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綏(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福綏(中國工程院院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福綏,1927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昌邑,海洋生物學家,水產養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今中國海洋大學),隨後從事海洋科學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海洋貝類實驗生態學、貝類養殖生物學和貝類人工繁殖學,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和原創性成果,被沿海漁、農民尊稱為“扇貝之父”。

2016年2月9日17時35分在青島逝世,享年8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福綏
  • 別名:扇貝之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昌邑
  • 出生日期:1927年12月
  • 職業:水產養殖學專家
  • 畢業院校中國海洋大學 
  • 主要成就:全國科學大會獎
人物生平,社會任職,主要成就,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27年12月27日,張福綏出生在山東省濰坊昌邑市大陳家莊村。兄妹五人,張福綏排行第五。父母辛勤勞作、省吃儉用,全家生活十分清苦。
張福綏張福綏
1949年9月,張福綏考入了國立山東大學水產系(今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在此期間,張福綏進行了系統的海洋科學專業學習,為今後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國家百業待興,張福綏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對人生充滿了遐想,立志全身心地投入海洋科學事業中。
1953年8月,張福綏大學畢業,分配至廣東省水產學校工作,擔任養殖科教員,教授浮游生物及貝類養殖等課程。當時,學校在教材方面遇到了一些難題,張福綏便一邊授課一邊開展調查研究修訂教材。張福綏的積極努力和吃苦耐勞獲得了學校的認可,派送他先後去山東大學(今中國海洋大學)和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進修,進一步夯實了科研基礎,拓寬了學術視野。
1956年9月,在張福綏的刻苦鑽研、不懈努力下,成功考取了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生,師從張璽先生研習貝類分類學。從此,張福綏正式開啟了海洋科學的研究歷程。
張福綏張福綏
1962 年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專業副博士研究生畢業。
張福綏早年系統研究了中國海浮游軟體動物的分類區系,而後轉入生態學及動物地理學研究,均做出了一定成績。
六十年代,張福綏教授主要從事海洋浮游軟體動物區系分類研究。首次系統地研究了中國海洋的浮游軟體動物,在分類學部分,鑑定報告了61種。其中含1新屬、4新種;並修訂了海若螺科的分類系統,組建一新亞科Prionogkossinae。在生態學部分,首次發現黃東海區浮游軟體動物群體的經向移動現象、移動失量、年周期及其動力學分析;據此選定出暖流指標種,為黃海暖流冬強夏弱的性質提供了生物學依據。
另外,他還協助張璽教授進行海洋動物地理學研究。以底棲軟體動物為材料,將中國海洋動物區系進行了“亞區級”區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動物地理區內。首次在1963年,提出亞熱帶性質的“中國--日本亞區”,將它與南鄰“印度--馬來西亞”熱帶性質的界限劃定在海南島南端、台灣省西南端與東北角、日本奄美大島以北及八丈島以北、日本的能登半島、日本海沿岸與銚子、太平洋沿岸。將黃海與渤海暖溫帶性質,劃入北鄰的北太平洋溫帶區的“遠東亞區”,由此將中國海洋動物地理學研究推向區划動物地理學水平,並為以後的貽貝苗種繁育和扇貝引種奠定了科學基礎。
七十年代,開發利用海洋已形成世界性浪潮,向海洋索取蛋白成為海洋生物學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在西方一些有遠見的科學家尚在“觀望是否將有足夠的經濟剌激與營養剌激而促成計畫研究貽貝人工育苗”以發展貽貝養殖時,張福綏和他的研究組已著手實施與發展實驗生態學與貝類養殖學有關項目研究,先後領導了山東蛤仔資源調查與灘涂養殖研究以及文蛤蓄養研究;主持了著名文蛤產區遼寧省遼河口文蛤資源調查,為活文蛤出口奠定了基礎;主持了《貽貝養殖生物學及養殖技術》課題。
在調查研究黃海貽貝生物學的基礎上,創建了貽貝的人工育苗和自然采苗新工藝,有力推動了山東貽貝養殖產業化;首次系統研究了黃海貽貝的生長與繁殖以及幼體生態學規律,發現該海區的貽貝一年有春秋兩個繁殖期;詳細研究了膠州灣貽貝繁殖期與水溫的關係。首次發現並闡明了在春、秋兩個繁殖期內春季早期與秋季晚期產的卵在海中不可能變態成稚貝,並闡明了其環境制約機制和群體數量變動的主要原因。率先指出山東沿岸貽貝苗源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是附著基數量和生殖群體數量不足,提出了適時補充附著基及生殖群體是形成自然苗場的技術關鍵。
根據貽貝所在海區所表現的生物學規律及生態學特點,在調查研究貽貝生物學的基礎上,通過試驗研究於1972-1973年成功創建了“廢舊草綆采苗法”和“貽貝自然采苗場建立”技術,解決了苗源供應問題。繼而又研究改進了餌料結構、采苗器材、細菌控制和苗種中間培育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建立起完整的人工育苗理論和技術體系,首次將貽貝育苗工程化,育苗單產量創世界最高記錄,促進了我國貽貝養殖業的迅速發展。
1977年僅山東貽貝產量即達5萬噸?使貽貝成為當時全國海水養殖業的支柱產業。他的成就引起國際學術界同仁的矚目?並為以後其它貝類人工繁育和增養殖奠定了基礎。
