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唐鐘

張掖唐鐘

現在懸掛在甘肅張掖市鎮遠樓上,且以銅為主的合金鑄成,鑄造工藝精湛,形體渾厚雄偉。鐘的外壁略呈黃色,黃中又帶鐵青色。鐘高1.3米,紐高15厘米,孔徑10厘米,唇高9厘米,口徑1.15米。上細下粗,略呈喇叭形,口沿為六耳,口耳較直。重約600公斤。 鐘身飾圖案,分鑄三層,每層又分六格,其中三格為物像圖,三層共九圖,圖像間的格內以“”紋將圖像隔開。上層三圖為飛天,飛天頭戴花冠,上身袒露,下著長裙,露腳,手持花束,輕盈飄逸,飛舞翱翔,頗有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唐飛天的風格。中層三圖二格為雀,一格為玄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掖唐鐘
  • 出土地點:甘肅張掖市鎮
  • 重量:重約600公斤
  • 形狀:略呈喇叭形
發展歷史,來源作用,

發展歷史

朱雀曲長頸,伸長腿、翹長尾,展翅欲飛;玄武長嘴、長腿、展翅,作奔走狀。下層三圖,二格為白虎,一格為青龍,龍騰而虎躍。這口鐘鑄造為合金,是六分其金而錫居一,它既能承受重擊,又能產生洪亮的聲音,鐘聲可傳至全城。

來源作用

解放前張掖沒有消防設施,城內發生火災,就靠這口鐘報警。此鐘1963年公布為省級保護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