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始祖
張揮:揮公,號天祿,五帝之一的少昊帝青陽之五子。
少昊帝即玄囂,為
黃帝之長子,號“青陽”,姬姓,名摯,後繼位為天子,修
太昊之法,後人稱為
少昊氏。乃華夏共祖之一。
揮公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因發明弓箭,對當時的社會發展貢獻很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也稱弓長(掌管弓箭的官職)。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揮公姓張於濮陽,封地
清河。張揮公仙逝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市
濮陽縣),因此說中華
張姓始祖為揮公,張姓祖根在濮陽。
張姓起源
張氏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唐人林寶《元和氏纂》云:“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那么,青陽是誰,揮在何時任弓正,為何觀弧星能發明弓和箭呢?據《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又載:“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於此可知,青陽就是玄囂,他所居之“江水”,東漢應劭注為“古江國也”,其地望在今河南省正陽縣東南大林鄉塗店附近。青陽的兒子揮,與帝顓頊同是黃帝之孫,生活在同一時代,他所任之“弓正”,是監管制造弓箭的官,應在顓頊之時,活動地點也當在顓頊的都城帝丘(今河南濮陽)一帶。“弧星”即弧矢星,共9顆,在天狼星東南,其中8星如弓形,1星像矢,在大犬、船尾兩星座內,很像上弦的弓箭。揮經過許多夜晚觀察,從弧星的形狀受到啟發,創製成弓箭,對當時社會做出了很大貢獻,因此便以張為氏。張字本義為弓上弦,引申為開弓,與官名“弓正”及古星名“弧”均密切相關。
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認為林寶等人的說法“非命氏之義”,而將張氏列入“以字為氏”之類,說:“晉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可無疑也。”這是說,張氏形成於春秋時期,系晉國大夫解張(即張侯)的子孫以其字為氏,才有了張氏。此說顯然有誤,因為西周宣王時有位卿士姓張名仲,以孝著稱,說明至遲在周宣王以前已有張氏,而春秋晉國的解張,只不過是張仲的後裔而已。對此,《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有明確記載,該書說:“周宣王時有卿士張仲,其後裔事晉為大夫。張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張氏仕韓”。
綜上所述,張氏形成於上古帝顓頊時期,距今約4500年,起源於今河南濮陽,得氏始祖是弓箭的發明者、黃帝之孫揮。
南宋羅泌《路史·國名紀甲·黃帝後姬氏國》云:“張,揮之封,然黃帝臣自有張若。”這是說,在揮得張氏之前,已有一位叫張若的人,是黃帝之臣。如此說成立,則張若得氏應在黃帝的都城軒轅之丘,即今河南新鄭。但是,張若其人,既未見正史記載,也無姓氏來由,其後亦無世系可考。因此,張氏族人均以張揮為得氏始祖。
此外,據《三國志·魏志》載,魏國名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馬邑,成為大氏;據《讀史方輿紀要》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氏張,此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由改氏、賜氏形成的張氏,為本已興旺的張氏又增添了新的屬員。
揮公陵園
揮公陵園座落在濮陽縣城東側,古金堤北側,1998年在揮公墓古遺址重修。揮公陵陵高4.5米,周長150餘米,占地1448畝,是世界上最大的姓氏園林之一,園內樹木蔥鬱,蒼松翠綠,碑林聳立,文化內涵豐富。四周牆壁繪畫著張姓文化長廊。實乃旅遊祭拜風水寶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揮公陵園的主建築是揮公大殿。大殿門口的楹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張海先生和著名書法家劉文選先生題寫;揮公大殿上方“揮公大殿”大匾和楹聯由世界張氏總會創會會長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張曉卿題寫。揮公大殿從側面、正面、平視和俯視均呈弓形,以紀念始祖揮公首創弓矢。大殿高20.05米,紀念落成時間是2005年。大殿上方使用的草色瓦片,寓意是茅草的顏色,體現上古建築的古老與厚重。該大殿被中國建築設計界定為著名建築,列入建築設計專業教科書。大殿共分三個部分,中間為主殿,兩側分別是張姓文化館和弓箭館。在揮公大殿主殿是始祖揮公大型鍍銅雕像。主殿兩側篩選雕刻了20位張姓歷代名人雕像。東殿為弓箭展館。揮公因發明弓箭得姓,張姓對弓箭文化情有獨衷,這是吸引海內外來賓的一大亮點。西殿布設了張姓文化展館。館內採取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展示了張姓文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大殿的正後方是蒼柏翠綠中的揮公碑和揮公墓。
