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簡歷,個人經歷,個人成就,發展平爐煉鋼,建立並開展鋼鐵研究,含銅鋼的開拓者,推進技術,貢獻餘熱,主要論著,
人物簡介
張春銘,煉鋼專家。江蘇南京人。1938年畢業於四川合川國立二中,1942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即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礦冶系。曾任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副工程師。建國後,歷任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廠長助理,武漢鋼鐵公司鋼鐵研究所所長、公司總工程師、副經理,中國金屬學會第三、四屆常務理事。負責建立了快速煉鋼熱工制度。領導研製成功含銅低合金鋼。在武鋼1.7米軋機上,領導生產出含銅低合金薄鋼板。
人物簡歷
1919年7月16日 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
1939~1942年 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礦冶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42~1943年 任四川重慶中國興業公司煉鋼部公務員。
1944~1946年 任四川綦江電化冶煉廠煉鋼廠助理工程師。
1946~1952年 任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副工程師、技術處工程師。
1952~1958年 任鞍山鋼鐵公司冶金研究室主任、鋼鐵研究所所長。
1958~1982年 任武漢鋼鐵公司鋼鐵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公司總工程師、副經理,兼鋼鐵研究所所長、職工大學校長。
1983年 任武漢鋼鐵公司顧問。
個人經歷
張春銘,1919年7月14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家境清貧,依靠兄長資助上學。1934年考進省立南京中學學習。1937年秋,日本侵略軍侵占滬寧,他不甘受蹂躪,遂離寧西上,是年冬,與集結武漢的流亡學生同舟入川,進國立第二中學。1938年畢業後,張春銘考入重慶大學,在重慶大轟炸中,坐視日機輪番轟炸而束手無策,立志要多生產鋼鐵以加強國防。於是,他發憤攻讀,1939年轉學播遷到貴州的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攻讀礦冶,唐院為當時全國頂尖工科學府,茅以升為時任院長,礦冶系擁有何杰、王鈞豪、王叔海等知名教授。 1942年張春銘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到重慶中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今重慶鋼鐵公司第三煉鋼廠前身)工作。中國興業公司是抗戰時期官商合辦的最大鋼鐵聯合企業。該公司新建的10噸平爐行將投產之際,太平洋戰事發生,海運斷絕,原向國外訂購的物資器材,無法運到,只好以燒結白雲石代替鎂砂打結爐床,用泡砂石代替矽磚砌築爐頂,用發生爐煤氣作燃料,設備是較落後的。1942年12月開爐後,生產全由人工操作:沒有裝料機,靠工人推料入爐;沒有檢測儀表,憑肉眼觀察估計鋼水溫度;沒有快速分析設備,根據鋼水火花和結膜情況辨別錳、碳含量;沒有氧氣,仗工人打釺捅開口出鋼。當時沒有煉鋼技術人員,僅有一位年高體弱的高級顧問吳健(原漢冶萍公司漢陽鐵廠廠長),煉鋼生產主要靠漢陽鐵廠西遷時幾位來川的年逾花甲的老工人進行指導。張春銘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煉鋼工作的。他一面虛心向余永安、張春元等老師傅學習煉鋼操作,另一方面經過自己的悉心鑽研、深入實際使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而後有所升華。
