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尊,1973年出生於信宜市池洞鎮排田旺兆坪村,中專學歷,現擔任“廣東省天柱文化慈善促進會信宜善行服務隊”隊長。
張新尊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除了資助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孤兒等困難群體外,還連續7年為上百名流浪者送去愛心餐、衣服及藥物,並成功幫助17名流浪者回到親人身邊。在他的感染下,善行服務隊成員越來越多,他們的善舉溫暖了茂名人的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新尊
- 國籍:中國
- 籍貫:信宜市池洞鎮排田旺兆坪村
- 出生日期:1973年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對精神失常的流浪漢,他不持偏見,堅持每天晚上和朋友們免費為這些無家可歸的人們送飯;對陷入困境的民眾,他雪中送炭,熱情伸出援助之手;對孤寡老人,他滿懷孝心,每年都和朋友們去慰問、服侍他們;對貧困兒童,他每年都會帶著物品和慰問金,給孩子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從2010年起的10年間,他的善舉善舉就像明媚的春光,溫暖了信宜人的心。在他的感染下,和他一起做善事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已有560多人。
在農村質樸的生活,練就了張新尊一顆善良質樸的心。“9·21”特大暴雨洪災後,作為志願者的他目睹了錢排災民們家園被毀、親人離散,這一幕幕慘狀讓他深感急需幫助的人很多,他不能袖手旁觀,他的“慈善人生”從此萌芽。
一、關重頌地愛流浪者,讓愛回家
2013年,在一個春寒料峭的夜裡,張新尊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了幾位衣不蔽體的流浪漢,佝僂著身子哆嗦著從垃圾堆中撿垃圾吃。他看得揪心不已,立即從附近的快餐店打包來十幾份冒著熱氣的快餐,蹲在身邊看著他們狼吞虎咽地搶著將快餐吃下肚子之後才回家。但他回到家裡,還是不由自主地想像他們蜷縮在街頭的情景。控制不住內心的不忍,張新尊翻箱倒櫃找出了十幾件詢腳戒舊衣潤巴陵褲,冒著深夜的寒氣,送到流浪漢手中,並費勁地幫他們穿上。在這之後,張新尊總是特別留意在路邊的垃圾堆,他發現,在市區不同的街道,還有不察元舉埋少患精神障礙的流浪漢。他們蜷縮在寒風中,撿食著垃圾堆中的剩菜剩飯。看著那些乞求的目光,張新尊忍不住下決心,要天天為這些流浪漢送飯。他買了一個大電飯鍋專門為流浪漢做飯,然後再開著自己的車為他們送去。飯盒由最初的十幾盒,到後來的幾十盒,家裡換的電飯鍋也一個比一個大。為流浪漢送飯範圍,也從市區擴展到郊區、鄉鎮,一次送飯就要花去兩三個小時。不知不覺,張新尊已經連續6年風雨無間地為上百名流浪漢送去了累計價值超過36萬元的飯菜、衣服及藥物。對有條件的流浪漢,張新尊還會送他們回家,目前已成功幫助15個流浪漢回到親人身邊。近年來,他和同樣慈善的熱心人士開了一間素食館,利用素食館微薄的利潤繼續救助流浪漢的開支,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終於讓流浪漢的“飯堂”從垃圾堆搬進了素食館,也讓信宜的流浪漢有了一個家。
二、深入一線,救災復產
哪裡有災害,哪裡就有張新尊搶險救災的身影。2010年錢排“9·21”特大暴雨洪災發生時,他與團隊到雙合、達垌為災區幫助救災並捐贈約2萬元物資;2016年信宜“5·20”特大水災後,與隊員前往舊街清除淤泥,幫助居民進行復產工作。隨後5月23至6月9日又到各鄉鎮幫助災區進行救災復產;2016年6月25日,牽頭信宜6個公益團體組成公益聯盟舉辦了《災後重建—習承符歸—大型慈善籌款晚會》,為災區籌得善款十三萬三千元以及物資一大批;2017年“6·22”水災和2018年“8·11”水災,帶領志願者150多人次到池洞、新寶、平塘等地進行救災復產活動……在土地上辛勞習慣了的張新尊,白天,他推來斗車、鐵鏟等工具,頂著特大暴雨過後的毒辣太陽,挨家挨戶幫助清淤,災民要重建新房子,他幫挖地基、蓋屋樑;夜裡,他和救災復產重建隊伍守護在救災帳篷,為災民送飯、送熱水、送棉被;回到市區,他又以志願者身份,捧著愛心捐款箱上街頭籌集賑災愛心善款,積極組織愛心人士為災區捐贈物資;在池洞鎮六定村,看到重災戶劉祖高、王祟顏、王崇百立在廢墟中哭泣,張新尊再次從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救助款,以及公益團體支持的愛心款共1.35萬元對他們進行復產重建幫扶。
三、尊老愛幼,讓愛流淌
從2013年志願服務隊成立以來,張新尊以身作則,帶領隊伍走遍了信宜所有的鄉鎮,為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孤兒等送去的價值已超過26萬元的物資。一方面,堅持每月一次去到不同的敬老院或社區為老人家和孤寡老人等進行剪頭髮、義診、洗腳、付朵搞衛生、包餃子、表演等服務,為老人家們送去生活用品和天冷的衣服;另一方面積極開展育苗行動,為家境貧寒的學子和愛心人士搭建橋樑,讓有愛心有能力的愛心人士對學子進行對口助學,每月定時把助學款送到學生手上,已累計資助過60多個學生,目前正在資助的有10多個。
