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炯(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

張炯(1879~1958),原名張居燦,字星舫,出生於漢壽縣聶家橋鄉熊家鋪村張家灣(原隸屬常德縣)一清貧的秀才之家。幼年承庭訓,習經業,1902年考中清廷秀才。

1906 年考人湖南常德西路師範速成班,1909 年畢業於北京高師大學堂(北京師範大學前身),隨後,在常德西路師範學堂、黑龍江齊齊哈爾兩級師範學校及山東省高密縣省立工業學堂等校任教2年。其間,他結識宋教仁,參加同盟會,秘密從事反清革命宣傳,聯絡革命黨人開展反清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炯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9
  • 性別:男
基本信息,熱忱辦學,教育救國,為教育四處奔波,生活簡樸,為人厚道,

基本信息

1911年,他離開山東經上海轉赴武昌,與宋教仁等革命黨人會合,共同參加武昌起義
1912 年3月,他從武昌回到湖南,在常德主持同盟會黨務工作,兼任縣教育科科長、教育會會長、禁菸所所長、國小教員養成所所長及常德勸學所所長等職務。
1920年後,任常德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校長、北伐軍湘軍總司令部文書委員、國民革命軍湘軍總司令部秘書處秘書、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政治部主任、湖南省教育廳廳長、國民黨湖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抗敵救國委員會主任委員、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禁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化運動協會南京分會幹事、國民黨南京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長、湖南省教育公有林經管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第四區保長訓練班主任、湖南省乾城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乾城縣縣長、國民黨湖南省執行委員會指導委員兼省設計考核委員會委員、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救濟院院長、國民黨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於1958年8月病逝於台北。

熱忱辦學,教育救國

張炯抱著“教育救國”的理想,熱忱辦教育,終生不倦。在常德任職期間,他在故里大力倡辦新學,以廟宇祠堂為校址,利用荒棄的湖面大量種植湘蓮,籌集辦學經費,先後創辦了熊家鋪、洞陽觀、月亮廟、范家潭、王公廟、雷家坡、康家廟和趙家祠堂等 8 所國民國小校,被後人稱之為“蓮湖八校”,為家鄉人民培養了大量人才。他毀廟興學,曾引起當地保守派和佛教信徒們的不滿和反對,反對者雇用劊子手行刺他,刺客被他那種坦蕩磊落、剛直不阿的秉性和與人為善的寬廣胸懷所感動,一直不忍下毒手,這才使他免遭於難。

為教育四處奔波

1920 年,他任常德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的校長,當時的校舍破爛不堪,資金嚴重不足,為了學校能及時招生開學,他四處奔走求援,籌措資金,同時號召全校師生統一開餐,集中住宿,共渡難關。在教學方面,主張接受新文化.順應“五四”運動新潮流,倡導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在用人方面,以人才為本,用人唯才,聘請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以及武漢大學的畢業生夏佛塵、羅初袖、牟省思等10餘人到校執教,提倡白話文,反對舊八股,學習拼音字母,推廣國語,提倡師生平等,建立新的師生關係,使學生思想大為解放,因此深受全校師生的愛戴和擁護。1922 年,他在常德城裡開辦“常德文化書社”銷售進步書籍和報刊、雜誌。 1929 年,他任湖南省教育廳廳長,對於湖南教育經費制度的確立及教育事業的發展,不遺餘力。為湖南中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7年,任第四行政區專員兼任乾城縣縣長職務。為了提高苗族人民的文化,培養苗族人民子弟,他特地在苗族人民集居的地區籌辦了一所“屯區中學”(後來改為湖南省立第十三中學),旨在宣傳抗日救國的思想,激發他們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建設自己的家園,迅速改變苗族地區的落後面貌。從籌建的那天開始,不管問題的巨、細,他都要親自過問。屯區中學辦得很有特色:第一,熱愛勞動。每天早晨師生共同跑步十華里後,回校上課兩小時,課畢後幫廚做飯,師生共同做早餐,略事休息後,再上課三小時,課畢後又共同做晚餐。第二,師生平等。打破舊學校的師生界限,早晨同鍛鍊,上課同學習,教學相長,做飯齊動手,吃飯同餐桌,沒有師生界限之分,倡導民主作風。第三,勤儉辦學,厲行節約。每天師生只吃早、晚兩頓飯,菜餚僅有兩品,不得鋪張浪費,儘量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這樣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方法,在當時確實還是一個創舉,故深受當地百姓的歡迎。

生活簡樸,為人厚道

張炯一生生活儉樸,既無不良嗜好,又無官場惡習。下鄉視察經常是藤杖草鞋,人們都以“跑公”稱之。身為國民黨的高級官員多年,沒有三妻四妾。從政數十年,時時關心民間的疾苦,對於橫行鄉里,魚肉鄉民的惡吏豪紳更是深惡痛絕。每次回鄉探親,他從不與地方官吏們交結應酬,卻親自登門去拜訪鄉里的老人,問寒問暖,了解吏治民情。1939年,他的母親去世。安葬之日,常德縣長鄭達厚備奠儀,親往致祭,他接受了縣長的鞠躬致哀,奠儀原封送還。1942年他在鄉下養病,日寇犯境,他一家五口疏散去辰溪,途徑阮陵時寓居竹園旅社,白天3個客飯、2個白飯(不帶菜),晚上女眷睡床,男士睡地鋪,店主以為是一般的難民。當晚查房間的警察識破了他們的身份。第二天沅陵警備區司令長官和行政區專員一同到旅社,接他一家人到警備司令部去住,被他婉言謝絕。故鄉老人們至今還稱道他的為人。
張炯參加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在民主革命中作出過積極貢獻,也為發展和改革教育事業傾注過心血。他生活儉樸,廉潔奉公,一致為人稱道。新中國建立前夕,去了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