1944年,張春銘受聘到綦江電化冶煉廠煉鋼廠(今重慶鋼鐵公司第四煉鋼廠前身)任助理工程師,參加當時後方最大的15噸平爐的修建、開爐和生產,直到抗戰勝利。
1946年,張春銘被調到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工作,任副工程師。日本投降時,鞍鋼所有的12座100噸平爐全部停產。南京國民政府接收後,只修復了2座,但由於供煤困難,只有1座勉強生產。鞍山解放後,鞍鋼的6座平爐很快全部恢復了生產。張春銘參加了平爐的修復和生產,經受了大平爐作業的鍛鍊,其才能得到了進一步施展。其後,他被調到公司技術處工作,任工程師。
1952年,鞍鋼率先在國內鋼鐵企業中建立了研究機構,張春銘被調任冶金研究室主任、鋼鐵研究所副所長,著重研究鋼的品種質量,促進了生產技術的發展。1956年冶金部推廣鞍鋼經驗,在“向科學進軍”中許多鋼鐵企業相繼建立起科研機構。
1958年,張春銘被調到武漢鋼鐵公司,歷任鋼鐵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公司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兼鋼鐵研究所所長,職工大學校長等職。在這段時間中,他為解決鋼中含銅,一米七軋機正常投產等難題,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3年,張春銘患癌症,手術後,退居二線,任武漢鋼鐵公司顧問,但他不顧身體羸弱,仍日夜為武鋼的進步和為祖國鋼鐵工業的發展,不遺餘力地工作。
張春銘非常熱心於學術民眾團體的工作,他曾被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科協第二、第三屆副主席,武漢市科協第二、第三屆副主席,中國金屬學會第三、第四屆常務理事、榮譽會員,湖北省金屬學會第三、第四屆副理事長,武漢市離退休科技工作者協會第一、第二屆副理事長。
個人成就
發展平爐煉鋼
不高。1949年後,中國鋼鐵工業迅速發展,為張春銘提供了施展才智的廣闊舞台。 鞍鋼第一煉鋼廠原有平爐6座,預備精煉爐3座。當時鐵水含矽過高,在進平爐冶煉前,必須先進預備精煉爐降矽。1951年,鞍鋼煉鐵廠試煉低矽制鋼鐵成功,把制鋼鐵中的矽由1%以上降到0.6%~0.9%。張春銘便與劉嘉禾一起,在煉鋼廠不停產的條件下,將3座預備精煉爐及時改造成平爐,使煉鋼爐由6座增為9座,提高生產能力50%。當時,中國技術幹部缺乏大平爐實踐經驗,由兩個留用的日本技師指導生產。組織上調張春銘與日本技師組成三班,在他的精心指導下,他所在的乙班快速煉鋼爐數和質量合格率都超過日本技師指導的甲班和丙班。
張春銘在生產實踐中,深感平爐燃燒不完全,以致爐子壽命短,冶煉時間長,燃料消耗大,是煉鋼的一大問題,就決心擺脫中國憑經驗調節平爐燃燒的傳統。他通過研究試驗,制訂出中國第一個平爐熱工制度,增產達10%以上。同時在邵象華的指導下,修訂煉鋼操作規程,又增產10%以上。為了推廣熱工制度和貫徹操作規程,鞍山市委書記和市工會主席親自組織“技術表演”。50年代初,鞍鋼就重視身教勝於言教而舉行技術表演,這在全國是首創。技術表演中,張春銘每天在一座平爐上表演煉一爐鋼,讓先進的技術操作當場見效,使9座平爐都從12~14小時煉一爐鋼,縮短到10小時左右。從而新的規章制度順利地在生產中得到推廣。
