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鵬(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

張旭鵬(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旭鵬,1975年生,河南安陽人。2004年在四川大學獲得世界史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被評為副研究員,2015年被評為研究員。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外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副主任,哥廷根大學客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旭鵬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5年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歐洲思想文化史、當代西方史學理論
  • 職務:研究員
  • 學術代表作:《當代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人物、流派、焦點》(合著)
    《西方文明簡史》
  • 籍貫:河南安陽
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出版圖書,出國訪學與交流,社會任職,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思想文化史、當代西方史學理論。

研究成果

出版著作《西方文明簡史》(2011)、《文化研究理論》(與何平合著,2014)、《當代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人物、流派、焦點》(與王晴佳合著,2020)。在History and Theory、Rethinking History、《歷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一、專著
1、《西方文明簡史》,四川文藝出版社2011年1月版。
2、《文化理論研究》(與何平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3、《當代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人物、流派、焦點》(與王晴佳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1月版。
二、學術論文
1、《古代世界的“歐洲”觀念》,《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6期。8千字。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世界史》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
2、《歐洲近代政治思想中的“統一”觀念》,《學術研究》2004年第6期。8千字。
3、《文化認同理論與歐洲一體化》,《歐洲研究》2004年第4期。1萬字。該文被收入吳志成、薛曉源主編:《歐洲研究前沿報告》,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4月版。
4、《想像他者:西方文化視野中的非西方》,《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第3期。1.5萬字。
5、《後殖民性的歷史學:理論、方法與實踐》,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文集》4,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版。1.4萬字。
6、《後現代、現代性重建與中國的現代性問題》,《史學月刊》2006年第5期。1.4萬字。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4期全文轉載。
7、《後殖民主義與歷史研究》,《世界歷史》2006年第4期。1.5萬字。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世界史》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8、《“文化想像”與歐洲觀念的建構》,《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9千字。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世界史》200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9、《“庶民研究”與後殖民史學》,《史學理論研究》2006年第4期。1.3萬字。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7年第1期全文轉載。
10、《混雜性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載於沛主編:《全球化與全球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4月版。1.2萬字。
11、《文化、權力與世界歷史——兼評埃里克·沃爾夫〈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4期。1.5萬字。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世界史》2008年第2期全文轉載。
12、《基督教、帝國與歐洲之外的世界——中世紀歐洲觀念的文化溯源》,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文集》5,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1.4萬字。
13、《歐洲:一種文明觀念的出現與建構》,載石堅主編:《尋找歐洲:歐洲一體化之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版。1.1萬字。
14、《西方話語與中國史學理論》,《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第3期。5千字。該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5、《18世紀晚期與19世紀“歐洲”作為一種政治觀念的多重含義》,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文集》6,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1.5萬字。
16、《全球史視野中的世界史研究——以美國為中心的考察》,《河北學刊》2009年第3期。1萬字。該文被《新華文摘》2009年第15期全文轉載。
17、《“庶民研究”:一種激進史學的興衰》,《博覽群書》2009年第7期。5.3千字。
18、《概念史與歷史比較——讀何平〈文化與文明史比較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09年第4期。5千字。
19、《自我認同與他者想像:歐洲觀念的文化政治》,載高全喜主編:《大觀》第3期,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版。2.3萬字。
20、《戰爭與和平之間:20世紀上半葉的“歐洲觀念”》,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文集》7,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0月版。1.7萬字。
21、《一部頗具特色的西方史學史新著——讀何平〈西方史學編纂學史〉》,《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第4期。5千字。
22、《什麼是觀念史?——對話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阿蘭·梅吉爾教授》,《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2期。1.4萬字。該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9期轉載。
23、《史學的個體化與記憶研究的興起》,《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4千字。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年第5期全文轉載。
24、《後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史學》,載姜芃等著:《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9月版。2.4萬字。
25、《超越全球史與世界史編纂的其他可能》,《歷史研究》2013年第1期。1萬字。該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6期轉載,同時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13年第6期全文轉載。
26、《西方普遍史傳統與大歷史》,《全球史評論》第6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1.2萬字。該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史》2014年第7期全文轉載。
27、《新時期以來中國史學發展的特點與趨向》,《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第3期。1.5萬字。該文被收入卜憲群、王建朗、張順洪主編:《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研究》(第5輯 201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版。
28、《大眾文化與西方史學新趨向》,《湖北社會科學》2014年第10期。8千字。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1期轉載。
29、《失敗者有自己的歷史嗎?》,《世界歷史》2015年第5期。4千字。該文被《社會科學文摘》 2016年第2期全文轉載。
30、《在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西方話語衝擊下的中國史學理論》,《天津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1.6萬字。該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16年第8期全文轉載,同時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6年第4期轉載,並被《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1期轉載。
