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覺華鳥 (新屬) (Juehuaornis gen.nov.)———遼西早白堊世一今鳥型鳥類新發現。
產於中國遼寧凌源早白堊世九佛堂組地層的一件鳥類化石標本。該標本中等大小,具有許多原始今鳥型類的共同衍征; 同時該標本也具有一個區別與其他已知原始今鳥型類的長吻: 吻長超過整個頭骨長的 70%; 前頜骨前端尖而下鉤,向前超出下頜前端,下頜齒骨前端直,僅上頜骨和齒骨上具有牙齒,代表了原始今鳥型類一個新的屬種和一個新的生態類型,因此建立了一個今鳥型類新屬種———張氏覺華鳥 (Juehuaornis zhangi gen.et sp.nov)。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張氏覺華鳥
- 拉丁學名:Juehuaornis zhangi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目: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屬:覺華鳥屬
- 種:張氏覺華鳥
簡介,產地與層位,特徵,敘述,
簡介
張氏覺華鳥,詞源 (Etymology): 屬名 “覺華 (Juehua)”取自遼寧省葫蘆島市覺華島島名的漢語拼音,姓氏取自化石發現者張大勇先生姓氏,該正型標本收藏於該島 “史跡宮”博物館; “ornis”為希臘語 “鳥”。正型標本 (Holotype): SJG 00001 (遼寧省葫蘆島市覺華島史記宮博物館),一件保存在對開的凝灰質粉砂岩石板上的個體,標本輪廓完整,大部分骨骼處於關聯狀態,骨架周圍保留有羽毛印痕。由於保存在對開的石板上,骨塊破損嚴重或部分丟失。
張氏覺華鳥 (Juehuaornis zhangi gen.et sp.nov.)
(左為正型標本,登記號: No. SJG 00001; 右為副模,登記
號: No. SJG 00001A)Fig. 1 Juehuaornis zhangi gen. et sp. nov. (left: holotype,No. SJG 00001; right: Paratype,No. SJG 00001A)
產地與層位
(Type locality and horizon): 遼寧凌源三家子; 早白堊世九佛堂組。
特徵
一個中等大小的原始今鳥型鳥類,前後肢接近等長,吻部長度超過整個頭骨長度的 70%,前頜骨前端尖而下鉤,向前超出下頜前端,並長出下頜,下頜齒骨前端直,僅上頜骨和下頜齒骨上具有牙齒。
敘述
張氏覺華鳥 (新屬、新種)
Juehuaornis zhangi gen. et sp. nov.詞源 (Etymology): 種名 “zhang”,贈譽史跡宮博物館館長張大勇先生。特徵: 種的特徵與屬相同。描述: 頭骨側面暴露,輪廓清晰。吻長,吻尖8 世 界 地 質 第 34 卷到眼眶前緣的長度超過整個頭骨長度的 70%,相似於星海鳥,比其他已知原始今鳥型鳥類明顯長。前上頜骨前緣尖,並且向下彎曲。鼻突長且纖細,上頜骨突由於破損或被覆蓋,其形態以及與上頜骨的連線方式不清。