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書中緣金牌圖書:《張愛玲:愛·人生·文學》上世紀40年代,日本占領下的上海,像閃電般橫空出世的傳奇女作家張愛玲,用她驚世駭俗的才情震撼了世人,她的作品至今仍然讓人動容。她特殊的家庭背景、曲折的感情經歷、不為人知的晚年生活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色彩。本書收入了日本知名學者池上貞子研究張愛玲的二十餘篇文章,從多個角度追尋張愛玲華麗而蒼涼的一生,解讀她的作品與生命軌跡!
基本介紹
- 書名:張愛玲:愛•人生•文學
- 譯者:趙怡凡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371268
- 作者:池上貞子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 頁數:231頁
- 開本:32
- 品牌:書中緣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日本知名學者、翻譯家池上貞子教授二十餘年心血匯集,海外“張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識形態下,一個日本學者將如何看待張愛玲其人、其所處時代及其作品。本書參考大量海外研究資料,多角度、深層次分析張愛玲作品的創作動機和寫作特點,匠心獨具,觀點鮮明,相信對國內的“張迷”和“張學”研究者也將有所啟發。
作者簡介
池上貞子
1947年出生於日本琦玉縣。東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學科畢業後,完成東京都立大學碩士課程。現為跡見學園女子大學文學部教授,主攻中國現代文學方向。譯作包括張愛玲《傾城之戀》(1995年,平凡社),平路《行道天涯》(2003年,風濤社)、《何日君再來》(2004年,風濤社),朱天文《荒人手記》(2006年,國書刊行會),焦桐《欲望廚房》(2007年,思潮社),席慕容《契丹的玫瑰》(2009年,思潮社),李永平《吉陵春秋》(共譯,2010年,人文書院)等。
1947年出生於日本琦玉縣。東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學科畢業後,完成東京都立大學碩士課程。現為跡見學園女子大學文學部教授,主攻中國現代文學方向。譯作包括張愛玲《傾城之戀》(1995年,平凡社),平路《行道天涯》(2003年,風濤社)、《何日君再來》(2004年,風濤社),朱天文《荒人手記》(2006年,國書刊行會),焦桐《欲望廚房》(2007年,思潮社),席慕容《契丹的玫瑰》(2009年,思潮社),李永平《吉陵春秋》(共譯,2010年,人文書院)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張愛玲和上海—人與時代
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文學—北京·上海2
張愛玲愛·人生·文學8
張愛玲與胡蘭成17
阿部知二與張愛玲—在日本占領下的上海28
從服裝穿著解讀張愛玲42
第二章華麗和蒼涼—作品和技巧
張愛玲和《傳奇》—中國和西洋的接觸52
《流言》考—張愛玲之1943—1945年67
關於張愛玲的《留情》86
看張愛玲文學中絲綢的諸樣態與“戀衣”——《金鎖記》·《更衣記》·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100
張愛玲文學技巧小考—“香港傳奇”中的花草樹木象徵115
第三章上海之後
張愛玲所處的時代和文學—1950年代的短篇小說130
張愛玲和白先勇—關於“失落”的時機145
看文學作品中的“愫細”與香港157
第四章書評以及其他
台灣的張愛玲研究178
張愛玲之死182
張愛玲去世後之國際研討會等185
張愛玲研究的現狀和課題188
在變動的中國“居住”的人們196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和張愛玲198
張愛玲之事—圍繞電影《色·戒》201
張愛玲遺作《小團圓》出版後204
後記210
本書收錄文章初次刊登信息一覽表214
張愛玲年譜217
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文學—北京·上海2
張愛玲愛·人生·文學8
張愛玲與胡蘭成17
阿部知二與張愛玲—在日本占領下的上海28
從服裝穿著解讀張愛玲42
第二章華麗和蒼涼—作品和技巧
張愛玲和《傳奇》—中國和西洋的接觸52
《流言》考—張愛玲之1943—1945年67
關於張愛玲的《留情》86
看張愛玲文學中絲綢的諸樣態與“戀衣”——《金鎖記》·《更衣記》·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100
張愛玲文學技巧小考—“香港傳奇”中的花草樹木象徵115
第三章上海之後
張愛玲所處的時代和文學—1950年代的短篇小說130
