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張異賓兼任
南京大學學報主編,南京大學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長,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
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學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央
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工程哲學組主要成員,國家社科規劃項目評議組成員,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武漢大學、浙江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蘇州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化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基地兼職研究員。入選國家教育部“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獎勵計畫”和“跨世紀人才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和“青藍工程”培養對象。並為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江蘇省社聯常務理事,江蘇省哲學學會會長,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工程哲學組主要成員,國家社科規劃項目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學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教育部“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獎勵計畫”和“跨世紀人才工程”,並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哲學學會會長,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
1996年4月起先後任南京大學哲學系系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黨委副書記。
2010年5月任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
2014年5月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
2018年10月,不再擔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黨的十九大代表
人物成就
教育教學
在教學方面,已在哲學系專科班開設領導與決策原理;在本科班開設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傳統文化講座、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專題研究;在全校開設“人:掙脫靈與肉的枷鎖”、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公選課;在哲學系碩士研究生開設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動態與評論、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學著作;在學校文科碩士研究生開設馬列原著選讀;在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問題;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研究;哲學文獻閱讀與批評;在學校文科博士研究生開設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等必修和選修課程。受到各級學生的好評。1993年開始指導本專業碩士研究生,1994年參加孫伯癸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指導組,並成為當代國外
馬克思主義方向學術帶頭人。
科學研究
在科研方面,發表個人專著十本,個人文集三部,主編論著十餘部。截至2008年12月,已經完成國家青年基金項目一項,江蘇省“八五”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江蘇省“九五”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一項,江蘇省“九五”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一項,國家“十五”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工程項目一項,江蘇省“青藍”工程項目一項,
南京大學“985”一期項目一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勵計畫”一項,參與完成國家“九五”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一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一項,教育部重大委託項目一項,國家“十五”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一項,國家“十五”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課題一項,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一項,教育部委託研究項目一項,主持南京大學“985”二期國家社會科學創新平台一項,“211”工程三期重大研究項目一項。並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在國家一流刊物發表二十餘篇(《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
馬克思主義研究》、《歷史研究》等);cssci學術榜期刊發表二百七十餘篇;為《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十三篇,轉摘五篇;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六篇,轉摘四篇;為《中國哲學年鑑》轉載一篇,評述摘要二十一篇;為《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一百三十二篇;為《哲學動態》轉摘十五篇;《全國文科高校學報文摘》轉摘十篇;《文摘報》轉摘四篇、《光明日報》轉摘四篇。
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1998-2008年度),總計發文200餘篇,同行專家他引290餘篇,共580餘次,個人發文和同行專家引用均為本專業前列。多年來,共有近二十項成果獲各類獎,其中部委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二項,省級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三次,三等獎一次。
學術論著
1、《折斷的理性翅膀——西方
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170000字,
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 獲南京市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991年。)
2、《西方人學第五代:科學人本主義》(145000字,
學林出版社 1991年版。)
3、《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386000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1版;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版;江蘇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4、《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510000字,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2版;江蘇省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2001年;國家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2002年。)
5、《無調性的辯證幻想——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260000字,三聯書店2001年版;江蘇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2003年;教育部第四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7、《走進馬克思》(500000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主編之一; 中國圖書獎,2002年。)
8、《西方最新哲學流派20講》(170000字,
南京工學院出版社 1987年 年版,主編;1988年5月評為武漢十大暢銷書;南京市委黨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988年。)
9、《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與現狀》(420000字,第三卷,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2年年版,主編;南京大學優秀教材二等獎,1993年;江蘇省第三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1994年。)
10、《
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教程》(240000字,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主編。)
