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川(河北省軍區原司令員)

張振川(河北省軍區原司令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男,漢族。1923年出生。河北玉田人。1939年參加革命,1940年3月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冀熱遼軍區班長、排長、連長,華北野戰軍581團參謀長,參加平津、太原、蘭州等戰役。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581團長。回國後任194師副師長。1960年後歷任194師師長,65軍副軍長。1975年任65軍代理軍長,1983-1985年任河北省軍區司令員,河北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5年7月離休。

榮獲人民功臣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等。

人物經歷,牽牛戰役,急行軍“走”出來的勝利,新寶安戰役,解放太原,

人物經歷

張振川,河北唐山玉田縣人,1923年出生,1939年參加抗日工作。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野戰軍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戰鬥中七次負傷,多次立功受獎。曾榮獲人民功臣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等。後來歷任某軍副軍長、代理軍長、河北省軍區司令員等。現離休,在石家莊安享晚年。“到現在,我參加革命已經快70年了,可以說,我的大半生都是在戰場上度過的,我人生中最深刻的記憶就是戎馬半生。”7月30日,遙想當年,張振川老人感嘆不已。“抗日戰爭基本上是游擊戰,解放戰爭時就是正規軍了,這是個轉折。”在埋葬蔣家王朝的解放戰爭中,張振川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挺進東北、參與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攻太原、打蘭州、解放寧夏……

牽牛戰役

和所有的小八路一樣,1939年,年僅16歲的張振川瞞著家裡人偷偷地在老家玉田縣參加了游擊隊。“當時家裡人不同意我參軍,我趁八路軍從我們那兒路過的時候,就偷偷地從家裡跑出來了,當年的小八路基本上都是這么參軍的。”回想起60多年前的參軍時刻,張老顯得自豪而激動,時至今日,他依然記得當年八路軍的擴軍歌:“叫老鄉啊,你快去把兵當啊,莫等到日本鬼子來到咱家鄉,殺人又搶糧,你快去把兵當啊。”
經歷了八路軍的游擊戰後,1948年1月22日,唐山地區(冀東)的子弟兵編成冀熱遼軍區獨立第五師,張振川成為其中的一員。“這個師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領導幹部以老紅軍為骨幹、以抗日大暴動的骨幹為基礎,以冀東人民子弟為源泉,可以說是百鍊成鋼的主力團隊,所以這個師一編起來,就是以主力軍的姿態出現在華北戰場上的。”張振川說。
根據當時的戰略決策,是先解決東北問題,華北部隊執行牽制傅作義部隊不能出關支援東北敵軍的任務,在張振川的記憶中,當時他們就一直在聲東擊西地進行“牽牛戰役”,不斷地在山海關到張家口的沿線奔跑,引著傅作義的部隊東奔西跑,讓他不能支援東北,“我記得當時傅作義的部下就說他‘快成了調兵司令’了。”
經歷了8個月的“牽牛戰役”後,遼瀋戰役勝利結束,他們也逐漸看到了大決戰的曙光。

急行軍“走”出來的勝利

1948年11月,平津戰役揭開序幕之前,張振川所在的獨立第五師已經編成晉察冀野戰軍第八縱隊,奉命配合冀中軍區七縱隊圍攻保定。1948年12月,結束圍攻保定戰鬥後,八縱主力接到緊急命令北上張(家口)宣(化)。
張振川說,那時候千萬個腳步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山越高,風越硬,雪越大,困難也越多。經過了幾天的急行軍後,他們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說要在一天內趕到新保全。“那可是130里的強行軍啊,又是在戰士們已經進行了幾天急行軍的情況下,我擔心戰士們受不了。我們就制定了一個口號‘保證提前趕到新保全,堅決抓住35軍,活捉郭大麻子(指敵人軍長郭景雲)!’”這個口號給了戰士們很大的鼓舞,想到要消滅的是夙敵35軍,戰士們幾乎一路小跑著前進,飯都顧不得吃,一把把地嚼著生小米。
可就在他們到達涿鹿縣桑乾河時,又接到直插張、宣之間的沙嶺子的命令……幾經周折,最後終於準時趕到了新保全,圍住了敵35軍。“我記得急行軍的時候,我和曾紹東團長並肩站在路旁看著滾滾向前的隊伍,我對他說:‘我們第一段路程走完了。’他用眼掃了一下部隊,笑著說:‘走路對我們來說,早已成了張飛吃豆芽——— 小菜!”張振川說,“就是靠著兩條腿,這次我們追上了完全美式摩托化的國民黨35軍。”

新寶安戰役

在張振川的記憶中,新保全是平張線上處於下花園和沙城中間的一個城堡,北依八寶山,南靠洋河,地勢低下,城堡像在鍋底一樣。城牆用磚砌成,高約9米,相當堅固,城內街道東西長、南北窄,住有1000多戶人家。鐵路在城牆北邊,火車站在城的東北角上。“當時經過我和趙文進旅長一番仔細觀察,我們決定選擇在西北角向東的第二個墩台作突破口。”張振川說,當時他們旅屬、團屬的炮全部集中去支援22旅,他們23旅在沒有炮兵支援的情況下,團長曾紹東和他一起在二連組織了36個人的大爆破隊,3人一組,用一噸多炸藥捆綁成36個大炸藥包,每人背上一個炸藥包。
1948年12月22日,總攻開始後,在機槍的掩護下,爆破隊員開始實施爆破。可是,敵人在城牆正面、側面挖的隱蔽槍眼火力密集,開始的幾個組隊員還沒接近牆根就負傷甚至犧牲了。眼看著爆破隊的隊員只剩下4人了,許學順副班長毅然帶傷繼續組織爆破。“許學順是提前點燃導火索的,拼了命地背著點燃的50斤的大炸藥包奔向城牆,敵人都驚呆了,有的扔掉機槍,掉頭就跑,他終於把炸藥包放到了牆根下,而且還堆上了以前戰友送過去的距離不遠的炸藥包,當時300多斤炸藥震天動地一聲巨響,終於打開了攻入新保全的突破口。”張振川激動地說,這次戰鬥,他所在的68團俘敵1636人,繳獲各種炮25門、輕重機槍132挺、長短槍800餘支。許學順也因此被評為全國戰鬥英雄,1950年參加了全國戰鬥英雄大會,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1996年再度回到新保全,再次親歷當年戰友們用炸藥炸開的6米多寬的北城牆西北部的突破口時,張老感慨萬千,“在解放戰爭的歲月里,所有的勝利都是千百萬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張振川說,因為經常組織爆破隊、突擊連,因此經常會看到許學順這樣的英雄行為,這已經不是一個人的精神,而是全軍的一種精神。

解放太原

經過了三大戰役之後,1949年4月,國民黨已經處於崩潰狀態。我軍決定先占據太原的外圍據點,而就在這春暖花開之際,張振川也隨華北主力軍會師太原前線。“太原是個‘碉堡城’,我就在攻打這個‘碉堡城’時負傷了。”張振川回憶說,1949年4月23日,他上主碉堡偵察敵人的工事時,沒想到望遠鏡反光被敵人發現了,敵人的山炮向他隱蔽的主碉堡中部打來炮彈,“一發發炮彈在我下方爆炸了。還好只傷到了腿。”張振川說,受傷後,有幾位同志一定要把他抬下去,可是他怎么都不同意,苦苦要求團長把他留下,就這樣,他帶著傷和同志們一起攻入了太原城。“沒有親眼見證戰爭的勝利怎么能算參加了戰爭呢?即使負傷,我們也絕不會輕易下火線!”張振川說,這是所有解放軍的信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