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
自1978,張文教授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過去的25年裡她的教學效果普遍受到學生的好評,並能做到教書育人。承擔的教學任務包括:
研究生教學
本科生教學
1.三、四年級英語口譯
非學歷教育
旅遊行業各種層次的短訓班、培訓班並應邀出國講學
所講授的課程包括:
旅遊影響研究、旅遊文化、跨文化交流與管理、導遊中的跨文化問題等
科研
張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旅遊文化、旅遊社會文化影響研究、跨文化交流、翻譯理論等。目前已經發表的研究成功達到數百萬字,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多次參加國際會議並宣讀論文,在國際學術刊物上不斷發表其研究成果,並承擔多項國際合作研究課題。早在1988年就在國內刊物上發表了對旅遊區生命周期問題的看法。主要的學術思想體現在對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對旅遊文化的研究。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對人類文化、旅遊與文化的關係、文化對旅遊發展的影響、旅遊活動對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和旅遊文化發展規律及相關問題進行了論證;並從文化傳統、家庭生活、社會政治經濟狀況以及旅遊業經營運作諸多層面對現代旅遊活動的發生和發展作出了闡釋;對許多旅遊文化基礎概念做出了具有系統性的周密論證;為旅遊文化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做了基礎性研究,所出版的專著《旅遊與文化》為形成旅遊文化學術體系奠定了基礎。
將系統科學的原理引入旅遊基礎理論的研究。著眼點是建立起以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為基礎的、以系統科學為方法論的旅遊
大系統理論,落腳點是促進旅遊學術研究定性與定量的結合、巨觀與微觀的結合,為旅遊業的發展戰略研究、旅遊區域規劃和旅遊管理提供
系統模型。在剖析由現代旅遊行為引發的基本關係的基礎上,給出了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基於行業概念的
旅遊系統定義;並指出旅遊系統是一個類生態系統。闡述並論證了
旅遊系統的結構及其關聯體系模型,對“系統環境”、“系統運行機制”、“
系統邊界”等做了原則性的討論,進而提出了關於旅遊系統理論的框架結構意見,為建立旅遊系統理論做了開創性的努力。
旅遊社會文化影響研究及“
可持續旅遊”決策研究。探索旅遊活動中的人際和人、物間的關係,重視文化方面的演變和主客之間文化碰撞所引發的各種社會現象,如:主客之間溝通的方式和過程,居民文化心理的改變,文化的商品化以及接待地傳統生活方式的衰退,社會的文明化進程等。對
旅遊影響分析中的唯心史觀傾向,在《旅遊影響研究——理論與實踐》一書中,遵循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作出了深入的批判,在該領域的研究中居國內領先地位。在“
可持續旅遊”決策研究方面,主要著眼於兩個方面。一是基本概念體系的科學性。二是實證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體現在近期發表的論文中。
主要研究課題
“國內外
旅遊影響研究綜述、比較與剖析”、
泰國國家研究基金(TRF)課題“亞洲發展研究論壇(ADRF)”(
中國旅遊部分負責人)、洛克非勒基金項目“湄公河地區
可持續旅遊發展”(中國部分負責人)、“口譯理論結構體系研究”等。
主要研究成果:論文類有“評述Ap和Crompton的
旅遊影響評估尺度”、Analysis on Demands and Features of Chinese Visitors to Thailand、Impacts of SARS on 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the Chinese Tourists、審視
陽朔旅遊的發展:社會文化影響的調查與比較、Understanding the Evaluations of the Destinations of Outbound Chinese Tourist、“對網際網路套用衝擊傳統旅遊業務代理的狀況研究”、“旅遊管理專業大學生對飯店職業意向調查分析”、China’s Domestic Tourism: Impetus, Development and Trend、“構造一個基於關係的
旅遊系統的討論”、“論服務業的特點”、“對旅遊區生命周期的看法”、Tourism in PR China: Market trends and changing policies;著作類有《英漢、漢英高級口譯教程》、《職業導遊員》、《旅遊與文化》、《景點的開發與管理》、《美洲精神》、《飯店業人力資源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