張氏拜祖
從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為濮陽“張氏源流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致電祝賀開始,二〇〇一年四月六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到濮陽揮公陵園瞻仰參觀,栽植了第一棵紀念樹;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八日,“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在濮陽召開,張克輝副主席又親蒞濮陽,為中華張姓始祖揮公金身塑像揭幕,並栽下了第二棵紀念樹;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八日,適逢“2010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暨中國濮陽張姓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慶典”,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親自到會祝賀,並宣布“紀念大會和慶典活動”開幕,與此同時在揮公陵園栽植了第三棵紀念樹。十幾年間,三位全國政協副主席於不同時間,在同一地點,栽植同一樹種的紀念樹,估計在全國為數不會太多,而濮陽卻能獨享殊榮。充分體現了全國政協對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和不懈追求,體現了全國政協三位副主席對濮陽張姓文化事業極大的關注和親切關懷。作為張姓族人我們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三位全國政協副主席三次親蒞濮陽,激勵濮陽從學術研究,尋根聯誼,到規模空前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承辦大型國際性盛會,使濮陽張姓文化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可喜佳績,贏得了海內外張氏宗親廣泛讚譽。
“張姓祖根在濮陽”,從民間口頭傳說,到歷史考證,學術論證,古遺址佐證,族譜驗證,得到了海內外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張氏宗親的認可。濮陽張姓文化研究,一開始便受到了全國政協的極大關注。早在1994年9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就委託河南省台辦主任張華來我縣了解“張姓源於濮陽”的相關情況,並表示蒞濮祭祖意向,對此我們受到很大鼓舞。繼1994年10月“第一次張姓起源研討會”之後,我們便籌劃於1995年3月舉行“張姓起源第二次學術研討會”。張克輝副主席獲悉這一訊息後,以全國台聯會長的名義,於1995年2月20日致電濮陽縣委、縣政府,對濮陽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所做出的努力表示祝賀。1996年10月,時任縣長閆道忠、宣傳部長劉巧雲把兩次“張姓起源學術研討會”的論文,彙編成《龍鄉尋根》一書,受到了社會各界和海內外張氏宗親的一致好評,《光明日報》、香港《大公報》等十幾家報刊、雜誌作了報導。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河南省歷史學會會長朱紹侯教授《張姓祖根在濮陽》一文被馬來西亞砂拉越等多家族譜收錄,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此後,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哲學家張岱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張政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李學勤,原故宮博物院院長、著名考古學家張忠培,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著名學者張文彬,中國社會科學院著名歷史學家楊向奎,美籍華人、孫中山先生的孫女、著名社會活動家孫穗芳等專家學者,對濮陽兩次學術研討會得出的結論給予了充分肯定,並紛紛題詞永志紀念。2003年2月4日福建泉州張醒民宗長致信本會時任會長張廣恩,並郵寄由北宋名臣、大學士張詠創修,其後裔多次重修的《“山陰白魚潭張氏族譜”重修族譜敘》影印件,並附信強調指出:“976年前即提出(張姓)軒轅賜姓,祖根在濮陽”。1995年5月昆明世博會鐫刻在昆明世博園“源於河南之姓氏”碑,其中“張姓源於濮陽”。河南省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根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姓氏群體遺傳與進化研究組組長袁義達教授提供的資料,繪製了《河南大姓的故鄉》圖,當今中國前100個大姓中,有73個姓氏都在河南找到發源地,其中“張姓出自濮陽”。