建立並開展鋼鐵研究
鋼經過三年恢復,鋼鐵生產走上正軌,蘇聯專家於1952年建議成立科研機構。當年10月鞍鋼建立了冶金研究室,公司調張春銘任冶金研究室主任。這是中國冶金企業創辦的第一所研究機構。研究室成立後,先成立了煉鋼、軋鋼和金相熱處理3個專業研究室,開展鋼鐵研究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蘇聯援助中國建設156項工程,其中有鞍鋼三大工程,即7號高爐、無縫鋼管廠及薄板廠。1952年11月7日深夜,氣溫驟降,在建的薄板廠和無縫鋼管廠的廠房結構突然多處斷裂。當時赫魯雪夫約定要於1953年訪問中國時視察鞍鋼三大工程,這一重大事故不僅驚動了公司內外,還驚動了黨中央和毛主席。但其破壞原因,中外專家都難理解,提不出對策。電請蘇聯列寧格勒設計院覆核設計,也未找出原因。當時冶金研究室成立還不到一個月,為尋求解決辦法,張春銘遂與蘇聯專家羅國仁同赴哈爾濱工業大學求教,在與一位焊接專家討論時,根據11月7日深夜驟冷情況,專家建議分析鋼中碳當量。張春銘回廠後,復驗了鋼的化學成分和金相組織,發現斷裂構件中的碳當量都超過焊接允許值。原因是當時鞍鋼廠房結構鋼材是根據蘇聯國家標準(POCT)按強度要求供應的,鋼中碳含量高,使碳當量超過了焊接允許值,遇到嚴寒就脆裂了。張春銘遂組織冶金研究室協助生產廠進行試驗,重新調整鋼的成分,提高鋼的質量,改善軋鋼工藝和軋後冷卻技術,生產出力學性能完全合乎要求的鋼板。保證了“三大工程”按期投產,實現了赫魯雪夫的視察計畫,讓黨中央、毛主席放了心。
繼上述提高鋼板力學性能的研究之後,為滿足大口徑炮彈技術要求,張春銘根據蘇聯專家羅國仁的建議,在“55號”炮彈鋼基礎上研究改進為“55錳炮彈鋼”。煉鋼研究室還通過解剖鋼錠,研究鋼錠組織結構來提高鋼的質量,這是國內首次深入到從鋼錠結構來研究鋼的質量,從而設計出新型鋼錠模,從根本上消除了二次縮孔、滴狀偏析和白點缺陷,確保了炮彈鋼的質量,並製成了蘇式122榴彈、427式102火箭炮榴彈和美式105榴彈,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
冶金研究室在改進鋼質量方面,還克服了難度較大的重軌鋼“內裂”缺陷;改善了車軸鋼的表面質量;研究出無縫鋼管荒管變徑對鋼管“外析”、“發紋”缺陷的影響和防止方法;研究出先進的重軌鋼軌頭淬火制度,提高了軌頭壽命。此外,煉鋼室在民主德國孔歇爾教授指導下結合中國資源研製ST52鋼代替30Ti鋼製造汽車大梁,不但解決了當時汽車用鋼立足國內的問題,還為中國發展低合金鋼邁出了一步;創造了平爐爐底快速燒結法代替蘇聯的厚層燒結,既縮短了燒結時間,又提高了使用壽命;耐火材料室為解決中國缺少鉻礦資源問題,製造出結合中國資源的耐崩裂性的鎂鋁磚,結束了中國鹼性平爐用酸性爐頂的歷史;鑄造室試製大型球墨鑄鐵軋輥代替鍛鋼軋輥,首次套用於1100初軋機上,開創了世界先例。
冶金研究室隨著生產發展,從當初3個專業研究室先後發展為選礦、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孔型設計、鑄造、耐火材料、金相熱處理、金屬防腐蝕等14個專業研究室。鞍鋼復工階段,技術水平低、產量少、質量差,成立科研機構後,經過幾年的努力,品種質量就取得顯著進步。
冶金部於1955年召開全國冶金會議,要求張春銘在大會作總結科研經驗匯報,會上決定自1956年起各廠礦成立科研機構。在向科學進軍的1956年,張春銘獲得全國冶金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
