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縣鳳岡相訪贈詩走筆答和

《張知縣鳳岡相訪贈詩走筆答和》是清末近現代初易順鼎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張知縣鳳岡相訪贈詩走筆答和
  • 作者:易順鼎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眾生何痴愚,造物真狡獪。
投其所嗜好,相誘令破戒。
世間耳目玩,山水尤稱最。
此癖尚未除,難游天地外。
應知種種相,即是種種礙。
昔年官君鄉,面目自憎怪。
牽絲塵土中,若逐傀儡賽。
衣冠強束縛,四體無一快。
嵩岳與太行,徒勞夢魂掛。
自知猿鶴性,雅不宜軒蓋。
浩然入匡廬,藉了名山債。
泉石可枕漱,妻子相負戴。
誅茅依甘棠,亦得勿剪拜。
至今屋數椽,留作樵牧話。
豈期山亭幽,得與君晤對。
足音破空谷,高詠喧奇籟。
行當布霖雪,沾潤吳楚界。
變化猶神龍,勿效鄙夫介。

作者簡介

易順鼎(1858~1920),字實甫,又字中碩,自號眉伽、哭庵。湖南龍陽(今湖南漢壽)人。1875(光緒元年)舉人,張之洞曾聘他擔任兩湖書院經史講習。光緒21年(1895)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易氏曾兩次上書都察院條陳時務,力陳不可割地賠款。割台議定後,更自動請命於光緒21年5月、7月間兩度攜軍餉赴台灣,協助劉永福、黎景嵩抗拒日軍之接收。其著作《魂南記》是以日記形式,記錄自光緒21年5月1日請命赴台,至9月劉永福內渡福建為止的抗日經過,〈魂南集〉則是當時經各地吟詠所作。  易氏在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其後歷任廣西、雲南、廣東道台。辛亥革命爆發後逃居上海,後赴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有交情,袁氏稱帝,被任為代理印鑄局局長,帝制失敗,易氏益縱情歌樓妓館。  易氏平生詩作近萬首,結集成冊者有20餘種,其中《四魂集》共分五卷,含〈魂北集〉、〈魂東集〉、〈魂南集〉、〈歸魂集〉、〈魂南記〉等。今台灣銀行發行的「台灣文獻叢刊」將〈魂南記〉、〈魂南集〉合併為一冊發行。(廖振富撰)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