11、《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專題教程》(280000字,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主編。)
12、《科學的實踐唯物主義與社會主義實踐》(250000字,南京出版社 1993年年版,合著 ;南京市第三次社會科學成果評獎三等獎, 1994年 )
13、《科學巨星》(200000字,第三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合著。)
14、《科學巨星》(200000字,第四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合著。)
15、《實踐論和鄧小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300000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執行主編。)
16、《走向思想解放之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編著。)
17、《鄧小平理論與歷史辯證法》(300000字,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主編;第十四屆華東地區優秀社科圖書一等獎;第四屆安徽省圖書二等獎。 書評:袁久紅:《東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吳靜:《南京日報》2000年4月8日;胡福明:《光明日報》2000年12月8日;藏佩洪:《福建論壇》2000年第3期;秦闖:《理論探討》2001年第2期。)
19、《問題式、症候閱讀與意識形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287000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版;江蘇省第九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2005年;廣東省優秀博士論文獎,2005年。)
21、《神會馬克思——馬克思哲學原生態的當代闡釋》(200000字,合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2、《文本學解讀語境的歷史在場——當代馬克思哲學研究的一種立場》( 400000字,文集,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3、《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260000字,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書評:劉舒曼:《學海》2006年第6期;劉舒曼:《中華讀書報》2006年11月29日;馬元龍:《博覽群書》2007年第6期;李鑫華:《中華讀書報》2007年7月8日。)
25、《啟蒙的自反與幽靈式的在場》(39000字,文集,
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2009年。)
26、《回到列寧——對“哲學筆記”的一種後文本學解讀》(410000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書評:付清松:《學海》2009年第2期;林密:《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
27、《反鮑德里亞——一個後現代學術神話的解構》(300000字,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
28、《馬克思哲學的歷史原像》(500000字,主編,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9、《資本主義理解史》(六卷,主編,2500000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回到海德格爾:本有與構境》(600000字,第1卷:走向存在之途,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學術論文
1、《“回到馬克思”的原初理論語境》(《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2、《中國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邏輯轉換》(《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3、《意蘊:遭遇世界中的上手與在手》(《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4、《析馬克思社會歷史似自然性的特設規定》(《哲學研究》1991年第2期)
5、《列寧深化唯物辯證法的邏輯思路》(《哲學研究》1992年第5期)
6、《當代生態學視界與科學歷史觀的深層邏輯》(《哲學研究》1993年第8期)
7、《馬克思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深層內涵》(《哲學研究》1994年第8期)
8、《馬克思走向哲學革命的三次非常性思想探索》(《哲學研究》1996年第2期)
9、《青年馬克思經濟學研究中的哲學轉變》(《哲學研究》1997年第11期)
10、《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中的歷史概念》(《哲學研究》1998年第9期)
11、《歷史認識論與歷史批判理論》(《哲學研究》1999年第10期)
12、《市場交換中的關係物化與工具理性的偽物性化》(《哲學研究》2000年第8期)
13、《物化、異化及其反抗》(《哲學研究》2001年第5期)
14、《問題式:阿爾都塞的核心理論範式》(《哲學研究》2002年第7期)
15、《生成的辯證法與現成的辯證法》(《哲學研究》2003年第5期)
16、《馬克思發明了拉康的症候概念》(《哲學研究》2004年第8期)
17、《拉康的哲學問題式》(《哲學研究》2005年第4期)
18、《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僭越?》(《哲學研究》2006年第11期)
19、《從他性鏡像到自主性思想空間的轉換》(《哲學研究》2007年第10期)
20、《廣松涉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像〉》(《哲學研究》2008年第4期)
21、《勞動塑形、關係構式、生產創序與結構築模》(《哲學研究》2009年11期)
22、《科學實踐場與社會歷史構境》(《哲學研究》2010年第6期)
23、《海德格爾學術思想文本中的“怎樣”(Wie)》(《哲學研究》2011年第7期)
24、《身體化隱性構序的治安邏輯》(《哲學研究》2012年第12期)
25、《奧斯維辛背後不可見的存在論剩餘》(《哲學研究》2013年第11期)
26、《再論馬克思的歷史現象學批判》(《哲學研究》2014年第7期)
27、《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構境》(《歷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8、《關聯與境:狄爾泰的歷史哲學》(《歷史研究》2011年第4期)
29、《馬克思的歷史概念》(《馬克思主義研究》1998年第1期)
30、《從抽象到具體與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研究》1999年第2期)
31、《馬克思新唯物主義與哲學唯物主義的異質性》(《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年第3期)
32、《無形的本體牢獄》(《馬克思主義研究》2001年第1期)
33、《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研究》2002年第6期)
34、《只有一個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年第5期)
35、《孫伯揆哲學思想的方法論緣起和內在邏輯》(《馬克思主義研究》2004年第2期)
36、《分延馬克思:被解構了的精神遺產》(《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1期)
37、《生產本體論:我生產故歷史在》(《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11期)
38、《黑格爾:唯物辯證法不可或缺的思想環節》(《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5期)
39、《廣松涉:日本新馬克思主義的奠基者》(《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11期)
40、《交道與實踐:青年海德格爾與馬克思的相遇》(《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10期)
41、《海德格爾的實際性解釋學與馬克思的實踐意識論》(《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10期)
42、《學術文本詞頻統計:馬克思主義思想史的一個新視角》(《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9期)等。
主編教材
馬克思主義哲學實驗教材(主編,總計六種,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主編叢書
當代學術稜鏡譯叢(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2014,總計一百餘種)
國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解讀叢書(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2009,總計六種)
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江蘇鳳凰出版集團,學術文庫,2007-2013,總計30餘種)
當代激進思想家叢書(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2014,總計五種)
主編叢刊
《社會批判理論紀事》(中央編譯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2013,總計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