八十年代,針對中國黃渤海海域的淺海養殖出現的養殖種類匱乏、效益低下、海水養殖業面臨嚴重滑坡的局面。張福綏及其課題組將目光投向了扇貝生物學及引種、養殖研究。扇貝,曾幾何時曾被尊為海鮮八珍之一,別說尋常百姓食之不易,就連國宴也一度“舶來”享用。張福綏教授以他敏銳的眼光瞄準了它,在系統研究軟體動物地理學和生態學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社會、經濟、海洋環境與生物學等多方面比較分析。張福綏教授等推論將美國的海灣扇貝引進我國是可行的。
海灣扇貝是產於美國大西洋沿岸的一種野生貝類,以其生長快速著稱。1981-1982年在海洋研究所領導大力支持和美國友人的幫助下,先後4次從美國大西洋沿岸引進海灣扇貝親貝。解決了親貝促熟、餌料、采卵、孵化、幼蟲培養、苗種中間培育、養成等關鍵技術問題。結果表明,1982年引進後存活的26個親貝及其後代,在中國海域能夠正常繁育生長。在人工控制條件下能夠提前在生殖季節外人工促熟生殖與進行工廠化育苗,從而使扇貝的養成期增多2個月,且當年底達到商品規格。並研製成適應不同水域環境的采苗器材與苗種中間培育技術,試驗確定了一系列有關養成參數與關鍵技術,建立了一套工廠化育苗工藝及全人工養成技術,為大規模發展海灣扇貝養殖業解決了苗種供應問。
1985年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與山東、遼寧、河北等水產系統的共同努力下,海灣扇貝育苗和養成技術得以廣泛推廣,初步形成穩定的產、銷兩旺的海水養殖業,在中國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海灣扇貝養殖產業,並已經成為中國海水養殖業的三大“海帶、對蝦、扇貝”支柱之一,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中國80年代末貝類養殖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海灣扇貝引種工程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海水養殖業的發展。
除增添了新的養殖對象外,還在渤海開創了扇貝筏式養殖業,利用夏秋高溫季節在渤海養殖海灣扇貝,避開了渤海冬季風浪大,水溫低,不適於扇貝與海帶等越冬筏式養殖的問題。建立了海灣扇貝(暖水性)與海帶(冷水性)輪養模式,實現了在同一海區利用同一養殖設施進行季節性輪養。根據海灣扇貝與對蝦食性與占有空間不同,建立了二者混養模式。海灣扇貝工廠化育苗的成功,帶動和促進了櫛孔扇貝等其它貝類控溫育苗的發展。
九十年代,張福綏為了解決海灣扇貝長期人工育苗所導致的遺傳衰退又開展了“引種復壯”研究,取得良好效果,並在1994-1995年對養殖群體全部進行了種質資源更新,保證養殖業健康發展。
為了開發利用中國遼闊的南海海洋國土資源,根據海洋貝類區系的性質及海洋地理生態學規律,他又先後3次引進了墨西哥灣扇貝至中國南海與東海,並已初具產業規模。
根據中美海洋與漁業合作研究協定,1994年海洋研究所應邀派科技人員去美國幫助建立了海灣扇貝養殖示範場。海灣扇貝引種工程充分提高了中國貝類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世界水產養殖學術權威Dr.K.chew認為是“近十年來世界上非常成功的水產養殖項目之一”。
1995年,在中國科學院第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會上,國家向張福綏教授頒發了“陳嘉庚農業科學獎”。他是當時獲獎科學家中惟一不是院士的科學家。
海灣扇貝海灣扇貝
隨著中國海水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九十年代後期出現了櫛孔扇貝爆發性死亡等新問題,張福綏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多方面分析了大規模死亡的原因,提出了相應對策和應急措施,如根據科學評估的養殖容量調整養殖密度、良種培育、貝藻輪養、離岸養殖等,從而保證了貝類養殖產業的持續發展,至2000年中國海灣扇貝養殖累計產量達330萬噸,產值約130億元。其中2000年的產量為64萬噸,占中國扇貝總產量的2/3左右。
儘管年已古稀,張福綏仍在“老驥伏櫪”。近年來,他密切關注中國海水養殖業存在的種質、病害、環境和產品質量四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措施,如“生態養殖與工程化養殖並舉”、“離岸養殖”、“清潔生產”等等,為推進中國科技興海戰略的實施做著艱苦不懈的努力。
作為農民的兒子,靠人民助學金培養起來的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第一批研究生,張福綏將自己的研究方向鎖定在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和沿海漁、農民的脫貧致富上。
2016年2月9日17時35分在青島逝世,享年89歲。遺體告別儀式已於2月13日上午9:00在青島市殯儀館舉行。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動物學會理事,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理事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協助 張璽 教授將我國海洋底棲 軟體動物區系 進行了亞區級區劃,使我國 該領域研究由記錄、比較水平提高到區劃地理學水平,同時也為以後的貽貝苗種繁育和扇貝引種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七十年代從事貽貝增養殖生物學和幼體生態學研究,創建了自然苗場構建技術,率先將貽貝育苗工程化,推動我國貽貝養殖業的發展,為我國其他貝類人工繁育和增養殖奠定了基礎。八十年代,成功引進美國海灣扇貝,創建了一套工程化育苗與養成技術,致力於向社會推廣,在我國形成世界上第一個海灣扇貝養殖產業,成為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典範 , 直接推動了我國第三次海水養殖浪潮的興起。九十年代引進墨西哥灣扇貝,在南海現已形成產業。近幾年,他密切關注中國海水養殖業存在的種質、病害、環境和產品質量四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措施,如“生態養殖與工程化養殖並舉”、 “離岸養殖”、“清潔生產”等 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措施 ,為推進我國科技興海戰略作出了不懈努力。
40多年來,先後發表論著110餘篇(部)。

