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若(1877——1943),一說是(1879-1949) 。原名國溶、國蓉,號修丞、侑丞。湖北蒲圻人(湖北江陵人)。光緒三年(1877)生,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進士,書畫篆刻精絕。書法,以善書漢隸聞名於時。 1941年為宛平查氏支譜題的書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海若
- 別名:國溶、國蓉
- 籍貫:湖北蒲圻
- 出生日期:1877年
- 逝世日期:1943年
- 號:修丞、侑丞
個人簡歷,個人事跡,個人擅長,個人成就,
個人簡歷
間作人物畫,頗見奇趣,創穎拓,硃砂斑駁,取意碑版,觀之與真拓無異。張海若先生曾任約法會會員,國務院參事。1928年以後居住北京,潛心書畫和金石的研究。民國三十二年(1943)卒,享年67歲。(按後一說1949年卒,張海若先生享年71歲。)
個人事跡
張海若生前,與陳雲誥、郭則沄、陳師曾、齊白石、溥儒、壽石工、金息侯、張志立、傅曾湘、周肇祥、俞陛雲、溥忻、徐鼐霖等金石書畫名流來往密切,多次舉辦展覽,作品遠銷海外。
個人擅長
張海若先生於泰山摩崖石刻《經石峪金剛經》用功最勤,書痕最深,得其神韻。其筆鋒勁健,筆畫森然,意隨筆走,清新古雅,氣度超凡。
個人成就
在保定老年大學曾見過一幅張海若先生的行楷書立軸,民國時期裝裱,保存完好,是他獨特書體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節錄的是漢朝大文學家張衡的《東京賦》,總計四行九十五字。由始及終,筆筆穩健,字字嚴謹,黑白勻衡,方正有嘉。字距和諧,行距略寬。氣韻通貫,章法天成。字型上開下合,意境深遠疏朗。紙上有朱絲欄豎欄框,看上去協調、養眼。落款為“張海若寫張衡東京賦”。款識下方鈐印兩枚,上為長方形“海若原名國溶”,下為正方形“甲辰翰林”(見圖)。
張海若所題寫的匾額,至今保留下來的有北京老字號“森泰茶莊”的匾額題字,於1945年抗戰勝利後題寫;還有北京琉璃廠“松筠閣”店鋪匾額也是他題寫的。2009年12月全國文物普查,在山西省朱楓宸後人朱竟惠的家中,發現一組珍貴的德行金匾、墓志銘和墓碑。其中朱楓宸德行碑,由傅作義撰文,張海若書丹。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張海若還為《舊都文物略》題寫了書名,用的是真泥金,集《衡方碑》字,鈐有“海若集漢碑字”六字印章。他所刻的印章文字是磚文八分,不作篆書。當時在京城,他的名氣很大,書法界稱他為北京著名八分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