前上頜骨上沒有發現牙齒。外鼻孔大,長度約占吻部長度的 80%。前上頜骨的鼻突構成了外鼻孔上緣的 2/3 部分,鼻骨寬大,前緣清晰保存,向後弧形凹入,構成鼻孔後緣。上頜骨長,構成外鼻孔的下緣。雖然從側面並沒看到牙齒,但在破損處發現內側有牙齒著生。眼眶的輪廓清晰保存,但周圍的骨塊破碎嚴重。淚骨似乎寬,上端向前後擴展,眶後骨似乎呈倒三角形,構成眼眶前後緣。腦顱的輪廓清晰,向上和後隆起,但構成顱部的骨骼破碎嚴重,各骨塊間難以分辨。下頜前部保存較好,後部破損無法辨認。齒骨直,向前端逐漸變窄。象星海鳥一樣,側面具縱向凹槽,內有氣孔排列。齒骨最前端位置較前上頜骨後縮,上緣直,下緣稍向上收。這種前上頜骨前緣尖而下彎,齒骨前端直而後縮的吻尖,不同於所有已知的原始今鳥型鳥類。齒骨從側面可見密集著生有多枚小的牙齒區別於星海鳥、叉尾鳥 、古喙鳥、長脛鳥 、紅山鳥 ,它們的上下頜均無齒。從前到後脊椎相互間關聯保存,但由於各椎體表面破損,椎體的連線方式無法確定。頸椎與頭顱的後腹部接觸,椎體長度由前向後有加長的趨勢,中部椎體的長約為寬的 2 倍,而叉尾鳥的前部頸椎較後部更長,且長寬近等長。在頸椎上可見短的橫突和與其相關節的細小的頸肋。由於前部頸椎被尺骨和橈骨覆蓋,除寰椎和樞椎外,暴露的頸椎數量為 9 枚。從被保存的個別背椎看,背椎可能為前凸後凹型,估計有 9 枚,每枚的長度較頸椎短。薦椎主要保存在副模上,背面暴露,彼此形成癒合薦椎。雖破損較為嚴重,但根據橫突判斷癒合薦椎大約有 12 枚椎體組成,這一數目與大多數今鳥型鳥類相似。最後端的橫突明顯的粗而長。尾椎總長度大約略長於癒合薦椎。像其他已知原始今鳥型鳥類一樣椎體短小,末端椎體癒合形成短的尾綜骨。但自由尾椎和組成尾綜骨的尾椎數量難以確定。標本保存有胸肋和腹膜肋,肋骨鉤狀突是否存在不能判斷。肩帶各骨骼相互關聯保存,但因各骨骼破損嚴重,彼此關節的細節沒有保存。像大多數今鳥型鳥類一樣,肩胛骨側扁,長而彎曲,肩峰突短而鈍圓; 叉骨 “U”字形,鎖骨支近端變尖,遠端接合處最寬,但沒有結節或突起,區別於紅山鳥、叉尾鳥,後兩者叉骨 “V”字形,具較短叉骨突。星海鳥與已知的反鳥一樣,具有一個 “Y”字形叉骨。烏喙骨上半部呈棒狀,下半部近三角型板狀; 烏喙骨高約為胸骨關節面寬的 2 倍。烏喙骨頂端向內彎,前烏喙骨突發育,三骨孔被保存,外側緣直或稍內凹。胸骨保存不完整,較為寬闊,前緣弧形,但中部似乎更向前凸,後緣的整體輪廓不清晰。龍骨突起於胸骨前緣,後緣具有劍突和側後突,側後突的末端似乎扇狀膨大。前肢粗壯。肱骨近端近 2/5 部分彎曲; 三角脊突發達,延伸於肱骨近端彎曲部分的背緣,與大多數已知的原始今鳥型鳥類相似,而食魚鳥短於1/3。像在叉尾鳥上一樣,三角脊突的後緣向背側明顯凸起,已知原始今鳥型鳥類的這部分相對較平。像大多數已知的原始今鳥型鳥類一樣,尺、橈骨明顯長於肱骨,而天宇鳥尺骨與肱骨近等長。尺骨向後拱,橈骨直,較尺骨細。橈側腕骨楔形,與橈骨和腕掌骨的關節面稍內凹; 尺側腕骨的形態未能辨別,似乎比橈側腕骨小。半月型腕骨位於第II、III 掌骨的近端,與第 II、III 掌骨癒合。第 II、III 掌骨等長,前者直而粗,後者向後拱曲且細,前者的寬度約為後者的 2 倍。