人才培養

張福綏十分注重高級研究人才的培養,先後為國家培養了碩士9名,博士6名,博士後3名,他對學生提交的報告和論文,總是逐字逐句地斟酌,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仔細改過。他的學生現大多已經成為我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學術帶頭人。為了鼓勵研究生們致力於祖國的海洋科學研究,他捐出了所獲的陳嘉庚科學獎的全部獎金,在海洋研究所設立了培養研究生獎學金及中國貝類學會優秀論文獎金,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人員樹立了優秀的榜樣。
張福綏張福綏
作為張福綏院士的學生,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楊紅生研究員已經跟隨張福綏教授整整10年了。他覺得張福綏一直把工作當作樂趣。1998年前後山東省沿海本地種--櫛孔扇貝發生大規模死亡時,一段時間天天出海監測讓年輕人都受不了,可他已經70多歲了,硬是沒事。直到現在,他仍然堅持每天都要上班,指導手下的學術團隊。楊紅生說,雖然他們現在已經“長大了”,但導師還是經常“嘮叨”他們:“像我們這樣搞科研的人辛苦是正常的,必須加倍努力、加倍辛苦才可能獲得一點點成功。”,張教授研究貝類繁殖近半個世紀,只有一個目的:瞄準國家需求,讓百姓得實惠。
張福綏不僅有著很高的學術造詣和豐碩的科研成果,而且學術思想精闢深邃、治學嚴謹、學風正派,對工作認真負責。他有很強的獻身精神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始終堅持和倡導科技創新和生產實踐並重。他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盛譽,但他從不居功自傲。他在事業上取得的一點成績,是與他的恩師張璽教授、曾呈奎教授等老一輩科學家的教誨、指導,與歷屆所領導和課題組全體同事們的努力分不開。成績要歸功於大家,歸功於同事和學生們。

獲獎記錄

多次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 國家科技進步獎、 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山東省科技大會獎、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山東省科技星火獎 , 1995 年獲陳嘉庚農業科學獎, 2002 年獲第三世界科學組織網路 TWNSO (農業)獎, 2003 年又榮獲青島市首次設立的科技功勳獎等,並多次被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政府授予榮譽稱號 。
張福綏張福綏
張福綏教授先後發表論著110餘篇(部),多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授予的榮譽稱號。
1978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山東省科技大會獎、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2年10月21日,在第三世界科學院第十三屆院士大會暨第三世界科學院第八屆學術會議和第三世界科學組織網路第七屆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福綏教授因在貝類養殖領域的傑出貢獻而被授予2001年度第三世界科學組織網路TWNSO(農業)獎。
2003年6月25日,青島市人民政府授予張福綏教授2003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功勳獎。這是青島市首次設立科學技術功勳獎。
2005年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2007年3月1日美國召開的世界水產養殖2007大會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福綏院士以其為貝類養殖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被美國貝類學會授予傑出獎。
2009年1月22日召開的山東省科學技術大會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福綏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為他頒發了榮譽證書和50萬元獎金。
另有多項成果獲中國科學院、農牧漁業部、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技星火獎二等獎。

人物評價

張福綏院士是我國海洋貝類增養殖生物學和養殖產業化的奠基人之一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