張愛玲和白先勇—關於“失落”的時機145
看文學作品中的“愫細”與香港157
第四章書評以及其他
台灣的張愛玲研究178
張愛玲之死182
張愛玲去世後之國際研討會等185
張愛玲研究的現狀和課題188
在變動的中國“居住”的人們196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和張愛玲198
張愛玲之事—圍繞電影《色·戒》201
張愛玲遺作《小團圓》出版後204
後記210
本書收錄文章初次刊登信息一覽表214
張愛玲年譜217
序言
你已經無法再次拒絕
但我仍在躊躇
請讓我短暫地停留在這裡
我不過是一陣清風
—池上貞子《風—訪問張愛玲洛杉磯故居》
1998年夏,我訪問美國的時候,拜訪了位於西海岸洛杉磯市的張愛玲(1920—1995)故居。我曾翻譯過她的三部代表作品《金鎖記》《留情》與《傾城之戀》,其中,《傾城之戀》於1995年3月出版。半年之後,她在洛杉磯的公寓中悄然離世。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張愛玲離開大陸,在香港停留數年後,輾轉到達美國。她的德裔美國丈夫去世之後,張愛玲開始獨自生活,變得不愛與人交往,甚至有些頑固不化,這在華人圈內外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我踏著她的足跡走向她的故居時,超越死亡的內疚感充斥在我心中,而這無限的感慨,卻只能用短短的四行詩來體現。
從與已故的尾坂德司老師的談話中,我知道了張愛玲的名字。1977年,我在法政大學的第一教養部擔任兼職中文講師。當時任該大學教授的尾坂老師因從早期就開始接觸中國現代文學並進行創作與翻譯而知名,我慕名找到了尾坂教授,通過談話發現他是一位磊落又有些靦腆的江戶人,但對我們這些年輕人卻十分坦率、平易近人。
當時的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現代文學的狀況頗為混亂,許多日本學者也放棄了對中國文學發展方向的探索。尾坂先生十幾歲的時候來到中國,在天津、北京度過了他的學生時代,並曾在上海擔任過教員。對中國及中國人的看法,尾坂先生有接近中國人的立場。老師在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人民文學時,向我介紹了一本書,便是張愛玲於五十年代在香港出版的《秧歌》(日本譯名為《農民音樂隊》,並河亮譯,時事通信社,1956年)。
這部長篇小說,的確與我印象中的中國現代文學有著巨大的差異,但由於找不到其他相關資料,只能無奈地將對張愛玲的研究暫時擱淺。改革開放後,兩國交流得以解禁,我有幸讀到了張愛玲四十年代的代表小說集《傳奇》與散文集《流言》,它們給我帶來了無限的衝擊。無論是百般錘鍊的文體,還是匠心獨具的修辭,都與我曾經讀過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不同,連當時不可欠缺的道德觀都沒有強加在作品之中。現代中國竟然有這樣的文學!從此,我開始正式研究張愛玲。尾坂先生常常苦笑,認為“自己不擅長體會女孩的心思”,因而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其他作品上。
在研究的同時,我嘗試著進行翻譯。但與其他作家不同的是,語言是張愛玲最值得研究的部分。她使用的文字與語句頗為獨特,辭典自不必說,有些辭彙甚至連在中國土生土長的播音員都無法給出明確的解釋。對於她的文學作品,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從整體上把握,依照自己的思維理解進行翻譯。尤其是她對於色彩、情景、感情、人物性格等方面的描寫,非常微妙,我總會擔心《傾城之戀》這些作品是否譯出了原作中的氛圍。
由於時代原因,張愛玲的作品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台灣與香港地區,擁有大量狂熱的讀者。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由於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出台,張愛玲的作品得到了廣泛傳播,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香港,甚至美國,她的作品引發了所有華語圈內的華人對文化與文學的思考。可以說,張愛玲是華語文學的開端,是華語文學的典型代表。
從那之後,我翻譯台灣文學作品的機會逐漸增多。朱天文、王禎和、平路等作家都受到了張愛玲的影響,繼承了她的創作風格。身處美國的研究學者王德威甚至將張愛玲尊稱為“祖師奶奶”(即視為開山祖師)。
本書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筆者筆致愚鈍。所收錄的文章僅以與張愛玲具有相關性為基準,故而帶有原刊載雜誌的風格,文體與形式也是各式各樣。另外,在這二十多年間,對張愛玲研究的狀況也有大幅改善,書中有可能有一些眾所周知的記述,部分地方也可能與現今的研究有所偏差,但為反映時代特色,在收錄時,儘可能保留了原有風格。為使閱讀流暢,排版時修改了時間,並對重複部分進行了刪減。