伴隨著“張姓祖根地”的廣泛認同,濮陽這個古老而神聖的地方,使海內外眾多張氏宗親所景仰。一種以“同根共源,血濃於水”的親情友情,為世界各地張氏宗親加強聯誼,互相溝通,合作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1998年11月12日,馬來西亞砂拉越張氏公會會長、世界著名華人企業家、丹斯里拿督張曉卿爵士,率福州十邑同鄉總會一行12人蒞濮尋根謁祖以來,至今濮陽盛情接待了國內外數萬人次的觀光謁祖團隊,使濮陽尋根謁祖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尤其是由全國政協三位副主席參加的三次國際性盛會,更是把濮陽推向了世界。“張姓遍天下,祖根在濮陽”這張姓氏文化名片享譽海內外。2002年4月18日,濮陽第一次舉辦國際性的“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之後,濮陽又於2005年4月27日至30日和2010年4月27日至30日,五年內兩次舉辦國際性張氏懇親大會,會議規格之高(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和省、市主要領導參加),與會國家地區之多(新、馬、泰、菲、印尼、韓、美、加拿大、西班牙、港、澳、台、等),國內參會省、市範圍之廣(京、津、滬、浙、閩、粵、鄂、皖、陝、川、吉、遼、贛、黔、蘇、瓊、湘、晉、冀、魯、豫等),在濮陽歷史上創下了新的紀錄。幾次國際性盛會的召開,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僅體現了“天下張氏一家親、炎黃子孫一條根”的血脈親情,而且展示了濮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新形象,對於提高濮陽的知名度,把濮陽推向世界,為濮陽經濟和社會發展均產生了無可估量的影響。
“文化搭台,經貿唱戲”,這是濮陽張姓文化繁榮發展中所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我們每舉行大型張姓文化聯誼活動,都把經貿洽談作為張姓文化聯誼交流的重頭戲,不但邀請海內外張姓宗親組織參加,而且每次都由市、縣政府領導出面,以不同方式邀請海內外張姓著名企業家和社團領袖到濮陽觀光、考察,舉行市、縣情說明會、項目推介會,讓世界各地的張氏宗親了解濮陽的人文環境、地理環境、資源環境和投資環境,有力地促進了本地經濟發展。2005年“世界張氏第二屆懇親大會”共簽約項目29個,總投18.54億元。“2010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暨中國濮陽張姓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慶典”,簽約項目29個,總投資34.63億元。
在三位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庇蔭下,以張姓文化為特色的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根據廣大民眾意願和海內外張氏宗親尋根謁祖的渴望,1997年10月縣委、縣政府做出了“在中華張姓始祖揮公陵初遺址興建張揮公園”的決定。一個占地1330畝,包括“揮公陵園”和省級千畝森林公園兩大部分組成的“張揮公園”,被列為濮陽市整體規劃,以市級景點加以開發和包裝。1998年2月25日奠基動工,在揮公墓古遺址重修了揮公墓、墓碑、揮公花崗岩雕像、專家題詞碑林等。從2000年冬開始,開展大規模地植樹造林,進行綠化、美化。至目前已累計植樹60餘萬株,有用材林、果木林,建有花卉區、苗圃區,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公園內陸續修建了主幹道和林間曲徑,總長8公里,分別命名為“弓正”路、“尋根”路、“文昌”路,“帝丘”路、“百忍”路和“金鑒”路。對橫穿森林公園的清水河石砌硬化,築起石拱橋,清水河南岸開挖了“青陽”湖。
為迎接2005年“世界張氏第二屆懇親大會”,為海內外張氏宗親提供一個良好的祭祀場所,由市、縣兩級政府主導,多渠道籌措資金,一項規模空前的張姓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揮公大殿和張氏會館,於2004年5月22日同時奠基動工。揮公大殿設計風格獨特,文化品位濃厚。大殿坐北朝南,中心向西北傾斜,從正面和空中看都呈弓形,意寓始祖揮公“首創弓矢”和“箭射天狼、除惡佑民”的歷史傳說;大殿主殿高20.5米,總建築面積2005平方米,意寓“2005年世界張氏總會第二屆懇親大會”在祖庭聖地濮陽召開,全國政協張克輝副主席為大殿落成剪彩;大殿有96根碩大立柱,象徵張姓人口眾多,且有眾多支脈;大殿為混凝土鋼架結構,草色蓋瓦,土黃色牆體,呈現出古樸端莊、典雅超俗的雄偉氣魄,既有上古時期黃土堆砌,茅草蓋頂的古宮殿韻味,同時體現了現代建築的大氣風範。
