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岩,(1899-1962),字松山。遼寧省法庫人。1915年考入奉天南滿醫學堂本科,修業六年。1920年畢業後,曾在瀋陽、長春、撫順地區鐵路醫院任外科醫生。1929年1月應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教務長李希珍的邀請,來哈任東省特別區市立醫院醫務長、外科主任,兼哈爾濱醫專外科教授。同年9月,任哈爾濱市立醫院院長。他在任期間,把一個原由白俄經營的僅有4個科的小醫院發展成為哈爾濱最大的綜合性醫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柏岩
- 出生日期:1899
- 逝世日期:1962
- 字號:字松山
人物簡介,救治英雄,參加革命,
人物簡介
1935年冬,抗日英雄趙一曼被日寇送進市立醫院監護治療槍傷。他十分同情和敬佩這位女英雄,採取保護療法,親自給趙一曼打針、換藥,指導護理,過問飲食營養,經過三個月精心治療傷勢顯著好轉。後趙一曼在護士和看守警察的幫助下逃走失敗被殺。使他更加痛恨日本侵略者。激於民族之大義,不願與日本人共事。後來,斷然辭去市立醫院職務,自己開辦松山外科醫院,為老百姓治病。日本投降後,參加醫科大學護校活動,被推選為學校維持委員會主任,這個職務實際就是哈醫大的校長。
1946年4月哈爾濱解放後,任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衛生局局長兼自然科學院醫學系教授,其後在防疫、幹部醫療保健、帶領醫療隊搶救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傷員等方面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1955年任哈爾濱副市長,分管衛生醫療和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1958年哈爾濱市被評為"全國愛國衛生先進城市",受到國務院的表彰和獎勵。他還曾被選為哈爾濱市人民代表,省政協常委,省民盟副主委,市政協副主席,市民盟主任委員。1962年12月3日,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
在哈爾濱市政府任職期間,張柏岩把全部智慧和精力獻給了哈爾濱市的衛生醫療事業,為哈爾濱市人民的健康和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民主黨派哈爾濱市委的負責人,張柏岩領導民盟盟員,積極參政議政,推進了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制度的落實,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做出了貢獻。
救治英雄
每當漫步在南崗一曼街,看到哈醫大一院製劑室那座小房子,就會想起抗日英雄趙一曼烈士。小房子曾是趙一曼烈士被捕後治傷的地方。1935年11月23日,東北抗聯三軍二團政委趙一曼同志為了掩護戰友而受傷被捕。5天后被押送到哈爾濱,敵人為從她口中了解到東北抗聯的情況,便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治療槍傷。 這所小房子當時屬於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為趙一曼治傷的主治醫師就是被稱為“張一刀”的著名外科大夫張柏岩。 張柏岩在擔任趙一曼的主治醫師時,雖然不知道趙一曼的身份,但猜到了趙一曼是抗日誌士。出於敬仰,他對趙一曼進行了精心治療,親自動手為她打針換藥,並要求給她提高飲食質量。他用保守治療的方法保住了趙一曼的傷腿。當他看到傷勢好轉的趙一曼又被拷打得遍體鱗傷、不省人事時,異常憤慨,對日本鬼子說:“叫我治就別打,要打就別叫我治,剛治好又打壞了,將來治不好誰負責?”在他的保護下,敵人在治療期間,沒有再拷打趙一曼。趙一曼的傷勢得到了好轉。後來,趙一曼試圖在護士韓勇義、偽警察董憲勛的協助下逃走,但未獲成功。趙一曼被敵人抓回後,不久就英勇就義。董憲勛被抓回後,遭受刑訊逼供,最終死於獄中。韓勇義也慘遭折磨,並被判了4個月的徒刑。 張柏岩在聽到趙一曼死去的訊息後,異常悲痛,憤然辭去了市立醫院的職務,在道外開辦了一家名叫松山的診所。
參加革命
哈爾濱解放後,張柏岩停辦了診所,參加了革命工作,不久即被任命為哈爾濱解放後第一任市衛生局局長併兼自然科學院醫學系教授。他十分珍惜黨和人民對他的信任,非常好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各項工作任務。1946年9月,在平房地區發生鼠疫時,張柏岩親自到疫區領導防疫工作。他說:“黨沒有把我當外人,在關鍵時刻,自己也要像黨員那樣為人民服務,不怕苦不怕死。”遼瀋戰役時,張柏岩親自帶領戰地醫療隊赴前線救護傷病員,他們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做了2400多例手術。 1955年,張柏岩出任哈爾濱市副市長,主管全市醫療衛生事業和教育工作。當時的哈爾濱市民經常可以看到他奔走於愛國衛生第一線,深入到城鄉各地督促檢查工作的身影。經過他的努力,哈爾濱多次在東北三省衛生聯檢中名列前茅。1958年,哈爾濱被中央愛衛會授予“衛生城”的光榮稱號,張柏岩以市愛衛會副主任的身份代表呂其恩市長赴京接受周總理的表彰。 張柏岩膝下有7個子女,老伴沒有工作,家庭住房很緊張,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但他從不以權謀私,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他經常對子女講,“不要以為有個副市長的爸爸就該比別人優越。”親朋好友求他安排工作,他的原則是“來管吃住,走管路費”,至於找工作,他會幽默地說:“沒有人丟工作,我怎么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