希望讀者能夠讀有所獲,了解到張愛玲文學的一角。
池上貞子
但我仍在躊躇
請讓我短暫地停留在這裡
我不過是一陣清風
—池上貞子《風—訪問張愛玲洛杉磯故居》
1998年夏,我訪問美國的時候,拜訪了位於西海岸洛杉磯市的張愛玲(1920—1995)故居。我曾翻譯過她的三部代表作品《金鎖記》《留情》與《傾城之戀》,其中,《傾城之戀》於1995年3月出版。半年之後,她在洛杉磯的公寓中悄然離世。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張愛玲離開大陸,在香港停留數年後,輾轉到達美國。她的德裔美國丈夫去世之後,張愛玲開始獨自生活,變得不愛與人交往,甚至有些頑固不化,這在華人圈內外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我踏著她的足跡走向她的故居時,超越死亡的內疚感充斥在我心中,而這無限的感慨,卻只能用短短的四行詩來體現。
從與已故的尾坂德司老師的談話中,我知道了張愛玲的名字。1977年,我在法政大學的第一教養部擔任兼職中文講師。當時任該大學教授的尾坂老師因從早期就開始接觸中國現代文學並進行創作與翻譯而知名,我慕名找到了尾坂教授,通過談話發現他是一位磊落又有些靦腆的江戶人,但對我們這些年輕人卻十分坦率、平易近人。
當時的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現代文學的狀況頗為混亂,許多日本學者也放棄了對中國文學發展方向的探索。尾坂先生十幾歲的時候來到中國,在天津、北京度過了他的學生時代,並曾在上海擔任過教員。對中國及中國人的看法,尾坂先生有接近中國人的立場。老師在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人民文學時,向我介紹了一本書,便是張愛玲於五十年代在香港出版的《秧歌》(日本譯名為《農民音樂隊》,並河亮譯,時事通信社,1956年)。
這部長篇小說,的確與我印象中的中國現代文學有著巨大的差異,但由於找不到其他相關資料,只能無奈地將對張愛玲的研究暫時擱淺。改革開放後,兩國交流得以解禁,我有幸讀到了張愛玲四十年代的代表小說集《傳奇》與散文集《流言》,它們給我帶來了無限的衝擊。無論是百般錘鍊的文體,還是匠心獨具的修辭,都與我曾經讀過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不同,連當時不可欠缺的道德觀都沒有強加在作品之中。現代中國竟然有這樣的文學!從此,我開始正式研究張愛玲。尾坂先生常常苦笑,認為“自己不擅長體會女孩的心思”,因而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其他作品上。
在研究的同時,我嘗試著進行翻譯。但與其他作家不同的是,語言是張愛玲最值得研究的部分。她使用的文字與語句頗為獨特,辭典自不必說,有些辭彙甚至連在中國土生土長的播音員都無法給出明確的解釋。對於她的文學作品,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從整體上把握,依照自己的思維理解進行翻譯。尤其是她對於色彩、情景、感情、人物性格等方面的描寫,非常微妙,我總會擔心《傾城之戀》這些作品是否譯出了原作中的氛圍。
由於時代原因,張愛玲的作品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台灣與香港地區,擁有大量狂熱的讀者。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由於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出台,張愛玲的作品得到了廣泛傳播,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香港,甚至美國,她的作品引發了所有華語圈內的華人對文化與文學的思考。可以說,張愛玲是華語文學的開端,是華語文學的典型代表。
從那之後,我翻譯台灣文學作品的機會逐漸增多。朱天文、王禎和、平路等作家都受到了張愛玲的影響,繼承了她的創作風格。身處美國的研究學者王德威甚至將張愛玲尊稱為“祖師奶奶”(即視為開山祖師)。
本書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筆者筆致愚鈍。所收錄的文章僅以與張愛玲具有相關性為基準,故而帶有原刊載雜誌的風格,文體與形式也是各式各樣。另外,在這二十多年間,對張愛玲研究的狀況也有大幅改善,書中有可能有一些眾所周知的記述,部分地方也可能與現今的研究有所偏差,但為反映時代特色,在收錄時,儘可能保留了原有風格。為使閱讀流暢,排版時修改了時間,並對重複部分進行了刪減。
希望讀者能夠讀有所獲,了解到張愛玲文學的一角。
池上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