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溪兜

張溪兜

張溪兜(1904-1937),女,原名張秋玉,福建龍巖東肖鎮溪兜村人。1926年秋天,北伐戰爭的隆隆炮聲震撼著中國大地,龍巖後田村辦起了旨在啟發農民鬥爭意識的平民夜校,張溪兜每天晚上都懷著強烈的求知慾去聽課。她在平民夜校學得了一點文化,懂得了窮人世世代代受苦挨餓,並不是窮人命苦,而是因為階級壓迫和剝削,懂得了窮人要翻身就要團結起來,同壓迫階級鬥爭。不久,她和母親張三姑先後都加入了秘密農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溪兜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省龍巖東肖鎮溪兜村
  • 出生日期:1904
  • 逝世日期:1937
  • 職業:革命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牲別:女
烈士簡介,人物生平,生平事跡,

烈士簡介

192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後田武裝暴動,隨後在家裡建立秘密聯絡點,為游擊隊籌糧送藥,傳遞情報。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任東肖區委委員、後田村黨支部書記,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建立“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瓦解國民黨政權的保甲制度,負責紅軍游擊隊的後勤工作,籌糧食、探情報,組織婦女為紅八團採集中草藥,並在後田村後山搭寮建立被服廠,帶領婦女為紅八團縫製軍裝。1937年初,在與東肖區委書記陳培欽等人召開會議時,被地方民團武裝包圍。分散突圍中為掩護戰友負傷彈盡,毅然捨身取義,時年33歲。

人物生平

張溪兜(1904-1937),女,原名張秋玉,福建省龍巖東肖鎮。1927秋冬之間進入平民夜校學習並加入秘密農會。192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後田武裝暴動,隨後在家裡建立秘密聯絡點,為游擊隊籌糧送藥,傳遞情報。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任東肖區委委員、後田村黨支部書記,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建立“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瓦解國民黨政權的保甲制度,負責紅軍游擊隊的後勤工作,籌糧食、探情報,組織婦女為紅八團採集中草藥,並在後田村後山搭寮建立被服廠,帶領婦女為紅八團縫製軍裝。1937年初,在與東肖區委書記陳培欽等人召開會議時,被地方民團武裝包圍。分散突圍中為掩護戰友負傷彈盡,毅然捨身取義,時年33歲。

生平事跡

張溪兜,清光緒三十年(1904)生。出生35天就被送後田村張三姑家當“等郎妹”,村人稱之“溪兜仔”。民國16年(1927)秋冬間,鄧子恢、郭滴人經常到後田村進行革命活動,辦平民夜校,張溪兜是夜校的第一個女學員。後來成立秘密農會,她又是第一個女會員,積極參加“二五減租”,“抗捐、抗糧”鬥爭。挨家挨戶宣傳“窮人減租是正理的事,不要怕,豪紳地主人少,我們人多,只要我們精誠團結起來,堅決同他們鬥爭,‘二五減租’一定會實現”!動員窮人起來同地主鬥爭。她代表農會當面警告地主:“地租這樣重,農民生活這樣苦,租谷一定要減,如果不減,大家就不交租!大家沒吃的,就到你們家去吃,我們農會可不管”!在農會壓力下,地主被迫接受了減租條件。
民國17年春加入共產黨,是龍巖最早的女黨員之一。她參加後田武裝暴動,帶頭破開“公嘗田”的糧倉,分給無糧和缺糧農民。後田暴動後為游擊隊籌糧送藥,傳遞情報。在一次執行任務時被捕,關押在城內牢獄,受盡酷刑,堅貞不屈。翌年,紅四軍攻打龍巖城,張溪兜被救出獄。民國20年,丈夫被誣為“社會民主黨分子”遭錯殺,自己也被停止組織生活。但她從不消沉,而是繼續堅持革命,直至錯案得到平反改正。
紅軍長征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任後田村黨支部書記,並任東肖區委委員,在後田建立“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瓦解國民黨的保甲制度。負責游擊隊後勤工作,籌糧食、探情報,組織婦女為紅八團採集中草藥,並在後田村後山搭寮建立被服廠,帶領婦女為紅八團制軍裝,籌集大批布料,用僅有的一台縫紉機,在3個月內為紅軍趕製了200多套衣服。游擊隊員感激地說:“當我們部隊遇到困難時,只要找到溪兜姐,總有辦法解決”。
民國26年初,溪兜與東肖區委書記陳培欽等3人,在東肖榴坑被地主武裝民團包圍,三人分散突圍,她被圍困在一牛棚內,萬分危急之際,毅然捨身取義,時年3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