31、《迪佩什·查克拉巴蒂的“地方化歐洲”觀念》,《全球史評論》第13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12月。1.2萬字。
32、《觀念史的過去與未來:價值與批判》,《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1.4萬字。該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6期轉載。
33、《流亡者、民權活動家和歷史學家:格奧爾格·伊格爾斯的多樣性與統一性》,《世界歷史評論》第9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版。1.8萬字。
34、《“人類世”與後人類的歷史觀》,《史學集刊》2019年第1期。0.9萬字。
35、《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史學理論研究》,《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1.2萬字。
36、《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特點與趨向》,《史學理論研究》2020年第1期。1.2萬字。
37、《歷史時間的內涵及其價值》,《北方論叢》2020年第1期。1萬字。
38、《全球史與民族敘事:中國特色的全球史何以可能》,《歷史研究》2020年第1期。2.3萬字
三、英文論文
1、“Questions on the History of Ideas and Its Neighbours”, Rethinking History, Vol. 17, Issue 3 (Apr., 2013), pp. 333-353 (co-authored with Professor Allan Megill). 1.5萬英文字。
2、“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1978”, Revue Tiers Monde, No. 216, (October-December 2013), pp. 89-110. 1.5萬英文字。
3、“In and out of the West: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eory”, History and Theory, Theme Issue 53 (December 2015), pp. 46-63. 1.5萬英文字。
4、“National Narratives in Chinese Global History Writing”, in Ichiro Michishige & Michihiro Okamoto, ed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Global Citizenship, Tokyo: Institute of Human Sciences, 2017, pp. 45-54. 8千英文字。
四、會議綜述
1、《大歷史、東亞的世界史研究與亞洲的現代性——亞洲世界歷史學家學會第二次大會紀要》,《世界歷史》2013年第1期。7千字。
2、《“國際歷史理論網路”根特會議述評》,《史學理論研究》2013年第4期。9.7千字
五、學術文章
1、《歐洲:世界近代化的先行者——讀〈歐洲涅槃:過渡時期歐洲的發展概念〉》,《中國圖書評論》2004年第4期。4千字。
2、《傑里·H. 本特利教授學術報告紀要》,《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第1期。2千字。
3、《圖書出版與歐洲文明的進程》,《中華讀書報》2006年1月26日第22版。4千字。
4、《艾愷:後現代思潮與歷史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7月20日第2版。1.4千字。
5、“The Review of China’s Search for Modernity-Cultural Discourse in the Late 2oth China”, i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07, 2(1). 2千字。
6、《近年國內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研究綜述》,《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4月26日第8版。9千字(與張文濤合作)。
7、《埃爾熱與他的三個世界——紀念埃爾熱誕辰100周年》,《中華讀書報》2007年6月6日第19版。4千字。
8、《另一個世界可能嗎?——從承認的文化看當今的全球化》,《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11月18日。3千字。
9、《三十年後再讀〈東方學〉》,《中華讀書報》2008年12月17日第9版。4千字。
10、《社會、文化與政治脈絡中的同性戀》,《中華讀書報》2009年7月15日第10版。3.5千字。
11、《〈觀念史雜誌〉2010年論文摘編》,《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第4期。4.4千字。
12、《後現代主義無助於解決中國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月4日第A07版。2.1千字。
13、《電影與歷史》,《光明日報》2013年11月21日第11版。2.5千字
14、《個體與普遍:當代西方史學的兩種趨勢》,《光明日報》2015年5月23日第11版。3千字。
15、《弗洛伊德:啟蒙運動的傳承者》,《中華讀書報》2015年11月25日第10版。3千字。
16、《當下仍需要現代性的啟蒙精神》,《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3月22日第1版。2.1千字。
17、《英國“大旅行”時代的多維觀照》,《中華讀書報》2016年4月13日 10 版。3千字。
18、《在理論的探究中不斷求索——記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旭鵬》,《中國社會科學報·社科院專刊》2016年5月4日第1版。3千字。
19、《未來,會成為人類自由發展的新紀元嗎?》,《經濟觀察報》2016年5月30日第40版。3.1千字
20、《長時段與歷史學的未來》,《文匯學人》2017年8月4日第11-12版。4千字
21、《觀念史的理論與方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1月6日第5版。3.2千字
22、《小說比歷史更真實嗎?小說里的法國大革命》,《中華讀書報》2018年2月7日第10版。4千字
23、《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來食物從區域到全球的傳播》,《光明日報》2018年11月26日第14版。3千字。
24、《在萬物的起源中把握人類的未來》,《上海書評》2019年5月13日。3千字。
25、《歷史時間與現代歷史意識的重建》,《光明日報》2020年3月20日第14版。3千字。
六、譯作
(一)譯文
1、格奧爾格·G. 伊格爾斯:《歷史學家面對戰爭》,《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第10期。1.7萬字。
2、約恩·呂森:《怎樣克服種族中心主義——21世紀歷史學對承認的文化的探討》,《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11期。9千字。
3、丹尼爾·蓋多:《進步主義、移民殖民主義與傑斐遜派對美國資本主義的批判》,《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第2期。1.2萬字。
4、王晴佳:《悖論的力量:後殖民主義對現代史學挑戰的雙重影響》,《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1.5萬字。該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09年第9期全文轉載。
5、阿蘭·梅吉爾:《邊界與民族國家》,《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12期。1.3萬字。
6、阿蘭·梅吉爾:《記憶與歷史理解》,《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5.6千字。該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1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7、阿龍·康菲諾:《記憶研究的方法問題》,《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4千字。
8、蘭堅·高什:《印度、itihasa與跨史學話語》,《史學理論研究》2013年第3期。9千字。
9、大衛·阿米蒂奇:《思想史的國際轉向》,《史學理論研究》2015年第2期。6千字。
10、加布麗埃爾·斯皮格爾:《過去之未來:歷史、記憶與歷史撰述的倫理職責》,《史學理論研究》2016年第1期。1.6萬字。
11、普利婭·查柯:《東方主義與國際關係:批判性反思》,《史學理論研究》2019年第2期。9千字。
(二)譯著
1、威廉·J. 本內特:《美國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合譯,本人翻譯16.5萬字。
2、東尼·艾倫等著:《世界通史》,中國書店2011年5月版。與劉章才合譯,本人翻譯35萬字。
3、塔比特· A. J. 阿卜杜拉:《伊拉克史》,商務印書館2013年6月版。16萬字。
4、傑弗里·M. 皮爾徹:《世界歷史中的食物》,商務印書館2015年5月版。15萬字。
七、主持及參與課題
1、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西方史學的東方反思:後殖民史學研究》,2014年結項,鑑定等級為優秀。
2、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別委託項目“西藏項目”《〈夢幻之地:西方的西藏幻想〉翻譯》,2015年結項,鑑定等級為優秀。
3、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當代國際史學研究及其發展趨勢》的子項目《當代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2019年結項。
4、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後殖民史學研究》,正在進行。
八、獲獎情況
1、論文《庶民研究與後殖民史學》獲世界歷史研究所第八屆(2009年)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論文《全球史視野中的世界史研究——以美國為中心的考察》獲世界歷史研究所第九屆(2013年)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3、論文《歷史距離與現代歷史意識的嬗變》獲歷史理論研究所第一屆(2019)青年學術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

