只是讀過中學,但他們自我加壓,立志超越自我,都基本勝任教學,有的還被樹為南陽地區教師的旗幟,後來還被評為特級教師。五是建設一個團結一致的領導班子。他對學校領導班子不求人多而求精幹,加強一班人的政治理論學習,要求每個成員有較高的政治水平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尤其熱愛教育事業,懂得教育規律,能獨當一面又不瞎指揮;在統一領導下實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集體議決;特別注意自己起表率作用,深信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一校之風實乃校長之風,他舉起旗幟帶領師生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勇往直前,決不拿著鞭子指手畫腳。學校初辦高中時有的信心不足,他帶頭教高中政治課,三年之後所教政治課成績在南陽地區排名第二,對廣大師生起了極大的激勵作用。
張紀功嘔心瀝血辦學得到豐碩回報。初期開辦的國中到1955年畢業4個班,升學率80%以上。1959年首屆高中畢業生除個別因家庭政治原因未能升學外,其餘全部升人高等院校,其中考入清華大學1人、中國科技大學1人、北京大學3人、北京師範大學2人,考人其它重點大學者亦有多人。1960年高中畢業生考得更好,考入重點大學的比例更高。1962年因受三年自然災害影響,國家壓縮了高校招生指標,這年中國科技大學分配給河南10個錄取指標(該校錄取分數線比清華大學還要高),而南召一中競有3名學生被錄取,後來被譽為“當代畢升”的五筆字型輸人法發明者、北京王碼電腦公司董事長王永民位列其中。至“文革”前學校升學率一直保持穩定上升態勢,因之南召一中名聲大振,在南陽地區乃至全省產生較大影響,一度被列為河南省重點中學。南陽地區教學現場會、勤工儉學現場會、高中校長觀摩會等先後在南召一中召開。省教育廳廳長王錫璋每年都要到南召一中看望,評價南召一中形成了自己的“小氣候”。原來外地教師不願留,此時他們不願走;原來成績好的學生去南陽上中學,此時南陽有些好學生到南召一中上學,形勢大逆轉。他在南召一中工作期問培養的學生遍布全國,其中較多的成為黨政、文教、經濟、科技等方面的領導幹部或技術骨幹,也有享譽中外的專家學者、知名教授和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等,可謂“桃李滿天下”。南召各界普遍稱頌這個時期的“張紀功現象”。
1966年“文革”爆發,張紀功受到極大衝擊,被冠上“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執行修正主義路線”、“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等帽子,慘遭批鬥達三年之久。1970年底被解放後調往南陽工作,初任南陽市三中革委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1973年調任南陽一高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在南陽一高中這所有名學府中,他秉承固有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主持正義,抵制派性,化解矛盾,撥亂反正,“文革”結束後很快使學校恢復了元氣,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升學率逐年上升,在南陽地區名列前茅,並恢復了省重點中學。
1984年,張紀功經批准離休,享受地市級待遇。他德高望重,熱心公益事業,休而不閒,先後受聘擔任中共南陽市委政策研究特約研究員、市教育學會副會長、市親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市三結合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等職,調查研究,撰寫文章,應約作專題報告,受到廣泛好評。後將自己著述結為一集《無悔人生》,書名和文章深蘊了作者終生從事教育事業,特別是擔任35年中學校長,當人梯、作蠟燭,為國育材無怨無悔、自甘其樂的寬廣胸襟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