張春銘對冶金企業建立研究機構的指導思想是以“研”為主。要勇於探索未知,不要墨守成規,要不斷創新,不走老路。他不贊成企業的研究工作混同於生產、技術和技術監督部門的管理工作。研究的內容他強調以研究產品質量為主;在研究方法上則要堅持聯合協作,他的這些思想得到了冶金部領導充分肯定。1961年他和雷天壯受冶金部黨組委託起草的《冶金系統鋼鐵企業科研工作十八條意見》中明確體現了以“研”為主的思想,並經冶金部黨組審批頒布試行。
含銅鋼的開拓者
大冶鐵礦含銅,選礦後,鋼中殘存銅超過允許值0.30%的仍達92%~98%,個別含銅量高達0.71%~0.85%。加熱時鋼中熔銅向晶粒邊界液析,削弱晶粒間結合力,壓力加工後鋼材表面發裂,不能使用。冶金部為使武鋼不停產,放寬含銅量到0.40%,但不許作重要用途。一個鋼鐵基地生產的鋼不能作重要用途,是對冶金界的嚴重挑戰。國外文獻都把鋼中銅視同“瘟疫”,“禍害”。武鋼鋼研所於1958年成立後,科研人員在張春銘的組織帶領下,精心研究,決心要變害為利。張春銘發表的《武鋼含銅鋼研究的方向》、《武鋼含銅低合金鋼發展方向》兩篇文章,得到冶金工業部、國家計委、國家科委的重視和支持。在全國含銅鋼研究計畫協調會上,到會各單位都表示要大力協作,鞍鋼、重鋼、上鋼在武鋼軋鋼廠投產前代為開坯軋材,鐵道、交通、輕工、一機等部提供條件作模擬實驗和實物使用試驗,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及其他部門研究院所以及高等院校也都給予積極配合,形成了一個全國性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協作網,展開一場科研攻堅戰。國家計委、科委在“武鋼含銅鋼在全國泛濫成災”聲浪中幾次三番派人來調查了解,確信含銅鋼有研究的必要。國家科委張有萱副主任專程來視察,經研究決定撥專款在武鋼建立中國第一個含銅鋼試驗基地,並將含銅鋼列為國家研究課題,編入1963~1972年國家十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指定張春銘為課題負責人。 研究銅鋼的加工性、焊接性、控制加熱速度防止熔銅在晶界液析的同時,為了含銅鋼能用在重要用途上,就以含銅鋼軌作為突破點進行試驗。鐵路運輸關係生命財產,如能安全通過,就可突破不能用於重要用途的禁令。經過調查,發現邢台、鐵山兩處車站還鋪有清朝漢冶萍公司生產的鋼軌,經化驗分析該軌成分中都含銅,用了幾十年,不但安全,耐腐蝕性比不含銅的還高一至數倍,耐磨損性也高得多。鐵道部驗證後,同意用含銅鋼軌鋪鐵路作試驗,結果十分滿意。1969年中國與坦尚尼亞、尚比亞簽訂建設坦贊鐵路協定,周恩來總理十分關心,要求“在技術上高於一般水平”。鐵道部鑒於當地炎熱、潮濕、腐蝕嚴重,特選武鋼的錳矽銅鋼軌用在中國最大一項援外工程上,鐵路總長2180公里,全是含銅合金鋼軌,現已安全運行了20多年。
含銅鋼突破不能作重要用途的禁令後,鐵道部不但歡迎含銅鋼軌,還願自帶銅來生產含銅鋼板,用以製造車廂,其壽命由於耐腐蝕性能好,使用年限從6年延長到12年甚至18年以上。為進一步研究含銅鋼耐腐蝕性,鋼研所聯合鐵道科學研究院等單位進行露天曝曬試驗,在全國不同大氣條件下,南方潮濕地區,北方風沙乾燥地區,東部海洋地區,西部露霧地區,在大氣潔淨的農村,污染嚴重的工廠,陰暗潮濕的隧道,風吹雨打雪壓的橋樑,以及陡坡急彎處建立了10個曝曬場,試驗了5~15年。“文化大革命”中也未間斷,為中國大氣腐蝕研究提供了一套珍貴的文獻資料。含銅鋼研究的成果,不但用於製造鋼軌,車輛船舶、石油井架、廣播電視塔和高壓容器,還建成了黃河大橋、枝江大橋和遠洋巨輪,中國的第一艘飛彈驅逐艦和多艘大中型潛水艇的耐壓殼體,以及第一、二代坦克,水運坦克和各類裝甲車,也都是用含銅鋼製作的。研究開發含銅鋼20多年,截至1981年底共研製開發含銅鋼、含銅合金鋼65個,生產300多萬噸,研究試驗的報告論文僅編入含銅鋼文集、譯文集的就約有200萬字,拍攝過一集含銅鋼紀錄片,參加過多次科研成果展覽會,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但更大的收穫是通過含銅鋼研究,培養出了一批學術帶頭人。這批人才現在分別在祖國各地,正在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奉獻。