出版圖書

  • 沒有更多了
作者名稱:張旭鵬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20年4月
《當代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是202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晴佳、張旭鵬。

出國訪學與交流

2010年1月—2011年1月,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
2012年4月27—29日,赴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參加“亞洲世界史學會第二次大會”,宣讀論文“Postmodernism,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
2013年7月10—13日,赴比利時根特大學參加“歷史理論與歷史哲學的未來”國際會議,宣讀論文“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1978”。
2016年7月7—9日,赴德國波鴻大學參加“歷史敘事:理論與實踐”國際會議,宣讀論文“National Narratives in Chinese Global History Writing”。
2016年10月6—9日,應邀赴日本東洋大學和立教大學,做“Global History and Its Discontents”學術報告。
2018年7月3—9號,應亞洲研究學會邀請,赴印度新德里阿育王大學參加亞洲研究學會主辦的“亞洲研究在亞洲2018年年會”,並在題為“被遺忘的知識譜系”的特別圓桌會議上做報告,題目為《全球史研究與中國的民族敘事》。
2018年11月16日—12月15日,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赴德國哥廷根大學東亞系訪學,並為東亞系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基本概念》課程。其中,2018年12月5日,應德國哥廷根大學東亞系和學術孔子學院的邀請,作英文學術報告“Beyond National History: Some New Trends in Chinese History Writing”。
2019年10月25—26日,赴德國漢堡大學參加復旦大學和漢堡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德萊布尼茨論壇,作英文學術報告“Travelling to the Future: The University and the Remaking of Moder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社會任職

現為哥廷根大學客座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