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平(抗戰時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員)

張治平從醫一生,醫道高明,醫德高尚,在當地頗孚眾望。張治平經歷了晚清、民國兩個時代,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反動統治耳聽眼見,極為痛恨。他的家鄉周圍接連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使他的思想逐漸傾向革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治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革命事業,社會評價,

革命事業

張治平從醫一生,醫道高明,醫德高尚,在當地頗孚眾望。張治平經歷了晚清、民國兩個時代,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反動統治耳聽眼見,極為痛恨。他的家鄉周圍接連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使他的思想逐漸傾向革命。1928年,由呂佑乾、許才升等一批共產黨員組織發動了旬邑暴動,處決了國民黨旬邑縣縣長和看守所所長,建立了旬邑縣蘇維埃政權。雖然這次暴動後來慘遭國民黨血腥鎮壓,呂佑乾、許才升等一批共產黨員被殺害,但是這次暴動為陝甘邊地區的人民樹立了革命鬥爭的光輝榜樣。在張治平進步思想的薰染下,他的2個在校讀書的孫子張化民、張化濟都積極參與了旬邑暴動。
1934年11月,國民黨部隊何高團的一個營長帶領部隊來“清剿”,包圍了秋收的民眾,捕走了貧農團長、赤衛軍連長和民眾11人。為了救護被捕的幹部民眾,張治平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只身前往國民黨駐軍及有關方面交涉。經過他的巧言周旋,被捕的幹部民眾全被放回。後掌、陽坡頭一帶是中共陝甘邊南區新正縣管轄的區域,國民黨對這一地域極為重視,稱為“赤匪活動區域”,不斷進行騷擾,常以清查共產黨嫌疑分子為名,亂捕濫抓。處此兇險惡劣的環境,張治平捨生忘死,為掩護革命幹部,保護民眾利益,做了大量工作。同時,他還利用自身特長,為30餘名黨的各級幹部診治過疾病。
張治平為中共陝甘邊南區革命根據地的開創和陝甘邊區革命鬥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1941年,他和蔣南翔、肖軍、周揚等38人被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特聘為參議員。同年11月6日至21日,他在延安參加了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第一次會議;1944年12月4日至19日,在延安參加了第二屆參議會第二次會議。在兩次會上,受到了當時的中央領導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的親切接見。

社會評價

1945年12月5日,張治平在雷莊病逝,享年73歲。新正縣各界在雷莊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有500餘人前往致祭。新正縣政府敬送題有“革命醫師”4字的挽匾以示悼念。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銘,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議長、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高崗及習仲勛等領導送了輓聯,關中分區副專員楊玉亭代表邊區參議會、邊區政府和關中地委、專署主祭。悼詞高度評價了張治平的一生,稱“張先生愛民愛黨,值得每個邊區人民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