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祥

張效祥

張效祥,中國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18年6月26日生於浙江海寧。1943年武漢大學電機系畢業,1956~1958年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及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有關研究所工程師、副所長、所長、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等職。是中國第一台仿蘇電子計算機製造的主持人,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子管、電晶體和大規模積體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研製的組織者和直接參與者,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張效祥先生於2015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張效祥先生告別儀式於10月28日在北京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效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海寧
  • 出生日期:1918年6月26日
  • 逝世日期:2015年10月22日
  • 職業: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電機系
  • 主要成就:中國第一台仿蘇電子計算機主持人
  • 性別:男
簡介,輝煌成就,人物訪談,三個願望,提出問題,精彩語錄,

簡介

1918年出生於浙江海寧。194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電機系,1956年至1958年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及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56所所長、總工程師,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計算機顧問,國家發明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863計畫”監督小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組長,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委員等職。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等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效祥院士是中國計算機事業創始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末領導了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的仿製。在此後的35年中,先後組織領導並親自參加了我國自行設計的從電子管、電晶體到大規模積體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的研製,為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創建、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他的領導和直接參與下,率先在中國開展多處理並行計算機系統國家重大項目的探索與研製工作。經過多年努力,於1985年勝利完成中國第一台億次巨型並行計算機系統,為我國巨型機的研製開拓了新的技術途徑,也對中國跟蹤當代國際計算機向多處理器化發展的趨勢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已89歲高齡的張效祥依然精神矍鑠,十分關心中國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未來、積體電路的發展等核心技術領域,更是侃侃而談。在談到自主創新時,張效祥呼籲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要打破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局面,真正聯合起來,切實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特別是在計算機、軟體以及電子技術領域,一定要有自主創新的意識。在計算機領域,產學研結合不夠,研究開發低水平重複比較普遍,成果轉化阻力較大,自主創新能力不高,計算機核心關鍵技術和配件掌握在別人手裡,產品附加價值低下,軟體企業數量不少,但規模化不足,國內主流軟體和CPU市場基本為國外產品占領,本國企業成長比較艱難。我國計算機事業出現的問題是世界計算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反映,應該把它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真正好的東西買不來,只有自己掌握核心高技術,才能保證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安全發展。”他說,“我們要在計算機領域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樣才有競爭力,否則永遠落後於人家。影響世界的53項計算機領域核心技術都不是中國的,我們應該奮起直追。應該看到,近年來我國IT產業的發展令人鼓舞,過去認為不可能的晶片設計和生產,現在像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而且發展不錯,套用領域非常廣闊。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已開始進行作業系統的研製和生產。”
張效祥
張效祥張效祥
這些年來,張效祥擔任過不少社會兼職,發表過許多演說。“有好的身體才有好的創新的基礎。”張效祥說。除了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和學習外,打太極拳是他保持健康的秘訣。如同他的計算機事業一樣,太極拳已經伴隨張效祥50年了,他說:“做成一件事不容易,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
2015年10月22日,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張效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張效祥先生告別儀式於10月28日在北京舉行。

輝煌成就

張效祥:中國計算機事業的拓荒人,由他主持撰寫的《中國計算機學會關於發展我國大型通用機的建議》和最近由他主編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百科全書》,都在中國計算機界產生很大影響。上世紀70年代,張效祥率先領導在中國開展多處理器並行計算機系統國家項目的探索與研製工作,於1985年完成中國第一台億次巨型並行計算機系統,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效祥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有關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第四、第五、第六屆理事長,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他曾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總參謀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榮立軍隊一等功。他被國家科委授予
張效祥張效祥
張效祥是中國第一台仿蘇電子計算機製造的主持人,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子管、電晶體和大規模積體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研製的組織者和直接參與者,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70年代,由他領導,率先在中國開展多處理器並行計算機系統國家項目的探索與研製工作。經過多年努力,於1985年完成中國第一台億次巨型並行計算機系統,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張效祥院士是中國第一台仿蘇電子計算機製造的主持人。1943年,張效祥畢業於武漢大學電機系。上世紀50年代末,他領導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的仿製,並在此後的35年中主持中國自行設計的從電子管、電晶體到大規模積體電路各代大型計算機的研製,為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創建、開拓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人物訪談

