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灣鎮(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

張灣鎮(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位於定陶區西部,轄22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1.1萬戶,5 .6萬人。總面積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55公頃。

該鎮交通便利,省道劉民路和市級定黃路在鎮駐地十字交匯,西臨220國道,北距日南高速金堤上道口只有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灣鎮
  • 外文名稱:ZhangWan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電話區號:0530
  • 地理位置:魯西南部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菏澤機場
  • 火車站:菏澤站 定陶站 
  • 車牌代碼:魯R
  • 地形地貌: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優良
簡介,地形地貌,歷史沿革,經濟概況,農業發展,工業發展,城鎮建設,基礎設施,文教衛生,自然資源,農業發展,招商引資,區位優勢,張灣鎮舉辦“百花獎”廣場舞比賽,

簡介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位於定陶區西部,轄22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1.1萬戶,5 .6萬人。總面積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55公頃。
該鎮交通便利,省道劉民路和市級定黃路在鎮駐地十字交匯,西臨220國道,北距日南高速金堤上道口只有3公里。
該鎮煤炭資源豐富,總儲量達10億噸,已列入市縣十二五規劃。
2011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我鎮制定的“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大變化”的奮鬥目標,始終堅持保穩定、保增長、保民生、保發展,大幹、苦幹、實幹,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為做好2012年經濟社會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2011年,工業企業增加到27家,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到15家。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4%和32.8%。規模以上企業增加2家,達到了15家。農民人均純收入5800元。2011年,我鎮先後榮獲 “菏澤市創建安全社區先進鄉鎮”、“全市城鄉規劃工作先進單位”、“興武建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地形地貌

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地處淮河流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
菏澤市定陶縣張灣鎮
土質優良。
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降雨適中,年
平均氣溫14度左右,平均降水量672.6毫米,無霜
期一般在209天
左右。水資源豐富,東魚河流經境內。

歷史沿革

民國初年,該鄉西北部屬河北省,東北部歸菏澤縣,南為縣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屬菏澤縣第八區。又名靈聖區。1947年劃歸定陶縣,仍稱第八區,區政府駐力本屯。轄有一千王、張灣、力本屯三鄉及今馬集鎮西部17個村莊,共117個自然村。1952年12月成立小鄉,隸屬於區。當時有馮戶、沙山寺、一千王、張成寨、呂溝、大蔡樓、五屯、趙河、老河張、申海、時寨、力本屯、李君輯、寺西李、老官劉及今馬集鎮的馬集四合村共17個鄉,仍為117個自然村,11614戶,50360人。1956年3月全縣區鄉調整,撤銷第九區,全縣共七個區和一個鎮。當時將城關一區的喬樓鄉劃歸力本屯鄉,增加喬樓、曹樓、來莊、孔莊、於莊、張莊、郭莊、明莊、陳河、後邵樓、前邵樓、米莊、喬莊、丁樓14個村,共131個自然村,13639戶,57031人。1958年3月撤區建鄉,除東部劃歸馬集鄉以外,成立力本屯鄉和張灣兩個鄉。張灣鄉駐張灣集,轄張灣和一千王兩鄉之地。共59個自然村,26589人.1958年8月力本屯、張灣兩鄉合併,成立新村人民公社,因公社駐地新建於張海,故名新村。不久又改名張灣人民公社。轄40個大隊,100個自然村.1958年11月劃歸菏澤縣,1962年重屬定陶縣,皆為張灣人民公社。1970年2月,公社駐地從張海遷往張灣.1979年1月,將張灣公社東部16個大隊及高家大隊的大趙家共46個自然村劃出,成立成立力本屯公社。其餘24個大隊又調整為48個大隊,共54個自然村,仍稱張灣公社。1984年建立鄉鎮,將西部19個大隊、20個自然村劃歸一千王鄉,其餘29個大隊歸張灣鄉,通過將原力本屯公社北部的4個大隊,共5個自然村又劃歸張灣鄉。2000年,鄉鎮合併,一千王鄉重歸張灣鎮。
張灣鎮