為迎接“2010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受封得姓紀念大會暨中國張姓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慶典”,在市、縣兩級政府的關懷下,整個揮公大殿和陵園大門粉刷一新,在揮公大殿始祖揮公金身塑像兩側,增設了“21位張氏先賢”雕像;東配殿布設了“弓箭文化館”,用實物和文字的形勢展示了弓箭歷史文化;西配殿布設了“張姓文化館”,用文字、圖片等形勢,展示了一系列張姓文化研究成果;揮公陵園兩側布設了“文化長廊”,新建了揮公陵園南大門,延長了順河路,重修了揮公大道,進一步提高了揮公陵園的文化品位,為張揮公園增加了新的亮點。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目前張揮公園已初具規模。揮公陵園自然地勢北高南低,居高臨下,東、西、南三面是森林公園,出陵園大門是揮公大道,過清水橋便是千里金堤。站在金堤北望,一片林海,揮公陵園掩映在綠樹鮮花叢中。2003年4月26日,經濮陽市人民政府發動全市評選,揮公陵園被評為“濮陽市八景”之一,命名為“揮墓寒煙”。
三位全國政協副主席栽植的三棵勁松,是鼓舞濮陽張姓文化事業發展的無窮動力。我們將繼續為三棵勁松“培土澆水”,使她們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張姓遷徙
張姓起源於“青陽”,也就是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清河發源於今河南、山西兩省交界處的太行山區,流經今河南省的新鄉、濮陽,河北省的清河、滄州等地,從天津入海。清河上游的濮陽一帶為“顓頊之墟”(上古帝王顓頊建都之地),可能是張姓的起源地。西周后期有個叫“張仲”的人,曾經輔佐周宣王。他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張姓先民。到了春秋時代,晉國(今山西省境內)是張姓人群聚集的重要地區。戰國時期晉國分為韓、趙、魏三國,張姓先民隨之遷徙到黃河南北,在更廣闊的中原地區建立家園。漢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興盛期,也是張姓先民的輝煌時代。他們辛勤勞作,頑強戰鬥,顯示了自己的武勇和智慧,建立了豐功偉績。在黃河乃至長江流域,出現了許多聲名顯赫的張姓望族。伴隨著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的民眾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張姓先民的足跡不但遍布於大江南北,而且還到達嶺南、西南、西北、東北和東南沿海地區,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張姓人群的蹤影。到了宋元明清時期,張姓先民在祖國大陸的分布更加廣泛。他們不僅開始到達台灣、海南等我國沿海島嶼,而且已經邁出國門,走向東南亞和世界各地。
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他們就從三晉走向諸侯各國。到了秦漢時代,轉戰千里的兵卒鐵流、兵禍天災造成的流民大潮、禍福旦夕的政治風雲等等這些無可奈何而又無法抗拒的因素,推動著張姓先民們遷徙的腳步,而戰後統一局面的形成和社會的安定發展,更需要繁榮昌盛、人丁興旺的張姓家族自己去追尋新的生活空間。因此,如前所述,到西漢,末年張氏家族從古冀州分遷到全國很多州縣郡國,並形成了好些名門望族。
秦漢時期
張姓向西南地區的移民最早見於公元前316年,秦國惠文王派張若為蜀國守,組織秦民萬家入川今雲南、四川的白族張姓,相傳是戰國時期從隴西遷來的,估計就是張若組織的移民。此後代有張姓移人,並且主要是從關中、隴西地區而來。隋唐以前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關中地區,每逢戰亂或宮廷政變等大的變故,京畿地區的張姓顯貴就往往隨朝廷走蜀道避難西南。下面我們將要談到的唐國子監祭酒張磷就是在廣明元年(880)因避農民起義軍隨僖宗南遷成都的。張姓從外地進入西南的第一站一般是今四川地區(明清也有從貴州、雲南進入的),然後向雲、貴、藏各地遷徙。《元史·地理志》在談到會川路永昌州(會川路轄地在今滇川邊境地區,路治在今四川會理縣,永昌州治所元代在今四川境,明代起在今雲南境)的沿革時說,至南詔時期,“蒙氏改會川府,置五(貝僉),徙張、王、李、趙、楊、周、段、何、蘇、龔、等十二姓於此。”明代播州(今遵義)七大姓中就有張氏,其排名為田、張、袁、盧、譚、羅、吳。
兩漢時期