記者:今年,中國計算機事業已經走過了50個年頭,作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創始人,回顧這半個世紀的歷程,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時候?
張效祥:是呀,一晃50年過去了,當時的我還不到40歲,現在的我都已經88歲了。回想起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國計算機事業最艱苦的初創時期,那時中國還沒有計算機,而且計算機人才也非常少。中國計算機從無到有的最初10年,直到現在都是我經常懷念的記憶珍藏。
記者:回顧這段艱苦時期,您如何看待最初10年所取得的成就?
張效祥:中國計算機從無到有本身就是質的飛躍。應該說,這些計算機後來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包括“兩彈一星”的順利研製都提供了支持。但應該說,這其中還有更多的內容是更重要的,也是至今仍然借鑑的。
記者:那么當時有哪些經驗是50年後的今天還值得借鑑的呢?張效祥: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大家能夠互相協作。國家提出要發展計算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當時雖然大家都認為計算機重要,但是單靠一家是不可能把計算機做出來的,不管是企業、科研單位還是部隊都不可能成功。在協作精神下,工業部門、中國科學院和部隊三方面緊密結合起來。在中國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就需要集中力量幹大事。現在中國計算機行業要擺脫核心技術含量低的狀況,同樣需要大家協作的精神,因此協作精神是50年來最可貴的經驗,它不但沒有過時,到現在還應該繼續發揚。 創新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時雖然沒有像現在提得這么明確,但我們其實已經將這種精神融入了實踐當中。在前蘇聯專家的幫助下,中國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103機和中國第一台大型數字電子計算機104機相繼誕生,它們都是仿製前蘇聯的計算機,但是我們並不滿足於仿製,而是本著實驗和學習的目的把它作為一種橋樑。在仿製104的同時,中國科學院和其他科研單位就開始自主研製計算機,並先後獨立研製成功一些自行設計的、全部國產化的型號。我們自己一樣可以搞出自己的計算機,但我們也不會放棄向別人學習。
張效祥張效祥
記者: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在研製104機的時候,前蘇聯要求中國的專家在蘇聯研製,而您認為一定要有中國自己的計算機事業。
張效祥:當時我到蘇聯學習並參與了談判。前蘇聯專家的意見是,中國當時不具備製造計算機的條件,所以應該在蘇聯設立計算機研究室,這樣,蘇聯專家在身邊,研製起來也會更為方便。但我認為不能這樣,因為那時一個國家的計算機從無到有確實是飛躍,而我們的最終目的並非只是製造出一台計算機,而是要考慮並聯繫一系列關鍵問題:我們要培養自己的人才,這才是最重要的。仔細想來如果當時都在蘇聯研製,最多只能培養100人的研究隊伍,但是僅有研究人員也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形成生產能力,要有自己的工廠,能夠批量生產計算機。因此,國家需要的是計算機事業的管理人才、製造人才等一系列配套人才。此外,我還考慮到,在國內研製可以讓中國全社會都有計算機的概念,實現更廣泛的影響效果,要讓更多的中國人知道世界上有計算機這個概念。

三個願望

第一、希望計算機業界成為自主創新的典範,江澤民同志多次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動力,我相信它更是計算機事業的靈魂和動力。自主創新成為國家的戰略,國家創新體系提出,技術創新以企業為主,產學研相結合,大聯合才能辦大事,願計算機業界成為既是自主創新的典範,又是大聯合的典範。
張效祥張效祥
第二、希望我國計算機事業成為中國信息化事業的強大支柱。國家信息化戰略發展檔案指出,信息化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是覆蓋我國現在化建設前進的戰略舉措,信息化內涵豐富,技術性強,耗資巨大,過程很長,必須建立在自主產業的基礎之上,而國家大規模信息化必開拓巨大的市場,所以兩者相輔相成的。
第三、希望大家關注納電子技術的發展,60年計算機史展示,計算機發展和電子元器件遊戲相關,從電子管,電晶體到積體電路,計算機因為微電子技術的發展才有今天的輝煌,但微電子已經進入發展的後期,納電子產生的一系列特性,有可能使計算機性能成千上萬倍的提高,體積成千上萬倍的降低。微電子企業要過渡到納電子已經是顯見端倪,我們不要步微電子的後塵,要及早聯合國防力量,明確目標,強化投入以占先機。