經濟概況

菏澤市林業生產起步早,基礎好。1987年就達到了林業部頒發的平原綠化標準,是全國第四個全省第一個平原綠化達標市(縣),1991年被國家綠委、人事部、林業部等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1993年提前兩年率先達到省“八五”綠化標準。
林木覆蓋率達23%以上,林木蓄積量1280萬立方米,重要樹種為桐、楊木。張灣鎮是菏澤市綠化面積最大的鄉鎮。全鎮林網面積達3萬餘畝,林糧間作2.8萬畝,速生豐產林7000畝,成材林1.5萬畝,苗圃4500畝,是全市最大的林業生產基地。省道和國道在鎮駐地十字交匯,日運輸木材的車輛達300餘輛,木材運輸流量達2000餘方,被人們稱為“木材之路”。

農業發展

大豐收農產品物產豐富。盛產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和青山羊、商品豬、雞等畜產品,林果業是該鎮的一大優勢,全鎮現有農田林網面積3萬畝,速生豐產林7000畝,林木覆蓋率達28.6%。果品主要有蘋果、梨、杏、核桃、林杏、石榴等10多個品種。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
產業基礎較好。通過產業招商和扶持發展民營經濟,先後引進了煙臺吉斯木業、天人木業、騰升友和木業、金潮紡織、地元生物化工等一批規模企業。2006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實現工商稅收682.5萬元。以棉花收購加工、木材加工等主導產業為支撐的板塊經濟隆起帶已初具規模。從事板塊經濟的人員8000人,從業人員年人均收入達8000元。

工業發展

張灣鎮工業發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木製品、棉製品、食品、造紙、印刷、釀造、化工、機械製造、密封材料、煉鐵、煉焦等為主的工業體系。鎮政府在駐地以南規劃建設了木業園區和工業園區;以呂溝為中心規劃建設了棉花購銷加工園區,占地總面積1萬多畝。目前,全鎮已建有工業企業128處,投資千萬元以上的企業6家,其中擁有智慧財產權和自營進出口產權的2家,從業人員5000餘人。年實現銷售收入3億餘元,創利稅5000餘萬元。硫酸軟骨素、棉產品、木製品、白酒、密封材料、蒜製品等20多個名優產品暢銷國內外。總投資2000多萬元的地元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是外地客商投資興建的高科技,外向型企業,占地158畝,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產品硫酸軟骨素直接出口到國外。2003年,鎮政府以趙屯為中心、沿張鄧路新規劃建設了工業園區,占地5000畝,主要發展煉鐵、煉焦、機械鑄造及調味品等。
已有30多家大型棉花加工企業、2家脫絨廠、1家紗廠在市場內落戶,棉花收購點達到200多個。棉花商販發展到1000多戶。張灣鎮已成為魯西南最大的棉花收購、加工、銷售市場,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和國內外市場。一些紗廠、紡織廠、毛巾廠等諸多項目。

城鎮建設

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張灣鎮黨委、政府按照省政府審批的小城鎮建設的規劃與要求,以劉民路、定黃路為依託,對工業路、東環路、民安街、劉民路、開放街等主要街道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規劃了工業園區,配套設施齊全。重點抓好了鎮駐地環境的整頓與治理,鎮容鎮貌發生了極大改變。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以創建“經濟發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實、環境良好”的文明生態村為載體,按照試點先行、先易後難、整體推進的思路,大力實施“四四四一”工程,民眾生產、生活居住環境和質量有了顯著改善。2006年,該鎮先後榮獲“省級優美鄉鎮”、“省級檔案管理先進鎮”、“省級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板塊經濟名列全縣第一名、精神文明榮獲全縣一等獎。獲縣農村工作綜合獎。榮獲市“平安創建先進鄉鎮”、市“新農村建設先進示範鄉鎮”、市“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鄉鎮”、市“城建工作先進單位”、市“畜牧防疫先進單位”、縣“林業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基礎設施

公路交通
城鎮綠化華中動脈--襄渝鐵路及焦支鐵路在該鎮交匯並設縣級客貨站,省道漢十公路,200公里半徑之內有濟南、青島、臨沂三處機場,204、205、206三條國道,漢十、襄荊兩條高速公路,四條省道。境內果四路、三水路縱貫南北,硬化路85.2公里,實現了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公車。
城鎮綠化城鎮綠化
電力通訊
設供電站一處,職工43人,有35千伏變電站一處,高低壓用電線路311.5公里。近年來,該鎮加大投入,進行了低壓電網改造,用電質量明顯提高。境內設網通公司兩處,架設通訊光纜80公里,全鎮電話用戶發展到1.2萬戶;移動門市1處,聯通門市3處,均實現了信號無縫覆蓋。

