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煦(藏學家)

張煦(1893—1983)即張怡蓀,現代著名藏學家、語言學家。四川省蓬安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煦
  • 民族:漢族
  • 職業:藏學家
  • 籍貫:四川省蓬安縣人
簡介,著作,榮譽,

簡介

民國4年(1915)考入北京大學國學門。17年(1928)9月,應聘到清華大學執教,其間受到陳寅恪的影響,接觸到藏文文獻和外國人編纂的幾部《藏英字典》,從而產生了對藏文辭書和典籍的興趣,把研究方向轉到了藏學領域。同年冬在北京延聘喇嘛,拜師學習藏文和佛學,為編纂藏漢對照辭典作收集資料的準備工作。邊執教,邊研究西藏文化。為了攻克佛學這道難關,他又加入佛學研究團體。21年(1932)秋,任山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

著作

還從藏文本《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中摘出了以佛學為主的藏文詞目4800餘條,按藏文字母順序排列編成《藏漢集論辭彙》,並譯出《西藏語法會話》中的會話部分,編成《藏漢語對勘》。 民國27年(1938),在成都創辦西陲文化院,自籌經費開展藏學研究活動。編成《藏文書牘軌範》、《漢藏語彙》、《藏漢譯名大辭彙》和《西康省分縣地圖集》等書。此後,又從《雜集論》、《瑜伽師地論》、《俱舍論》等藏漢文佛典里收集辭彙、短語,於34年(1945)彙編為《藏漢大辭典資料本》,分裝10冊,成為當時全國藏漢辭書中資料最豐富的一部書稿。

榮譽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和平解放西藏的需要,將自己編的辭典和地圖集贈送給進藏部隊。50年代初,被聘任為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科研究所所長。在其主持下,用3年時間編成《藏漢大辭典樣本》。1958年,前往拉薩收集資料,充實該辭典,並變藏漢對照為藏漢雙解,使辭典的編纂更加規範化、科學化。“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藏漢大辭典》的編纂工作被迫中斷。1978年5月恢復。1983年7月終於完成此項長達50餘年的工程,交民族出版社付印。他耗盡畢生心血主持編纂的這部凝聚漢藏學者智慧的辭典為祖國的藏學事業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該辭典於1986年獲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978年獲“吳玉章獎金”語言文學一等獎;1993年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