提出問題

在回顧了中國計算機事業50年來的歷史後,他指出,全國軟體企業已經超過1萬家,50年來中國計算機事業的成就是巨大的,當然也有不少值得大家關注並儘快努力加以改善的地方,在計算機領域,產學研結合不行,研究開發低水平重複比較普遍,成果轉化阻力比較大,自主創新能力不高,計算機核心關鍵技術和配件掌握在別人手裡,產品附加價值低下,軟體企業數量不少,但規模化不足,國內主流軟體和CPU市場基本為別人占領,本國企業成長比較艱難。計算機套用的與平衡明顯,數據鴻溝也擴大之勢。我國計算機事業出現的問題是世界計算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情況下產生的反映,應該把它轉化為配置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精彩語錄

遺憾:自主研發含量不高 張效祥認為那個10年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當時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時的計算機套用和開發多用於國防、大地測量、天氣預報等科研套用,商業套用很少。計算機的工業化不夠,雖然科學工作者開發了很多型號的計算機,但沒有形成大批量生產,對於工業化、產業來講都是不夠的。
在文革後的改革開放初期,大量的國外工業湧入中國,對中國計算機產業也產生了較大衝擊。到了80年代中期,中國對計算機工業化問題下了很大力氣,一開始是小型機,後來逐漸形成以微機為代表的工業化生產。以微機為核心的計算機工業化發展對計算機事業發展很重要,如聯想、長城、浪潮、曙光等中國企業都迅速成長起來。但遺憾的是,現在中國自主研發的技術含量不高,很多智慧財產權在別人手裡,生產一台計算機的利潤很薄。但我們不能長期這樣下去,所以國家提出自主開發,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計算機工業化是計算機事業的核心,但根本問題是技術創新為主的企業體系的形成,這方面未來恐怕還要花很大工夫,需要產學研緊密結合。
創新:全面理解企業是創新主體
張效祥: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初創時期,計算機生產製造靠工廠,研究和開發是科研單位的事情,那時雙方協作得非常好,到現在也是值得發揚的。現在,國家提出創新型國家的技術創新要以企業為主體,但是後面還有一句話,就是要產、學、研相結合。這很重要,因為創新並非靠企業一家就可以完成,必須要產業、高校和研究單位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技術創新。我認為,前一階段三方的協作並不理想,甚至有的地方是脫節的。科研單位的成果要轉換成產品非常困難,而很多企業的產品又沒有自主技術。
張效祥:我認為中國計算機事業需要政、產、學、研、用五個方面的結合:政就是政府、產就是產業、學就是高等院校,研就是研究機構,用就是廣大用戶,五個方面共同倡導這個事業,缺一不可。特別是政府,一方面要引導產業發展方向,一方面也是重要的用戶,所以我對政府採購非常關心。政府採購是我國計算機產業非常好的國內市場,應該是自主創新的優秀產品主導,而不應該被國外產品占領。政府採購必須以政府採購法為依據,首先要優先購買國產的優秀產品。產品有的不比國外差,甚至比國外產品好,政府如果都不用是不可以的。這個問題要解決,因為它對長期的創新機制很有必要。因為成果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套用,不用還不如不開發,浪費了經費和人力。畢竟創新成果的最後歸宿就是市場,而政府對市場起著引導作用。這五個環節如果可以結合得更好,中國計算機產業也肯定能做得更為出色,但現在這五個環節的結合得不是很緊密。
引進:新拿來主義
張效祥:感覺在信息產業中不創新是沒有生路的,哪怕採取跟進策略緊隨其後也不行,至少要齊頭並進,甚至超越領先,走這條路必須要自主創新,但我也不反對引進。幾十年來我一直認為,在中國計算機事業中,引進必須建立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之上,就是自己要先有創新的思考。80年代,我曾經受國家委託在全國調查,看到很多部門引進的都是國外不要的落後產品,甚至有的連桌椅板凳都是“引進”,花了很多冤枉錢,也無法起到任何效果。為什麼很多引進項目失敗?是因為他們事先自己不做研究,不發現問題,引進以後自己也無法消化吸收,所以引進也要與創新相結合。同時,技術轉讓問題也很重要,這也很複雜,比如會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國家還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規。
張效祥:信息化工作我印象很深,1982年我參加過國家計算機領導小組專家顧問組,應該說20多年前國家就開始重視信息化了,當然真正信息化的全面啟動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現在,國家又把信息化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個非常重要。因為信息化對計算機很重要,它的核心問題就是計算機套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是計算機行業的工作。國家信息化實際是要大規模套用計算機,對計算機事業的影響非常大。 但是中國的計算機產業對它的支撐程度還不夠,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很多都是外國產品。計算機事業應該加強對中國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要靠本國信息力量的支持。我國的計算機事業要下工夫想辦法,對信息化形成強大支持,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