此外,張新尊與其團局獄應隊為文明創建盡心盡力。結合文明城市創建,2017年3月,他發起《彎腰一秒 拾起文明》美化家園大型戶外拾垃圾並分類的活動,周末的時候帶領15-48個不等的志願者去到玉都公園、市民廣場、淘金灣廣場、梅崗公園進行活動,感染帶動了許多家長帶孩子自覺參與進來,已累計6噸左右的垃圾;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每個周六晚上,帶領志願者戴紅袖章進行巡街維持治安活動;2019年春節期間,從年初一至年初六,每天出動20多個志願者日夜走上街頭幫忙疏道交通和維持秩序……
經過當地電視、報紙和網路媒體的報導,張新尊的善舉感染了許多人,一些社會熱心人士也紛紛加入張新尊的隊伍,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支持張新尊,包括肉菜市場的商販。每當張新尊去市場為流浪者買菜時,他們就會把果蔬往張新尊手裡塞,甚至有人打電話告訴他:“我在攤檔放有十多塊豆餅,專門留給你的。”張新尊說,現在每隔幾天,就會有新的志願者加入,其中不乏年輕的大學生,目前他的隊伍已有560多人。他的愛心義舉,不但得到了廣大熱心人士的支持,還獲得了廣東省天柱文化慈善促進會的認可,讓他擔任了信宜善行服務隊隊長。張新尊帶領下的廣東省天柱文化慈善促進會信宜善行服務隊,這幾年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2014年11月茂名電視台《零距離》欄目組《點滴之間》曾拍過張新尊與天柱慈善隊關愛流浪者的專題片向全茂名地區宣傳,他們善行服務隊項目《關愛流浪者》獲得廣東省2017年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另外南方日報、茂名晚報、信宜電視台、信宜報、茂名網、玉都風情網等媒體均對他們的善行作過許多報導。
“行善不分大小,只要能幫到別人,都儘量幫。”秉持這個理念,張新尊和他的隊伍的善舉就像明媚的春光,溫暖了玉都人民的心。
所獲榮譽
2017年,張新尊獲得第一屆“好心茂名人”稱號,2018年,被評為第四季度“廣東好人”。榮登2019年5月“中國好人榜”。
三、尊老愛幼,讓愛流淌
從2013年志願服務隊成立以來,張新尊以身作則,帶領隊伍走遍了信宜所有的鄉鎮,為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孤兒等送去的價值已超過26萬元的物資。一方面,堅持每月一次去到不同的敬老院或社區為老人家和孤寡老人等進行剪頭髮、義診、洗腳、搞衛生、包餃子、表演等服務,為老人家們送去生活用品和天冷的衣服;另一方面積極開展育苗行動,為家境貧寒的學子和愛心人士搭建橋樑,讓有愛心有能力的愛心人士對學子進行對口助學,每月定時把助學款送到學生手上,已累計資助過60多個學生,目前正在資助的有10多個。
此外,張新尊與其團隊為文明創建盡心盡力。結合文明城市創建,2017年3月,他發起《彎腰一秒 拾起文明》美化家園大型戶外拾垃圾並分類的活動,周末的時候帶領15-48個不等的志願者去到玉都公園、市民廣場、淘金灣廣場、梅崗公園進行活動,感染帶動了許多家長帶孩子自覺參與進來,已累計6噸左右的垃圾;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每個周六晚上,帶領志願者戴紅袖章進行巡街維持治安活動;2019年春節期間,從年初一至年初六,每天出動20多個志願者日夜走上街頭幫忙疏道交通和維持秩序……
經過當地電視、報紙和網路媒體的報導,張新尊的善舉感染了許多人,一些社會熱心人士也紛紛加入張新尊的隊伍,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支持張新尊,包括肉菜市場的商販。每當張新尊去市場為流浪者買菜時,他們就會把果蔬往張新尊手裡塞,甚至有人打電話告訴他:“我在攤檔放有十多塊豆餅,專門留給你的。”張新尊說,現在每隔幾天,就會有新的志願者加入,其中不乏年輕的大學生,目前他的隊伍已有560多人。他的愛心義舉,不但得到了廣大熱心人士的支持,還獲得了廣東省天柱文化慈善促進會的認可,讓他擔任了信宜善行服務隊隊長。張新尊帶領下的廣東省天柱文化慈善促進會信宜善行服務隊,這幾年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2014年11月茂名電視台《零距離》欄目組《點滴之間》曾拍過張新尊與天柱慈善隊關愛流浪者的專題片向全茂名地區宣傳,他們善行服務隊項目《關愛流浪者》獲得廣東省2017年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另外南方日報、茂名晚報、信宜電視台、信宜報、茂名網、玉都風情網等媒體均對他們的善行作過許多報導。
“行善不分大小,只要能幫到別人,都儘量幫。”秉持這個理念,張新尊和他的隊伍的善舉就像明媚的春光,溫暖了玉都人民的心。
所獲榮譽
2017年,張新尊獲得第一屆“好心茂名人”稱號,2018年,被評為第四季度“廣東好人”。榮登2019年5月“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