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萬

張振萬

張振萬(1907-1931)福建省龍巖縣(今龍巖市新羅區)曹溪鄉山馬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鬥爭,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龍巖縣馬坑區蘇維埃政府秘書,參加了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反“會剿”游擊戰爭、土地革命鬥爭和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1年夏在反“清剿”鬥爭中被敵抓捕殺害,壯烈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振萬
  • 出生日期:1924
  • 逝世日期:1997)
  • 職業:植物生態學專家
植物生態學專家,烈士,

植物生態學專家

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河南林州人。1950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生物系,歷任西北農學院助教,中科院植物分類學研究所西北工作站助理研究員,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林草室副主任,西北植物研究所生態地植物室主任,中共西北植物研究所第三屆黨委委員等職。在學術組織中,曾任中科院西安分院、陝西省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員,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同盟(IUCN)瀕危物種保護委員會(SSC)中國專家組成員,陝西省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陝西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等。長期從事生態地植物學、植物分類學和植物資源學的研究工作,有不少新的建樹。在生態地植物學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秦嶺地區北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及山地植被區劃原則;陝西北部草原化森林草原帶的界線;青海東北部牧區棄耕草場植被的演替規律及重恢復的措施;黃土高原地區植被水平分布規律等觀點,為當地農業生產、植物資源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在植物分類學研究中,第一次提出棘豆屬生活型的分類及其演化規律;中國植物區系分區系統中“地區”以下等級植物省和植物縣的劃分原則和界線;發現了1個新亞屬和15個新種等35個新分類群;採集標本11562號約11萬份。在植物資源研究中,於陝西省境內找到了“雲南白藥”原料的代用品,摸清了薯蕷資源在陝西的分布。發表論文62篇,主編和參編的專著有《大西北生態環境論叢》、《陝西森林》、《中國植物志》第42卷1、2分冊、《秦嶺植物志》1卷3冊等9部。1990年被陝西省科學院授予“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1992年10月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烈士

張振萬(1907-1931)福建省龍巖縣(今龍巖市新羅區)曹溪鄉山馬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鬥爭,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時任龍巖縣馬坑區蘇維埃政府秘書,參加了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反“會剿”游擊戰爭、土地革命鬥爭和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1年夏在反“清剿”鬥爭中被敵抓捕殺害,壯烈犧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