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智(西安半坡博物館第七任館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禮智,西安半坡博物館第七任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禮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西安半坡博物館第七任館長
姓名:張禮智
職務:
任職日期:(2003-至今)
實在找不到館長的資料
相關報導供參考
“19座古墓個個都有驚人發現!”昨日,涪陵李渡鎮玉屏二社冉家灣古墓群發掘工作已近尾聲。負責此次發掘的西安半坡博物館館長張禮智指著出土的133件文物打趣道,“這些古墓很有意思,特別是12座磚室墓的墓主人,有顯富有的,有顯藝術品位的,還有十分精明的。”
133件文物最早於王莽時期
在玉屏那個臨江的小村子,如果不是這次考古專家進場發掘三個多月,出土了133件文物,當地居民根本不會想到,原來在他們土生土長的這片土地上,竟然蘊藏著如此多的“寶貝”。
“進場三個多月,共發掘古墓19座,其中磚室墓12座,為東漢至六朝時期;石室墓7座,為明清時期。已出土文物133件,其中以陶器為主,還有少量銅錢。銅錢上清晰可見‘大泉五十’、‘貨泉’等字樣,基本可判斷為西漢末年王莽時期鑄造的貨幣。”據西安半坡博物館研究員何周德介紹,在李渡玉屏二社古墓群遺蹟地的發掘面積為4800平方米左右。
何周德告訴記者,發掘的19座古墓均有被盜過的痕跡。
出土文物填補重慶考古空白
“目前,發掘工作已近尾聲,今日可完成。”張禮智表示,從此次發掘出的文物來看,李渡當時是一個比較繁榮的地方,可能有商賈名流進出,出土的文物不僅填充了涪陵地區乃至重慶的考古空白,也為三峽沿岸,特別是李渡的歷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資料。
墓主將銅器埋在墓底下
“此次發掘出的兩件銅器文物的主人,被專家們一致認為是‘最有心計’的墓主。”據何周德透露,該墓主並不像其他墓主那樣把銅器放在墓室里,而是頗具心機地將銅器埋在墓底之下,如果不是考古組織方要求把所有的墓磚搬走,人們根本不可能發現它們。
■ 人面紋眼鼻口鬍鬚全有
在涪陵李渡鎮玉屏二社(原平安村)一個叫冉家灣的地方,昨日最後發掘出的是一座六朝時代的凸字形墓。“這個被列為8號的古墓最特別!”據負責此次發掘的西安半坡博物館研究員何周德介紹,墓壁磚上刻有形同人面的花紋,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甚至連鬍鬚都清晰可見。
“裝飾墓室的人面紋,現在來看更多包含的是當時的藝術風格,充分印證了墓主是有一定藝術修養的人。”何周德肯定地說,8號古墓出土了4件文物,除了六系盤口青瓷壺和兩件青瓷碗外,還有一隻八足陶硯。
西安半坡博物館館長張禮智稱,該墓初步判定為六朝時期的磚室墓,人面紋在三峽庫區屬首次發現。
■ 近兩米長陶棺要7個壯漢抬
令考古人員驚喜的是,同屬我市首次發現的陶棺更是顯露出墓主的富有。據何周德透露,當考古人員打開4號古墓時,在裡面發現了一些陶製碎片,專家們從外形上判斷出是陶棺。
昨日,記者在涪陵區博物館內見到了幾乎被完整修復出的東漢時期的陶棺。陶棺底座長1.93米、寬48厘米、含棺蓋高71厘米。張禮智說,這么長的陶棺在全國也很少見,在重慶尚屬首例。當時發掘出來後,由7個壯漢合力才將它抬下了坡。
專家們根據墓內發掘出的陶罐、熏爐、陶狗、陶雞、陶傭等文物分析,墓主不僅是個身高1.8米左右的高個子,而且還是當地比較富有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