兩骨塊在遠端相互癒合,骨間縫隙較窄。第 I 掌骨短,不到第 II 掌骨長的 1/5,它的近端與第 II 掌骨側面癒合,伸肌突略微突起。指式為 2 -3 -2 -0 -0。第 I 指第 1 節細長,稍彎曲; 第 2 節為大而稍彎曲的爪,長度接近第 1 指節的 1/2。與叉尾鳥相似,第 I 指延伸沒有超過第 II 掌骨的遠端,而食魚鳥、天宇鳥 的第 I 指相對較長。與大多數今鳥型鳥類一樣,第II 指第 1 節粗壯,後緣向後凸出,而在叉尾鳥上未見有此特徵; 第 2 節突然變細,長於第 1 指節,但略短於第 I -1 指節; 第 3 指節為爪,較第 I指爪明顯小。第 III 指第1 節短而細,大約為第 I -1 節的一半長,第 2 節極為退化,為一小的骨刺。在食魚鳥和天宇鳥 第 III 指也保留有兩個指節。腰帶各組成部分處於相互關節狀態,但各骨塊有不同程度破損。髂骨髖臼之前的部分寬長。恥骨9 第1 期 王任飛 王岩等: 覺華鳥(新屬)(Juehuaornis gen. nov. )———遼西早白堊世一今鳥型鳥類新發現長,棒狀,向後彎曲,後端 1/4 側扁,末端膨大形成小的恥骨腳,意味著左右恥骨在後端 1/4 處彼此貼在一起。坐骨側扁,長度不及恥骨的一半,向後逐漸變尖。後肢接近於前肢長,而紅山鳥、長脛鳥 、天宇鳥的後肢相對較長,燕鳥 、古喙鳥 、建昌鳥、食魚鳥 的後肢相對較短。股骨稍向前拱曲,股骨頭和頸發育。脛骨直,長度約為股骨的 1. 5 倍。該值在長脛鳥為 1. 54。脛骨遠端與近端跗骨似乎並沒有完全融合。腓骨細尖,超出脛骨長的一半。第 II - IV 蹠骨近端不僅與遠端跗骨癒合,而且彼此相互癒合; 遠端彼此貼緊,但由於表面破碎,不能確定是否相互癒合。在第 II - IV蹠骨中,第 III 蹠骨最長,IV 次之,II 最短,而 IV的遠端關節最窄。第 I 蹠骨 “L”型彎曲,附著在第 II 蹠骨遠端內側較高的位置。趾式為 2 -3 -4 -5 -0,第 I 趾反轉,位置較高。第 III 趾最長。II—IV 趾的各趾節由近端向遠端依次變短,最遠端的趾爪短,略彎曲。在標本骨骼的周圍廣泛地保存了羽毛印痕,但羽毛的結構細節沒能保存。從羽毛印痕可以看出體表被有短的羽毛,前肢由長的羽毛形成翼,尾椎骨後面有多枚長的尾羽呈扇形排列。2 討論新標本薦椎彼此癒合形成癒合薦椎,腕骨和掌骨前後癒合成腕掌骨,但脛骨遠端與近端跗骨似乎並沒有完全癒合,意味著它是一個骨骼發育接近成熟的亞成體。標本具有今鳥型鳥類的共同衍征,如: 薦椎數量多達 12 枚; 尾綜骨短小; 肩胛骨長而彎曲; 叉骨 U 字形,無下突; 烏喙骨的前烏喙骨突發育,外側緣內凹; 胸骨龍骨突貫穿胸骨長軸; 腕掌骨前後癒合; 第 II 指第 1 節向後擴展等,表明它屬於今鳥型鳥類。該鳥類具有區別於其他已知今鳥型鳥類的特徵: 中等大小,前後肢近等長,吻部長度超過整個頭骨長度的 70%,前頜骨前端尖而下鉤,向前超出下頜前端,而下頜齒骨前端直,僅上頜骨和下頜齒骨上具有牙齒等。如此長的吻在原始今鳥型鳥類中為首次報導,代表了今鳥型鳥類的一個新的屬種和白堊紀早期今鳥型鳥類演化中的一個新的生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