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清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法家刻字藝術研究會委員和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有清
- 國籍:中國
- 職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法家刻字藝術研究會委員和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畢業院校:不詳
任職,評價,
任職
張有清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法家刻字藝術研究會委員和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張有清先生的書藝,成就斐然。他的作品入選全國第三、四屆書法展,世界和平書法展,以及全國中青年一、二、三四屆書法展,多次參加中日、中新、中韓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並且在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歐洲多次舉辦書展和講學。特別是他的“簡書”藝術受到了日本書法界和愛好者極大的關注和歡迎。
評價
張有清先生的書法,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屬於“傳統功力派”。以“師古人”來說,他的隸書有《曹全》之遒勁、《華山》之華貴、《張遷》之雄強,也有些《石門》之縱逸;他的魏楷,顯然得益於《龍門》之“陽”、《張玄》之“陰”、《張猛龍》之“變”。談古人之風,張有清先生無不如數家珍。按一般經驗,沒有百餘碑帖的浸淫是難成其就的。從“法自然”來說,他登泰山、謁曲阜,徘徊於洛陽古城,往返於南京舊都;赴黃山得觀蒼茫雲海之奇變,臨華岳以見峭嶺雄峰之崢嶸。樹十年嘔心於書藝,鍛造出他用筆方圓兼備,剛柔相合;結體端莊華貴,生動自然的特點。不刻意求變而變在其中,不執著於法度而法度不失,融嚴謹於寬博,化險奇於平和。
張有清先生又是一位不拘成法的探索者。當他的漢隸、魏揩有所成就的時候,他又對“漢簡”藝術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研究,並且在書法作品的表現形式上也進行了摸索實驗。當他用灰墨刷出“竹痕”,以“簡書”書寫的作品問世時,曾招致一些非議。但他的執著終有回報。一九九九年四月,他用“簡書”書體書字在竹簡上的《孫子兵法》出版,再現了“兵書”原貌,國家圖書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和國家有關領導人都有收藏,他也因此得到了“中國簡書第一人”的美譽。張有清先生又在摸索新的表現方法——在書法作品上覆以色條色塊,這種帶有唐風古韻,又有西趣新情的作品,在其赴法交流和北京的個人展上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取得了初步成功。
張有清先生的書法信條是“繼承、繼承、再繼承”。他認為“在書法藝術上,1+1+1這樣反覆相加,所得不是2、不是3,而可能是0.1,甚至於是0.01。”筆者對此深以為然。中國書藝有幾千年的歷史,從象形文字到今天的文字元號,圓如篆、扁如隸、放縱如草、流美如行、端莊如揩各有情韻;長如歐、方如顏、雄逸如摩惡、纖巧如經卷各具風姿。書法藝術有如浩蕩之汪洋,其注有長江大河,也有旁支細流,在江河入海途中也有湖泊和沼澤。不知過去的先賢們創造過什麼,淘汰過什麼,必然會有錯把沼澤作湖泊,誤認小井為大河和危險。在書藝途中,一些人身陷泥潭而不自知,在高奏著創新的激越時卻被腐朽的深滓滅頂不也委實可憐嗎?“風”有“雌”、“雄”,格有“雅”、“俗”,不是有了“個別”就能“行世”、“傳世”的。所以張先生“0.1之得”已經很志若鴻鵠且難能可貴的了。
張有清先生又是一位書法藝術界的活動家,一直在關注和積極從事著書法教育、交流和競賽組織等活動,擔任著很多社會職務,可謂書壇之中堅力量。張先生生年近“耳順”,願他不附心於形役之途為中國書法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