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37年9月8日,張禮和出生於江蘇揚州,童年在上海度過,先後就讀於上海私立培蒙國小和上海私立復旦中學。
1954年,張禮和從揚州市新華中學畢業,考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
1958年,張禮和從北京醫學院本科畢業,畢業後留校工作,先後在藥物化學教研室和有機化學教研室任助教,在李鈞副教授指導下從事有機合成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1964年,張禮和考取了藥物化學家王序教授的研究生,從事硫代糖的合成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科研作風等諸方面都得到了嚴格的訓練。
1967年,張禮和從北京醫學院研究生畢業,此時正值“文化大革命”,他隨學校赴江西“五七幹校”勞動兩年,一切科研教學都處於停滯。
1978年,張禮和逐步恢復正常的科研教學工作。
1981年,張禮和通過國家教委出國人員的選拔考試,進入了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化學系做訪問學者,參加了S. Hecht.教授研究組的工作。
1983年,張禮和回國後進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在王序教授領導下的核酸化學研究室工作,併兼任藥學系副主任,從事抗腫瘤、抗病毒藥物研究,先後完成了環腺苷酸(CAMP)和阿糖腺苷酸的合成。
1985年,北京醫學院改名為北京醫科大學,藥學系改名為藥學院,張禮和擔任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副院長。
1987年,張禮和擔任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同年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他作為副主任協助
王夔教授工作,以核酸為作用靶的藥物研究成為該室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
1990年,張禮和擔任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同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5年,張禮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學部)。
1998年,張禮和兼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任,在任職期間,他推動全國的化學生物學學科隊伍建設和研究,並在基金委設立了重大研究計畫。
2000年,北京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張禮和擔任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
2008年10月20日,張禮和受聘為南開大學“楊石先講座教授”。
2018年2月27日,由科學技術部基礎研究司、基礎研究管理中心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專家解讀會”在京舉辦。張禮和團隊的研究成果“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 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並位居第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紀60年代,張禮和在1,2,4三嗪類的雜環合成中發現了一個不正常的對甲苯磺醯化反應,提出了引入取代基的新方法。1981-1983年在美國工作期間參與並完成了博萊黴素A2的全合成及其斷裂DNA的機理研究。1984年以來在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績。
自1990年以來,張禮和系統研究了細胞內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結構和生物活性的關係,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作用於信號傳導系統,能誘導分化腫瘤細胞的新抗癌劑,發展了結構穩定、模擬cADPR活性,並能穿透細胞膜的小分子,成為研究細胞內鈣釋放機制的有用工具;系統研究了人工修飾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質和對核酸的識別,提出了酶性核酸斷裂RNA的新機理,發現異核苷摻入的寡核苷酸能與正常DNA或RNA序列識別同時對各種酶有很好的穩定性,寡聚異鳥嘌呤核苷酸有與正常核酸類似形成平行的四鏈結構的性質,發現信號肽與反義寡核苷酸綴合後可以引導反義寡核苷酸進入細胞並保持反義寡核苷酸的切斷靶mRNA的活性,研究了異核苷摻入siRNA雙鏈中去對基因沉默的影響,為發展基因藥物提供了一個新途徑。
截至2014年6月,張禮和共發表論文200多篇;獲得中國專利3項,代表性論文如下:
Zhang L, Ma L, Cheng X, et al. THE SYNTHESES OF DERIVATIVES OF CYCLIC NUCLEOTIDE[J].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1986(1):36-43.
Zhang L, Zhang L, Min J, et al. Studies on the endogenous compounds targeting to nucleic acids[J].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1, 21(11):798-804.
Zhang L, Li Y, Si L, et al. Development of bivalent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as potent HCV entry inhibitors[J].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77(2):258-268.
Zhang L, Chen Z, Yang Z, et al. D-Isonucleotide (isoNA) incorporation around cleavage site of passenger strand promotes the vibration of Ago2-PAZ domain and enhances in vitro potency of siRNA[J].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15, 13(44):10825-10833.
截至2018年11月,張禮和先後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
1980年 | | 北京市科技成果獎 |
1996年 | |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8年 | |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04年 | 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
人才培養
張禮和認為:“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就得準備一桶水”,“在高校里,(理工科)教師一定要親自做實驗”,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成長僅靠老師傳授的課堂知識和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學生能在主動獲取知識、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創造、積累新的知識。“要有坐冷板凳的準備,還要有把冷板凳坐熱的決心。”張禮和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的。張禮和還經常告誡學生,科學家最講究信譽,必須把信譽放在第一位,不講信譽的科學是“偽科學”。
張禮和長期為研究生開設《有機合成》、《高等有機化學》及《核酸化學》等課程,並且經常給學生講授藥學方面的新進展、前沿科學。
2000年,張禮和指導博士生
楊振軍的畢業論文《異核苷及其雜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質和生物活性研究》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指導博士生黃力軍的畢業論文《環腺苷二磷酸核糖類似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88年 | 日本大谷科研獎 |
1990年 | 日本星藥科大學(Hoshi University)名譽博士學位 |
1990年 |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工作者 |
1991年 | 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 |
1993年 | 美國密蘇里-堪薩斯大學第十二屆埃德加·斯諾教授稱號(Edgar-Snow Professorship) |
1993年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1993年 | 國際藥聯Colorcon獎 |
1994年 | |
1995年 |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 |
1997年 | 北京醫科大學級優秀黨員 |
1999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00年 | 國際藥聯(FIP)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Award (San Francisco, USA) |
2003年 | 北京大學醫學部級優秀黨員 |
2005年 | 北京大學醫學部桃李獎 |
2008年 | 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2009年 | 北京市優秀教師 |
2011年 | SciFinder有機化學發展促進獎 |
2012年 | 北京市人民教師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97年 | 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 |
1998年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主任 |
1998年—1999年 | 英國皇家化學會高級會員(FRSC)亞洲藥化學會主席 |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藥學學科召集人 |
| IUPAC,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委員會委員 (Titular Member) |
| 國家新藥評審委員會委員 |
| 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主任 |
| 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第二屆);主任(第三、四、五屆) |
| 《中國藥物化學》主編 |
|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 |
| 《國外醫學藥學分冊》副主編 |
|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ChemMedChem”、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和 “Current Topics of Medicinal Chemistry”編委 |
人物評價
張禮和在核酸化學及抗腫瘤抗病毒藥物領域做了長期和開創性的研究,取得了多項具有引領性的學術成果。(《北京大學學報》評)
人物影響
2007年,張禮和教授從自己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出資設立了一項獎學金(獎金一共頒發五年),其目的是為了激勵北京大學藥學院本科階段的學生奮發向上,刻苦學習,熱愛藥學專業,參加課外科研小組,培養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北京大學藥學院學生濃厚的專業興趣,嚴謹的科學作風,鼓勵學生早日參與實驗室工作,訓練科研思維,提高實驗技能和激發創新意識,同時也為鼓勵北京大學藥學院與製藥企業的聯合創新,由浙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將之前的“張禮和院士獎學金”加大獎勵力度,並更名為“張禮和院士-浙江醫藥”獎學金,以資獎勵品學兼優,熱愛藥學專業,實驗室工作表現突出的優秀藥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