兩漢之際,張姓家族遷徙的出發點大體來講是中原大地(包括河東、河內等)和關中地區。中原是由張姓祖居的古冀州輻射而形成的,關中長期以來則是中央政權所在地,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較多顯赫的張氏大族。家庭的遷徙受到各種必然與偶然因素尤其是偶然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有時候帶著選擇,有時則是盲動,更有出於無奈被迫的緣故,因此其行動是千變萬化的。但綜合考察其千餘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張姓遷徙的一個最大特點是由中心向四周輻射。大而言之,總的趨向是以中原和關中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周拓展,輻射到全國各地。小而言之,具體到某個州縣也是這樣,先是以某個城鎮,或以某個村莊為據點,然後向四鄰城鄉拓展。另一個特點是每一次大的遷徙行動都與政治有關,大多數時候是無奈的、被動的。
西漢木年王莽當政建立新朝之時張氏祖脈在清河,後因“生子眾多遷入徐州,逐漸南下。西漢木年,王莽當權,時元始元年(1)九月十三日,一祖帶領男婦族人眾多,過揚子江,分往下塔衢州(在今浙江)、托州(在今江西)、福州、韶州 (即今韶關)、汀州(即今福建長汀)、贛州等處。一祖遷往建州 (在今福建),一祖人湖州(在今浙江),一祖人演州(在今越南演州府)。各成桑梓,四海散處。後世子孫皆是親生骨肉,不可棄也”。
張姓向西北的大遷徙,開始於東漢末年。其時天下大亂,中原、關中等地很多張姓人家西進到張理建立的漢中地方政權的轄地避難。這批人中,有一些又追隨降歸曹魏政權的張魯。更大一次遷徙是“五胡亂華”的十六國時期,十六國政權,多數是少數民族貴族建立的,而且政權更替頻繁,征戰仇殺不斷,因此,中原、關中等地的張姓先民和其他人一樣,除了南下之外,就是西向到張軌建立的前涼政權避難。在前涼轄地形成了很多的張姓“大族”。僅《晉書·張軌傳》中提到的張姓大臣將領就有31人,其中“涼州大族”晉昌張氏張鎮、張越兄弟大有取代張軌之勢。
高昌、樓蘭一些張氏大族的出現也與上述的遷徙有關。如《張禮臣墓表》說:“苻堅肆虐,挺擾五涼,避難西奔,奄居右地。”又《張雄及其妻麴氏墓表》云:“跗萼散於前庭,波瀾流於右地,國家遂久,擗代不歸,故為高昌人焉。”
魏晉南北朝時期
自公元4世紀初葉水嘉之亂爆發後,西晉政權很快滅亡,國家再度處於長期的分裂之中。張姓先民活動的中心中原和關中地區,在長達二百七十餘年的時間內,始終處於戰亂之中,尤其是“五胡十六國”時期,他們的生活環境遭到了極度的摧殘。為了求生,他們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一起背井離鄉大量南遷,形成了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人口大流徙。如方城(今河北固安縣西南)人張韙在東晉初年就被迫離棄居留六世的家園,帶著妻兒隨晉元帝南遷到建業(今江蘇南京)附近安家落業。而他哥哥的後裔,在戰亂中苦苦地撐持著,又堅持了三代,到其曾孫輩張安之手上,已是東晉與南北朝之際了。長安實在忍受不了這長期的戰禍之苦,也只得率族人南遷襄陽(今湖北襄樊)。在整個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的張姓大世家和其他漢族世家一樣,為了逃避落後的匈奴、羯、氐、羌、鮮卑等少數民族的統治,往往帶領族人成百成千地集體南遷。為了安置他們,東晉和宋、齊、梁、陳等南方政權都照他們原籍的州縣郡名設定州郡縣來管理他們,這就是與這次移民大潮相伴而生的著名的僑州郡縣制。
樓蘭(今新疆羅布泊)張氏也大多是魏晉時期屯墾軍卒的後裔。樓蘭文書景元四年(263)載有兼將張祿,秦始三年(267)有水曹督田椽張雕、功曹張龜。秦始四年(268)則有鈴下張豐,客曹吏張撫、張鈞等。他們是由於中原戰亂而不能東返,只得留居當地的。其子孫至今還繁衍於西北大地。
隋唐五代時期
與唐代同時的渤海國有很多張姓貴族。五代初年渤海國為契丹所逼,向我國東北邊境方向逃遁,有些張姓先民也就隨之從渤海灣地區北上關東。到代替契丹而起的遼金時代,東北地區渤海族張氏就成為大姓,以至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都要改姓張。這個時期張姓名人很多,遼代有朝陽人張孝傑、瀋州(今瀋陽)人張琳;金代有由高姓改姓而來的遼陽人張汝霖、張汝弼兄弟,他們是名振一時的文武人吏,金代末年還有錦州人張鯨、張臻兄弟割地稱雄等。明清時有好些契丹、女真、滿族人改姓為張,他們跟隨馬隊征戰而流徙東北各地。
今東北地區的張姓還有一些是內地主要是山東、河北各地闖關東的人的後裔。闖關東的人多半是因饑荒戰亂而逃荒避難的人,他們或拖家帶口,尋覓生存之地,或與當地土著人通婚,其創業立家更為艱難。
宋元時期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到後來蒙古族南下。其間全國經歷了三次大移民,北方人口向巴蜀、兩淮、東南、嶺南地區流移,張姓情況也如此,這從我們下文敘述的情況中可以看出,而張姓族譜中這類記載就更多了。
在南移的大潮中,南方地區還伴有張姓東移或西移的行動,如南宋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好些名門望族往往東移以遷就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抗金名相四川綿竹人張浚就東遷湖南寧鄉,經過數代發展,成為大族。元初、明初、清初,都有東南向西南的移民行動,江西向湖南的移民,至今還留有湘贛“老表”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