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熙1968年4月生於安徽省蕭縣,1993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後,一直從事國畫教學與國畫創作的研究工作。
安徽省蕭縣古有中國書畫之鄉的美譽。張熙本人出生於書香門第,故從小耳聞目染,對水墨寫意情有獨鐘,埋下了重筆墨、重生活、重詩情的情懷,人品與畫品的統一,對其以後的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畫風一方面極力表現江南山水柔和變化的萬千氣象,獨特的繪畫語言表現了江南山光水色的特有情趣,後定居河南,畫風上逐漸開始吸取了北方畫派的表現手法,其畫風具有平淡、自然、渾厚、幽深的特點,同時又兼具雄渾、宏偉、高峭、壯闊的氣概。為追求完美的藝術境界,張熙走遍了全國的名山大川,由於教學的需要,二十餘載不斷涉足於太行、皖南兩地,同時也被太行山雄壯巍峨以及西遞湖光山色吸引,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俗、不同的感悟、不同的創作靈感使之對山水畫和花鳥畫的揣摩更加具有韻味,在其山水畫和花鳥畫獨具一格,逐漸創造了相適應的一套獨特的表現技法。
藝術風格
張熙在天津美院期間曾師從
霍春陽、
何家英,
白庚延等大師,親臨教誨,受益良多,打下了紮實的筆墨基礎和完善的理論體系。在以後繪畫表現中,謹遵中國畫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創作之法,在大自然和心中之象心神交往中,耗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力,以及筆墨紙張,創作了《錦繡江南系列》和《水墨太行山系列》,直到今天,他對自己的作品仍然抱著苛刻的態度。
張熙為人真誠厚道,淡泊名利,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仍然本色不變。他的作品誠如為人一樣,樸實無華,看不到一絲一毫急功近利的痕跡。他數十年如一日,執著於中國畫的研究和探索,在山林丘壑之中,苦苦尋求理想中的筆墨意境和心象與物象的完美契合。
太行之行
太行山位於中原之北,延伸至河南境內,張熙遊歷於太行山時,被它的崇山峻岭,層巒疊嶂所震撼。1990年開始涉足於太行山收集素材,尋求創作靈感,在上山寫生中,對於風景速寫毫不怠慢,全身心的投入於對風景的感悟和對素材、靈感的追求。時而用水墨宣紙直接寫生,時而揮筆撒墨直抒胸臆。他面對自然,努力汲取先人筆墨技法並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筆墨處理技巧,在領悟山水畫的真諦的同時,更加注重太行山水與心靈溝通的筆墨渠道。他的每一幅畫都在寫生稿的基礎上,幾起幾落,反覆推敲,直到把心中山水之象化為筆墨之象展示出來才會定稿。他的繪畫風格特別推崇筆墨的運用, 因為在他看來筆墨是心理化、情緒化的語言,可以表達最為微妙的情感。線條的輕重緩急、墨色的乾濕濃淡、相互生成的豐富形態,有如變幻無窮的節拍與音符,或歡快或沉重、或含蓄或明朗、或雄渾或輕盈,他在筆墨中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融入個人的生命體驗。
皖南之行
自幼生活在安徽,對於西遞的情感自不用多說,在教研成果不斷增加的同時,極力的去尋找一種全新的藝術境界,由於多年理論知識的沉澱,加之對故鄉的一種特別的情感,不斷真實的描繪內心的情感,他的作品中既處處顯徽韻,筆筆有徽情,清新而質樸,達到了美善兼備的意趣;水墨運用使畫面浮氣蒸繞,而浮雲冉冉欲墮欲飄,更顯生動之態。他要做到這一點,除了需要堅實的繪畫技藝,更要開闊的視野,曠望自然、胸無凝滯,和與古相通的心境。襟懷灑落,則具超然出塵之思,在不斷用筆墨描繪西遞湖光山色時,始終認為筆墨是不應該分家的,張熙之用筆,於素尺方寸間蘊達著力度,這樣墨不離筆,看得出是為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功力所控制的,正所謂“瘦勁方通神”,有力度方可筆下出神而達韻。
代表作品
2000年10月國畫作品《金秋寫生圖》入選第三屆當代中國畫山水畫展。
2001年4月國畫作品《竹》榮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書畫展二等獎。
2001年12月國畫作品《水澹寒煙》第四屆當代中國畫山水畫展創新獎。
2004年7月國畫作品《深處清寒》河南省第十屆美術作品展銅獎。
2006年10月國畫作品《大紅花。五花馬》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書畫展一等獎。
2008年8月國畫作品《水墨太行.萬仙山》榮獲河南省文化廳第四屆美術比賽一等獎。
2012年1月國畫作品《水墨太行.王莽嶺》榮獲河南省教育廳舉辦的第三屆師生展演教師組二等獎。
2012年9月國畫作品《太行山系列》榮獲河南省教育學會舉辦的書畫展二等獎。
個人自傳
張熙晚熟,性溫和,年近四十方覺,常思畫而不知食味,又因畫而遊戲于山水之間,煙雲霧藹繚繞胸際,造化神奇納於腕底,或深厚華滋,蔥鬱濃黑,或丹青合體,彩墨彌永,復歸天真,一任自然。友觀後皆稱妙,然淡泊名利,身居鬧市,心平氣和,如仙如隱,清淡而執著。
教學之餘,品茶論道,言通古今,或層崖陡豁、偉峻深厚,或天真幽淡、筆墨秀潤,或筆力雄健、風格峻爽,或深靜枯淡、意趣閒逸,或清疏韶秀、饒有逸致,或乾筆焦墨、意境枯淡,或乾裂秋風、潤含春雨……廣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集歷代各家精華之大成,上師古法,下師造化,精於筆墨,勤於體悟,推陳出新,吾用吾法,隨心表現,千錘百鍊。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