推進技術
一米七軋機系統工程的技術之新,當時在中國鋼鐵界是前所未有的。技術特點是三高:
1.速度高--熱連軋機最高速度每秒23.2米,相當於每小時84公里,冷軋每秒31米,相當於每小時112公
里。
2.質量高——成品公差小,表面光潔度高,熱軋板精度士50微米,比一根頭髮絲還細,冷軋板精度士5微米,僅為一根頭髮絲的1/16。
3.自動化程度高--對產品厚度、寬度、長度和工藝各處的溫度,軋制節奏、張力、傳動速度都用自動儀表檢測,由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冶金部鑒於其技術複雜,早在簽訂契約的1974年,就多次指出,一米七生產準備工作難度大於建設,必須抓早抓好,所以引進契約一簽字就成立生產準備組,由張春銘分工負責生產技術。生產準備的第一件頭等大事,又是含銅鋼的問題,日本提出鋼中含銅超過0.01%不能軋矽鋼片,聯邦德國提出超過0.06%不能生產鍍錫板。一米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項工程,建成後不能軋武鋼自產的鋼,豈不貽笑國內外。他們組織全國有關院所、大學、工廠針對國外專家意見研究試驗,經過幾年實驗室實驗和中間試驗,矽鋼含銅從0.01%試到0.72%,軋成矽鋼片既未發生加工脆化,而且磁感好。從而得出“武鋼的鋼完全可以生產高牌號冷軋矽鋼片”的結論。新日鐵發明HIB矽鋼專利的博士在矽鋼廠投產後的實物面前表示:“含銅鋼中國人有研究,有經驗。”德國蒂森廠鋼質量專家曾拿出德國A.T.N.標準說“含銅鋼不行,有標準為證。”但試驗結果證明武鋼含銅鋼不但鍍出質量良好的鍍錫板,而且在全國幾十個地區分別裝了十幾個品種的罐頭,按品種特性在1~2年的貯藏期間,每月開罐檢查一次,食品色香味及觀感質量、罐壁腐蝕程度與各種技術指標都很好。此外,銅對酸性大的水果以及對罐頭外壁的塗印都更具適應性,德國專家再不提A.T.N.標準,而樂意用武鋼含銅鋼鍍錫了。不但一米七軋機軋制所用的鋼是武鋼自產的含銅鋼,而且不能生產的原材料也從生產準備起就開始邁向國產化。一米七引進的生產添加物種類多,要求高。矽鋼7種添加物,耐火材料25個品種,軋制工藝油5類,潤滑油脂269種,水質穩定劑多種、專用紙十幾種,以及鍍錫添加劑,矽鋼氧化鎂塗劑等大部分都要組織科學院研究所和院校、工廠協作。為早日實現國產化,國外技術資料一到就開始進行技術攻關,通過剖析、研究、試製直到生產。技術資料的翻譯、複製、學習、運用等的工作量極大,要翻譯的有2600萬字,專職翻譯200餘人,還不算兼職的,複印的紙達50噸。其中231項專利,217項技術標準,300~400項規程,都要組織學習以便吸收、消化、掌握和運用。公司科協和金屬學會在協助學習上做了大量工作。
為了保證一米七產品高質量,決定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讓一米七現代化軋機遷就武鋼50年代的技術水平,要用一米七的70年代技術水平帶動武鋼生產技術全面提高。從日本引進的設備,產品要按日本標準考核,從聯邦德國引進的要按聯邦德國標準考核,但不生搬硬套,而是從實際出發,要通過努力能夠達到標準。軋機是引進的先進設備,產品要達到國外標準,關鍵在於提高鋼的質量。因此,根據國外標準要求,編制武鋼的鋼號、成分和性能指標。試生產由易到難,先煉普通碳素鋼,再煉深沖鋼和超深沖鋼,最後煉矽鋼和低合金鋼。煉鋼在採用相應的新技術的同時,還要加強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採用現代化的檢驗測試技術,不合乎質量要求的就判作廢品。這樣保證了一米七系統各廠和車間順利投料試生產成功,但廢品還較多。煉鋼廠擬要求上級放寬要求,張春銘說:“除非免了我的職,不能放寬要求”。一米七的生產是從這樣高標準、嚴要求開端的,從而在消化吸收國外新技術中造就了武鋼一支高水平的技術隊伍,從整體上提高了武鋼職工隊伍的素質,保證了一米七的順利生產。
