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家庭情況,出版圖書,人物著作,親友回憶,
人物簡介
張孝若,名怡祖,字孝若,以字行,江蘇南通人,1898年2月8日生於海門廳長樂鎮(今常樂鎮),1904年正月,張謇延請日本女教員兼保姆森田政子開塾於家,教授孝若及鄰童數人。1905年8月,入通州師範學校附屬國小校,同年在家隨黃萬鎰習拳術。1906年,張謇教之以詩。
1913年春,往學於青島。1914年,往游南洋群島;後入上海震旦學院,時張謇任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有規劃常備顧問。1915年4月,美國人雅大摩司夫婦為農商部赴澳大利亞買種羊,張孝若隨雅氏夫婦乘瀛洲號輪赴港,隨往澳大利亞,同月因病由馬尼拉折回;11月13日,與陳氏女結婚。
1916年12月,長女非武生;是年受胡適影響,在南通報上發表白話文章。
1917年7月,乘亞細亞號輪由上海出發,遊學美洲。1918年春,以升級逾年畢業,獲亞諾蘭特商科大學商學士學位;5月,以父親年歲漸老,地方事又多,由美歸國。返國後,倡組“南通縣自治會”,並助乃父處理對內對外事宜。1919年5月,女柔武生;同年張謇創辦淮海實業銀行,任為經理。1920年6月,子融武生。
1921年7月,女粲武生;同年張謇任吳淞商埠督辦,張孝若時有建獻。是年,張孝若任江蘇省議會第三屆議員,旋以議會內龐雜不堪,從父命於召開前辭去議員職務。
1922年,奉派為考察歐美日本各國實業專使,同年,女聰武生。
1923年,與張謇計畫實業事並地方水利。9月,由滬乘輪赴歐考察實業,先至法國,在巴黎演說關稅,繼至德、荷、比、意、奧、瑞士;11月抵英。
1924年1月,離英至美;4月,由日本返回上海,計歷時八月,遍歷十國,途中成詩二三百首。同年,北京政府任張孝若為首任駐智利共和國全權公使,時各公司事業,或以天災連年,或以人事波及,已有岌岌可危之勢,為助長輩撐持應付,上書辭公使之命。
1925年10月,吳佩孚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設總部於漢口,任孝若為總司令部參贊、外交處長。
1926年6月19日,北京政府任為揚子江水道討論委員會會長;8月24日,父張謇病逝南通,享年74歲。張孝若繼任大生紗廠等機構董事長、私立南通大學校長,並與政治絕緣。
1933年,母吳氏60歲生日,迎游廬山。
1935年10月17日,在滬寓遭僕役槍擊能命,終年38歲,兇手畏罪而死。
人物事跡
環球實業考察
走出喧囂的西方花花世界,回到外受列強欺凌、內部動盪不息的祖國,張孝若時而冷靜思考,時而振臂高呼,四處奔走吶喊。他十國之行的考察收穫,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面:
一是全面分析了一戰對西方經濟的影響。在實業考察方面,張孝若對各國的工商業情況,根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受影響不同”,分為五種類型,並對這十個國家經濟在戰前、戰中、戰後的變化分別說明,還對各國煤鐵出產情形,紡織業、航運業的情況作了比較,提出了我國應該借鑑的地方。1924年《工商新聞百期彙刊》,刊載了張孝若洋洋灑灑30萬字的《考查歐美日本各國實業報告書》。通過大量第一手資料,幫助國人客觀認識和把握一戰後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
二是分類介紹了西方國家對華態度。張孝若認為:“各國對華態度,殊不盡同,略可分為數種:(1)對華情形不甚明了,而願研究者;(2)對華悲觀者、或輕視者。此種態度之由來,一方由於日人對華不利之宣傳,一方亦由於旅華外人對於中國紊亂情形,直覺困苦而起;(3)崇拜中國歷史文學美術者,而能諒解中國情形,並希望中國富強者。”中國應該分別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外交努力。另外,他還引導時人正確認識世情變化和國際組織的作用,啟發人們有效與西方國家打交道。
三是借鑑西方經驗系統提出發展經濟的對策。張孝若得出結論,“觀各國工商業之興盛”“不外乎人民有進取之精神,政府有獎進之措施,地土有豐富之原料”這三個條件。他認為,中國具有發展經濟的巨大潛力,這主要體現在人和土地資源這兩個因素上。同時,張孝若對北洋政府的經濟政策不滿,並說:“以中國地大物博,人民不應無所建樹,而對於世界,中國不應無所主持。”只有採取切實的鼓勵措施,才能真正達到“光大中國之文化,增進國際之地位”的目的。張孝若還提出了清理外債、舉辦交通、提倡農墾、促進貿易、救濟勞工、實行統計制度、補充實業知識、改良幣制、裁免厘金稅、劃一度量衡制等十條發展實業的辦法。