文教衛生

張灣鎮全鎮有初級中學2處,在校學生2826人;國小14處,其中完全國小9處,初級國小5處,在校生3516人;全鎮教職工545人。在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該鎮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來抓,不斷加大投入,全力以赴地發展教育事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1年-2005年連續5年中考進線人數位居全縣前三名。
煙臺大學在定陶縣張灣鎮建立社會實踐基地。2012年,煙臺大學師生慕名到菏澤開展暑假愛心支教活動,在共青團菏澤市委的指點下來到張灣鎮呂溝村魯能國小,從此以後,煙臺大學就與這個農村國小結了緣。3年來,煙臺大學的學生們走了一茬又一茬,但每年都有新的學生接過學姐、學弟的擔子,義無反顧地從海洋城市煙臺來到偏僻的魯西南,為這裡的孩子講解功課、做遊戲,為革命老區的孩子們獻上一份自己的愛心。
該鎮設中心衛生院一處,下設心腦血管專科分院一處,在職醫務人員76人,院內醫療設備齊全,共有床位50張,配有B超機、生化分析儀、X光機和心電圖機等先進醫療器械,醫療技術達到了全縣先進水平。設村衛生室43個,聘用鄉醫126人。200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入率達到91%,籌集資金57萬元。
張灣鎮(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位於浮來山北麓,深層寒武紀底部玄武岩與石灰岩溶隙之中的礦泉水,含有鍶、鉀、鈉、鎂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ph7.1,純淨無菌,完全天然品質,極具開採價值。境內黃花河、鳳梨河碧波蕩漾,貫穿全境,蜿蜒流入沂、沭河,蓄水量70萬方,是該鎮農業灌溉和生活、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有小(一)、小(二)型水庫8座,蓄水量360萬方,可為投資企業提供充足的水資源。
張灣鎮張灣鎮
礦產資源
冬日張灣境內有黃金、鉛、銀、鐵等礦產,黃金分布於薛家馬莊長約16公里的小河流域,鉛主要分布在東艾家莊和下店村,銀分布在東艾家莊和周官莊,鐵主要分布在西艾家莊、佟官莊、小官莊一帶。
張灣鎮位於丘陵地帶,丘陵占70%,平原占30%,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土質肥沃,物產豐富。這裡不僅盛產小麥、玉米、地瓜和花生,也是全市瓜菜、烤菸、蠶繭生產基地和重點鄉鎮。瓜菜、烤菸、林果、桑蠶等生產項目和畜牧養殖業,已經成為該鎮富民興鎮的支柱產業,在農業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農業發展

烤菸是臨沂市沂蒙山優質菸葉生產基地,年種植面積6000餘畝,實行純作或間作套種模式栽培;統一良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採用覆膜起壟、配方施肥、工廠化育苗、三角定植、揭膜培土等先進生產技術;均套用熱風循環烤房,注重科學烘烤,嚴格按照“三段式”烘烤技術要領操作,烤菸菸葉顏色鮮亮、葉表乾淨,外部特徵美觀,內在質量精良。畝產高達180公斤,畝均可創收入2000元,是廣大農民致富的短、平、快項目。
冬日張灣冬日張灣
坤元木業該鎮現有桃、蘋果、葡萄等各類果園總計10000畝,年產果品5000萬公斤,有林果專業村15個,品種有甜豐桃、川中島桃、短枝富士、巨峰葡萄等。甜豐桃以其味甜、色艷、個大,耐貯存,適宜長途運輸,遠銷日照、江蘇等地。套袋富士具有著色均勻、含糖量高、口味爽脆等優點。在發展林業生產過程中,該鎮將名優特林果作為主攻方向,使其成為促進果品生產快速、健康發展的新的生長點。幾年來,著力開發了油桃、杏、葡萄等大棚水果保護地栽培,提早果品上市時間。大棚油桃發展到700畝,品種以超五月火、暑光、華光為主;大棚金太陽、凱特杏300畝等。以上果品集中在5月份上市,年產量400萬公斤。全鎮共有桑園3000畝,均實行大棚養蠶,年可收穫鮮繭18萬公斤。

