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發:男,36歲,中共黨員,廣東省大亞灣水產試驗中心科長。張海發在大亞灣中心長期從事海水魚類繁殖生理、生態研究。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海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廣東省大亞灣水產試驗中心科長。
人物檔案,個人成就,患病期間仍堅持工作,張海發語錄,
人物檔案
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張海發
候選人編號428
他熱愛海洋、熱愛水產,十年如一日,立足海洋水產科研崗位,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特別是在查出患有鼻咽癌後,他仍然矢志不移,以更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巨大熱情投入到自己心愛的海洋水產科研事業中,憑著對水產科研的一腔青春熱血和超人意志,堅持邊乾邊學,不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科研工作任務,還順利完成了博士學業,取得水產養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格。
個人成就
張海發作為一名年輕的水產科研人員,篤學勵志,至今已主持國家海洋公益性科研專項1項,主持國家海洋“863”項目及國家支撐計畫子課題2項,主持省科技計畫項目及省科技興海重大項目7項,參與省部級橫向合作研究項目10多項。他的豐碩科研成果獲得教育部科技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並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多篇。
近年來由張海發主持研發的海水魚類種苗繁育技術和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突破了近二十種海水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石斑魚工廠化健康養殖實現了穩產、高產、產品無公害的目標。這些技術在全國的推廣套用,皆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海水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海發獲得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優秀黨員、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崗位排頭兵、省直機關崗位排頭兵、廣東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省直屬機關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工作者、廣東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患病期間仍堅持工作
尤為可貴的是,張海發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表現出堅強不息、愛崗敬業、樂觀向上,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仍堅持海洋水產科研事業。面對我國水產養殖環境惡化及種質退化嚴重等問題,他以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與同事們一道制定了艱巨的工作目標:用3至5年的時間,研發出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建立工廠化健康養殖模式;再用15至20年的時間,培育出具有優良性狀並能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多倍體石斑魚良種。
用10年時間,把一條5厘米長的石斑魚苗培育成80公斤的親魚(種魚),這就是張海發一輩子要做的幾件像樣的事情之一。可就在他雄心勃勃準備乾一番事業的時候,命運卻給了他一個嚴峻考驗。2002年,張海發被診斷患有早期鼻咽癌,突如其來的“癌症”診斷就如晴天霹靂,把張海發震得手足無措。當時他工作剛剛上手,中心也剛任命他為科研生產部部長,一大堆的科研任務等著他去實施。那年,也是他攻讀博士學位的第一年,他絕不能放下夢想多年的博士學業。
堅強的張海發,一邊積極配合治療,一邊保持與單位和學校的聯繫。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毅樂觀的張海發最終戰勝了病魔。同時,他不僅出色完成自己的科研工作任務,還順利完成了博士學業,取得水產養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格。“2002年到2005年真是特別的辛苦,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在辦公室待到凌晨1點左右。”張海發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當時感覺很茫然,很難受,但就是不能放棄。”
張海發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他主持研發的海水魚類種苗繁育技術和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突破了近20種海水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石斑魚工廠化健康養殖實現了穩產、高產、產品無公害的目標。這些技術在全國推廣套用,並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海水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張海發語錄
“乾我們這一行,沒有一點犧牲精神,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苦,那是絕對不行的。大亞灣是個幹事業的好地方,我無悔自己10年前的選擇,事實證明,我給自己的人生定位是準確的。”張海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