貢獻餘熱
張春銘在癌症手術後任武鋼技術顧問時說:“由年輕的經理管日常生產,我們則要慎重對待武鋼長遠規劃,必須縝密思考。”1983年以後,他在武鋼經濟技術研究中心主要致力於以下幾件事。 1.搞好綜合平衡,增產鋼材滿足一米七需要。
早在1974年一米七簽訂契約時,張春銘向冶金部提出一米七軋機“鋼從何處來”的問題。之後,他又寫信給國家計委,但剛要研究解決,又因“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運動耽擱了下來。1976年武鋼組織百餘人以一米七為中心編制十年發展規劃,1977~1978年為實現該計畫,張春銘與日本、美國、聯邦德國等十幾個代表團談判了18次,與美鋼聯談了3次,編制了兩本《煉鋼技術改造方案》。為此,冶金部部長和張春銘都先後赴美考察,但簽訂協定前夕又遇上批判“洋躍進”,擱了下來。1983年張春銘患癌症動手術,1984年2月冶金部召集全國煉鋼專家研究為一米七增鋼開會時,他不顧癌症正在化療,抱病出席會議,與會代表都認為一米七已經投產,每天要軋鋼,第一煉鋼廠不可能停產改造,只能速建第三煉鋼廠。因此會議決定:新建220噸轉爐,三吹二”,加上第二煉鋼廠可滿足600萬噸鋼需要,實際潛力可達到700萬噸以上。這樣,投入少,產出多,規模經濟效益好。張春銘希望早日上報,趕在1990年寶鋼坯停供以前建成。不久“雙600萬方案”上報並獲批准。
2.1984年11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聯合中國金屬學會在上海召開了全國鋼鐵工業發展戰略思想座談會,張春銘認為中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1990年鋼產量突破5400萬噸,到2000年突破8000萬噸是不夠的。他在會上提出應大中小結合力爭1億噸鋼。後來他又撰寫了《再論大中小結合,力爭1億噸鋼》的論文,發表在中國金屬學會《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戰略論文集》上。
3.1985年武鋼成立經濟研究中心時,張春銘說70年代建成一米七為武鋼80年代出力,80年代武鋼要開發多種經營,為90年代貯備後勁。“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摘桃子也要種樹。現在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若只單一生產鋼鐵,於競爭不利。國內外多種經營的收入,日本新日鐵占總收入的40%,美鋼聯占80%,德國蒂森占70%,首鋼還接近30%,武鋼卻不到5%,故需加速多種經營。
4.受冶金部重託,張春銘與有關同志組成冶金部鑄錠協調小組赴新疆八一鋼廠、甘肅酒鋼,蘭州鋼廠檢查鑄錠情況,推廣“三位一體”新技術,提高鋼的成材率,並對酒泉鋼鐵公司新建煉鋼廠的規模及設施提出意見。為落實湖北省委要求,協助廠礦企業轉軌變型提高經濟效益,他參加由省金屬學會組織的專家教授組到鄂城鋼鐵廠對照杭州鋼鐵廠的先進指標找差距,查問題,提措施,研究對策,提出在生產上抓燒結,保煉鐵,促增鋼,上效益,在成本上抓節約,降低原燃料消耗,提高鋼的綜合成材率,並編制三年措施方案。鄂鋼實施後,當年效益增長50%,第二、第三年又各增50%。最近幾年他又在前副部長陸達的啟發下,建議中國鋼鐵工業研究開發短生產流程,從根本上解放生產力,增強競爭力。