招商引資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該鎮主要採取了三個一批的發展措施,即:利用優勢資源培植一批。結合全鎮生態資源、水能資源和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實際,將有關項目資金、政策資金捆綁使用,扶持一批民營業主把小產品做成大產業,同時培植一批前景看好的企業。著重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冷庫、糖果、服裝等輕工業。目前,已建成農產品加工企業5家,成為全縣的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擴大招商引資引進一批。該鎮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做到引進一批、成功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為全鎮經濟發展積蓄了後勁,增添了活力。該鎮累計引進項目28個,其中過500萬元項目11個,實際利用資金2.3億元。啟動民間資本發展一批。放寬政策,激活民間資本,大力發展加工行銷、飲食服務、交通運輸、建築建材以及養殖、生豬屠宰等行業。截至目前,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58家,個體工商戶131戶。
張灣鎮(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
山東聖雪龍化工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定陶縣張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枕新菏、兗石鐵路,日南、日東高速,東臨濟寧機場,南接隴海、京九鐵路,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司成立於2008年6月,擁有固定資產5000萬元,員工120人。主導產品烏洛托品(六亞甲基四胺)年產量4萬噸,甲醛年產8萬噸,是目前國內自動化程度最高,單套產量最大,質量檢測體系最為完善的現代化化工企業,產品質量達到國家一級品標準。
由宏勛(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1.2億元的年產5萬套高檔家具項目落戶張灣鎮,其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一期車間已經建設完畢,正在試生產,預計該項目正式投產後,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張灣鎮(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

區位優勢

張灣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地處定陶、曹縣、菏澤三縣(市)交界處,位於京九鐵路和新歐亞大陸橋的十字交匯處,東接沿海地區,西連中原腹地,兼具沿海與內陸雙重優勢,是“京九”經濟隆起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灣水利具有廣闊的市場輻射力。距中國“牡丹之鄉”菏澤15公里,省道劉(口)民(權)公路和定(陶)黃(集)公路在鎮駐地十字交匯,北依日菏高速、濟菏高速、327國道,東鄰京九鐵路、菏商路、東豐路和定碭公路,西鄰220國道和正在建設的菏蘭高速,離濟寧飛機場50公里,離鄭州飛機場150公里,離濟南國際機場180公里,南臨隴海線,北枕新石線。
菏澤市張灣鎮處於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氣候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為棉花的生長發育提供了有利條件,是全國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全市每年植棉560餘萬畝,年產籽棉200餘萬噸。所產棉花,拉力強,纖維細,手感光滑挺括,籽棉出絨率高。可為紡紗、紡織企業提供充足的棉花資源。
優越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市場的建成,極大地促進了棉花加工業的興起,吸引了眾多棉花加工企業、紗廠、大型浸出油廠紛紛來鎮投資辦廠。由菏澤客商投資1000餘萬元興建的占地34畝、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菏澤創華棉花有限責任公司已建成投產,改企業是一個集棉花加工、脫絨、大型浸出油為一體的棉花綜合加工企業,完全按照國家棉花加工企業標準進行規範化建設,年生產加工皮棉4000多噸,年產各類食用油1000噸,年產值達6000多萬元,創利稅400萬元,吸納了300多個工人就業。由溫州客商投資1500萬元興建的大型紗廠正在建設之中,企業建成後,年產值達4000多萬元,創利稅1000多萬元,可收納400多個工人就業。

張灣鎮舉辦“百花獎”廣場舞比賽

張灣鎮第七屆農民藝術節正在這裡熱烈舉行。整齊的佇列,優美的動作和造型,讓周邊民眾享受了一道豐美的視覺盛宴。經過評審打分,蔡樓村榮獲牡丹獎,張灣、郭莊、劉莊等7個村莊代表隊分別獲得了月季、桃花、梅花等百花獎項。
張灣鎮共有36支廣場舞隊,分散於全鎮22個行政村。經過近半個月的宣傳發動,組織海選,共有張灣、蔡樓、郭莊等8支廣場舞隊參加比賽。在具體比賽過程中,該鎮有意淡化等級意識,用牡丹、月季、桃花、梅花等百花的名字作為頒獎獎項名字,既照顧了一些落後村的面子,又希冀大家要百花爭艷,取長補短,在繁榮張灣鎮的文藝事業中各顯其能,貢獻力量。
近年來,為了繁榮當地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民眾的文藝水平,鎮裡每年都撥出專款,開展廣場舞、秧歌比賽等民眾性文藝活動。結果,那些得了獎的隊伍興高采烈,而那些沒有得獎的隊伍往往信心大減,影響了民眾性文化活動的開展。張灣鎮黨委政府認為,民眾性文化活動重在參與,重在增強民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既然民眾對評一二三獎有意見,那么就對此進行改革,做到民眾滿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