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謝土,甘肅省張掖市市轄區民俗,甘肅省市(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張掖市文化館(張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掖謝土
- 批准時間:2018年
- 遺產級別:市(州)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張掖市市轄區
- 保護單位:張掖市文化館(張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
歷史淵源,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從古至今,廣大農村百姓以耕種為主,為了祈求一年農作物豐收,老百姓便把這一期望寄託於傳說中的土公土母身上。在甘肅張掖,高台、臨澤、民樂、山丹、甘州區等地便有這樣一個民間風俗,並且在明清時期非常盛行。在清代至民國期間,當地田間地頭,都修建土地祠堂或土地廟,來供奉土公土母神像。每逢到春分節日,農民備好香燭供品。家有土地神像的村民,都把土地像送往當地土地廟中,獻上果品,祈求一年有個好收成。至到秋分,鄉鄰們親自到廟中接各自的土地神像到家,用新收下的農作物製成面制壽桃,來供養土公土母,並請佛教道教人士,誦念土地真經及相關祈福經文(包括書寫對聯,在該戶人家院中畫九宮八卦祈福堂,用五色紙張做三角旗插在祈福堂四周,寫祈福文書土地神祭文,佛教道教信士穿有不同教派的法衣,手持銅鈴,敲打木魚,開始舉行法事)期間該戶主人及家人跪立一旁,認真聽講土地經文並叩頭焚燒木郎寶誥和萬生錢貫等表文,至到誦經完畢法師令其主人手持梨鏵,鐵杴,掃把在祈福堂東、南、西、北中個方位犁一下,鏟一下、掃一下以示驅除邪氣,最後法師誦念回向經文,恭誦神靈安返天界,並用十二精藥加鹿肉魚肉五穀雜糧,撒遍房屋各處,趕走當年不良氣場,盼望來年有個好收成。這一民間風俗直到文革期間受到了破四舊的影響,幾乎絕跡,各地土地祠堂受到嚴重的破壞。自改革開放以來,當地又逐漸復甦這一民間風俗,但凡百姓修建房屋或在地上開挖墾作,均在秋冬之間,做這一民間祈福風俗法事。
社會影響
該風俗涉及了中國佛教,道教文化,中華易學醫學等內容,從中看到一方面百姓對佛教道教文化的敬仰,期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充分展示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另一方面通過聽唱經文勸導大眾敬國愛家,尊老愛幼,棄惡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