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成(湖北省監利縣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禮成(1910—1944),又名張生凱,化名吳生凱。監利縣汪橋鎮走馬崗人。18歲參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全名:張禮成
  • 別名:張生凱、吳生凱
  • 出生日期:1910年
  • 逝世日期:1944年
人物生平
1932年10月,洪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轉移。張冒著生命危險,護送省蘇維埃主席崔琪渡過長江至桃花山。組織安排張隱蔽在萬城、馬山等地從事地下活動。1937年“七七”事變後,張到公安,在金雞廟黨支部工作。次年返回江陵,化裝成漁民或小商,奔走於張金、龍灣、三湖、熊河等地,發展黨的組織,進行抗日救亡宣傳。1939年5月,中共江陵中心縣委成立,張禮成任縣委委員兼熊河區委書記。1941年5月,江陵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任民運部長。9月,國民黨鄂中游擊總隊圍剿三湖根據地,縣委書記彭祥麟被捕犧牲。張帶領幹部和游擊武裝突出重圍,轉移襄西。嗣後任荊門縣委組織部長。第二年夏天被派回江陵,重新組織抗日武裝,開展地下抗日游擊活動,為主力部隊開闢襄南作準備。1943年2月,張派鄧理、趙遠松到襄河地委匯報,請求派部隊開闢襄南。新四軍第五師李人林部隊收復襄南後,重建江陵縣委,張任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後任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同年冬,國民黨軍掃蕩張金河,張率部作戰,戰鬥中負重傷。此後一病不起,1944年春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