5.1987年冶金部和中國金屬學會以質量為中心召開全國煉鋼綜合學術會議,張春銘在《提高鋼質量的水平》一文中指出,中國對鋼的質量長期認為符合標準的合格品就是質量好。這種“符合”觀念從上到下幾十年來都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特別是80年代以來,把國際先進標準捧上天,其實先進是秘密的,從不公布在標準上,所謂國際先進標準實際上往往是低級的、落後的。達標率高達95%,還是不能代替國外鋼材使用。因此引證國外四十幾年來的大量事例,說明生產要有標準又不能唯標準論,提出使用是質量標準的命題,認為“質量是動態的”。要根據使用的地點、時間、條件的不同,能滿足不同使用的要求才有質量。使用的層次是:“能用—適用—好用—耐用”。分別滿足各層次的要求才最經濟。張春銘提出:“使用是檢驗鋼質量的唯一標準”的論點,完全符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
張春銘五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不唯上,不唯書,不因襲,不附驥,將全部的聰明才智無私奉獻給祖國的鋼鐵事業,在祖國鋼鐵大熔爐中煉成了一身鋼筋鐵骨。
主要論著
1、張春銘,劉嘉禾.論平爐爐底.鞍鋼,1951,(11):1~24;1951,(12):1~14。
2、張春銘.平爐燃燒試驗報告.鞍鋼,1952,(16):1~14。
3、張春銘,劉嘉禾.平爐快速煉鋼.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54。
4、陳亮,張春銘,邵象華.重軌鋼罐內脫氧對鋼質影響.金屬學報,1953,(3):13~14。
5、張春銘,呂湘提.沸騰鋼強制偏析.中國科學院編輯局,1955。
6、張春銘.論中國轉爐煉鋼.武漢市金屬學會,1959。
7、張春銘.含銅鋼的研究.鋼鐵,1964,8(1):39~41。
8、張春銘.武鋼含銅鋼的研究方向.鋼鐵,1965,9(2):17~20。
9、張春銘.武鋼含銅低合金鋼發展方向,鋼鐵,1966,10(2):16~21。
10、張春銘,劉樹振,劉憶.捷克斯洛伐克平爐吹氧煉鋼技術考察報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3。
11、張春銘.大中小結合力爭億噸鋼.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1984年11月。
12、張春銘.武漢地區鋼鐵工業2000年發展前景與對策.武漢市科學學研究會專集,1985:13~15。
13、張春銘.鋼鐵工業的技術改造.中國金屬學會論文集,1987。
14、張春銘.鋼鐵工業發展戰略研究的探討.鋼鐵研究.1987,(1):1~6。
15、張春銘.提高鋼的質量水平.鋼鐵研究,1987,(3):92~98。
16、張春銘.攻克含銅鋼.中國冶金史料,1987,(4):22~31。
17、張春銘.鞍鋼科研工作創建.鞍鋼史志,1987:10~14。
18、張春銘.再論大中小結合力爭億噸鋼.鋼鐵研究,1988(2):3~7。
19、張春銘.含銅鋼研究與開發.湖北省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20、張春銘.使用是檢驗質量的根本標準.鋼鐵研究,1990,(3):3~11。
21、張春銘.武鋼軍工鋼史概述.武鋼軍工鋼史,1990。
22、張春銘.中國鋼鐵工業90年代發展的戰略思考.鋼鐵研究,1991(6):39~45。
23、張春銘.現代鋼鐵工業發展戰略.鋼鐵研究,1992,(4):1~7。
24、張春銘.鋼鐵工業用好二種資源.鋼鐵研究,199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