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榮,字玉叔,振新鄉嶺里村人(今齊溪鎮嶺里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瑞榮
- 別名:字玉叔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振新鄉嶺里村人(今齊溪鎮嶺里村)。
- 出生日期:清鹹豐二年(1852)
- 逝世日期:民國十九年(1930)
- 主要成就:孝廉方正
翻開民國三十八年《開化縣誌稿》卷十九人物卷,我們得知:張瑞榮,字玉叔,振新鄉嶺里村人(今齊溪鎮嶺里村)。幼有大志,家貧游癢,後輟舉子業,竊渭人生髮展何必拘於一途,於是貿易四方,以贍養父母,性極孝。光緒三十四年夏,山洪驟發,嶺里地當水沖,水入室,瑞榮扶母登樓,水又至樓,乃負母登屋頂,水急浪涌,瑞榮抱母仍踞屋頂,向天祈禱,少頃,水勢漸殺,屋乃獨存,水退乃扶母而下,人皆渭似有神助。瑞榮生平喜幫人排難解紛,酌理準情,本之以公,每有兩遭爭執,延至旬月者,也必婉言勸導,務至事平,甚不憚煩。如此事後,從不受人酬謝,以故本縣有大爭端,必請其排解,而尤見重於徽州休寧一帶人士某年歲暮,瑞榮家中尚無所有,有休寧人感其排解事端,饋以二十金者,瑞榮竟毅然拒絕不受,寧別舉債以度歲。宣統二年(1910年)舉孝廉方正,鄉人均無異辭焉。從史料記載看,張瑞榮不但孝敬父母,為浙皖兩省交界一帶排難解紛,務至事平乃已,且從不受人酬謝,而且還貿易四方以贍養父母,可以說是最早走出開化山城從事經商貿易的商人之一,張瑞榮貿易主要從事的是木材和茶葉的收購和銷售,早在清光緒十幾年他就打出了“張和利”字號開始從事貿易,在安徽、休寧、江西德興、浙江淳安及開化本地收購木材、茶葉銷往杭州。光緒二十幾年,在杭州、上海等地創辦“恆興祥”貿易商行,經營茶葉山貨等,三十年至三十四年,家中開發榮號加工茶葉,以錫罐、木箱包裝茶葉,銷往上海,杭州等地,包裝人員多達100多人。光緒三十年夏,茶號被洪水沖毀,家中一無所有。不久,到宣統二年,其事跡逐加訪察、核實保題在案,舉孝廉正,瑞榮進京受封,辛亥年應孝廉方正在北京保和殿殿試,分選六部主事,馳贈五品誥授,奉政大夫。從紫禁城領回皇上所賜的四塊金匾和12本有一定數額的銀票,以便豎旗桿,大夫弟資用。
宣統三年,瑞榮在嶺里村張氏宗祠餘慶堂大門口,按朝庭規定,豎起了孝廉方正的旗桿兩座,及高高懸掛著宣統皇帝賜封的“孝廉方正”黃龍旌旗兩面,祠堂里大門進來頭一塊“可以觀”橫匾一塊,大堂前沿上方,右邊懸掛著“孝廉方正”橫匾一塊;左邊“榮封三代”橫匾一塊,大堂左上方金碧輝煌的“旨奉殿試”金站匾一塊,尤其是“旨奉殿試”的金匾十分壯觀精美,金匾的兩邊雕著雙龍,上有太陽、下有月亮、日月同輝,龍尾在底部有水波浪魚兒的圖形,中間還有皇帝的玉御印。可惜的是此幾件珍貴文物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以破四舊為名而毀之。
當時開化的茶葉也由此被瑞榮帶入紫禁城,遙想當年,紫禁城內的皇帝、貴族及文武百官、大臣們喝了開化的茶葉,會有一種怎樣的感覺。嶺里村與現在的開化龍頂茶的故鄉大龍山同鎮相鄰,當年張瑞榮帶入紫禁城的茶葉當是龍頂茶的前身無疑。據《開化縣誌》記載,早在明崇禎四年(1631),開化的芽茶就作為貢茶進貢明朝庭,但真正把開化茶葉帶出開化的,並使其發揚光大的第一人還是張瑞榮。
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現尚存的《張公玉叔暮志銘》載,民國建元時(1912),革命軍起,張瑞榮回鄉,時開化師資缺乏,創辦縣立師範養成所,官紳合推公長其所,就是說:官府和民間一致推舉張瑞榮擔任師範養成所的所長,由此可知,張瑞榮還是第一任開化縣立中學的校長呢。 《大桂張氏宗譜》孝廉方正瑞榮翁像贊曰:“性情和謁,品格端正,名登主事,才識高強,排難解紛,仿魯仲連之雅誼,交遊酬酌,如孟常君之遺風理宜,特科徵選敕賜榮封。 張瑞榮生於清鹹豐二年(1852),卒於民國十九年(1930),壽七十有九,他尊老愛幼,樂善好施,剛正不阿,熱心公益事業的中華傳統美德,至今在當地傳為佳話,永載史冊,他貿易四方幾十年,為開化的商業貿易做出的貢獻,萬古流芳。
當時開化的茶葉也由此被瑞榮帶入紫禁城,遙想當年,紫禁城內的皇帝、貴族及文武百官、大臣們喝了開化的茶葉,會有一種怎樣的感覺。嶺里村與現在的開化龍頂茶的故鄉大龍山同鎮相鄰,當年張瑞榮帶入紫禁城的茶葉當是龍頂茶的前身無疑。據《開化縣誌》記載,早在明崇禎四年(1631),開化的芽茶就作為貢茶進貢明朝庭,但真正把開化茶葉帶出開化的,並使其發揚光大的第一人還是張瑞榮。
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現尚存的《張公玉叔暮志銘》載,民國建元時(1912),革命軍起,張瑞榮回鄉,時開化師資缺乏,創辦縣立師範養成所,官紳合推公長其所,就是說:官府和民間一致推舉張瑞榮擔任師範養成所的所長,由此可知,張瑞榮還是第一任開化縣立中學的校長呢。 《大桂張氏宗譜》孝廉方正瑞榮翁像贊曰:“性情和謁,品格端正,名登主事,才識高強,排難解紛,仿魯仲連之雅誼,交遊酬酌,如孟常君之遺風理宜,特科徵選敕賜榮封。 張瑞榮生於清鹹豐二年(1852),卒於民國十九年(1930),壽七十有九,他尊老愛幼,樂善好施,剛正不阿,熱心公益事業的中華傳統美德,至今在當地傳為佳話,永載史冊,他貿易四方幾十年,為開化的商業貿易做出的貢獻,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