四是聯繫實際為地方自治獻計。他強調:發展地方自治事業,人才和法治很重要。他說:“地方須人才,猶家庭須賢子弟。有賢子弟則家庭立,有人才則地方興。”又舉例,“美國獨立時,若無華(盛頓)其人,精沽乃心,忠勤其事,焉能離英獨立而成功?然華(盛頓)俟戰事方定,即召集十三州會議,制定憲法為立國法軌。後此者將循此而行,永無違者。”他話鋒一轉,總結道,人有存亡,而法無興替。他還針對南通的教育、交通、實業、財政等提出改革構想。張孝若借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話大膽預言:“地中海之時期已過,大西洋之時期將過,太平洋之時期至矣。”以此來證明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性,他用世界眼光提出了中國圖強的夢想,這在百年前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對教育和慈善事業的創新發展
1918年張孝若美國留學後回國,成為張謇的得力助手。為促進教育、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張孝若在經費籌集方面採取了新的辦法。
1921年12月,張謇主持成立負責保管捐助教育、慈善機構資產的“教養公積社”。該社公積金存於淮海實業銀行,由張孝若負責保存與調撥事宜。這類做法使得教育、慈善事業擁有了持續、穩定的經費來源,保證了各項事業的正常開展。
1926年張孝若出任大生紗廠董事長後,又對紗廠捐助教育、慈善機構的辦法進行調整。
1920年10月,張孝若聯合南通教育會、商會、農會等團體創辦“南通縣自治會”,並被推舉為主任理事。南通縣自治會下設財政股、統計股、教育股、實業股、交通股、水利股、慈善股、公共營業股等,1921年登記會員共100人,基本都是既具名望又擁有雄厚財力的地方紳商。南通縣自治會成立後,陸續提出籌備自治經費、選派學生貸款赴美留學、籌備各市鄉遊民習藝所等議案,其經費來源包括各界捐助的公產公款、附加特稅、會員費及地方公債等。南通縣自治會的成立,有助於更好地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地方建設。正如張孝若所言:“發皇南通之事業,其責任當南通全縣人民共同擔負之。”聯合組建管理機構可以將“從前個人自治模範的南通”變為“以百二十萬人之才智共同發皇”的南通。
1926年張孝若接手大生紗廠後,又在廠內設立“南通縣自治事業總務處”,負責統籌收取捐助教育、慈善機構的經費事宜,規定此後各機關支付,不得單獨向公司支取,以免系統紊亂。總務處以三個月為一屆賬期造具賬冊,“實以各機關事求統一之效、賬目得稽核之實。庶款不虛靡,事能振作”。
1927年北伐軍占領南通後,張謇之兄張詧被舉報為“土豪劣紳”,張氏事業受到不小衝擊。但張孝若對教育、慈善機構依然勉力維持,於1928年設立張嗇公創立慈善事業總管理處。總管理處以“維持並發展張嗇公創立之慈善事業”為宗旨,設有董事會,下轄養老、育嬰、收養殘疾、教育盲啞、傳習貧民工藝共五組,分別負責相應慈善機構的管理運營。張孝若親自選聘總管理處董事,並以張謇事業繼承人的身份呈請南通縣政府核准。在總管理處的管理下,各項慈善事業得以正常運行。 由上可見,與張謇相比,張孝若比較注重設立專門機構,整合各方面資源共同參與慈善、教育機構的管理和運營。這可以避免“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弊端,有助於慈善、教育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教育、慈善事業內容的整合 張謇興辦的教育、慈善事業種類繁多,但較為龐雜;雖開支浩大,效果卻往往不如人意。有鑒於此,張孝若接手後有意識地進行了整合。在教育事業中,張孝若特別注重高等院校建設。
1928年6月,張孝若召集南通農科、醫科、紡織各校代表成立“南通大學籌備委員會”,擬以各校為基礎聯合組建大學。同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學召開成立大會,張孝若親任校長,選聘王志鴻、李希賢、陸費執、戴尚文、張誼等名師執教,並聘請于右任、李宗仁、榮宗敬等政商名流擔任校董。南通大學成立後,“力謀組織之完全、系屬之統一”,成立校董會統籌農、醫、紡各科發展,並設立校基產管理員接收張謇生前購置的11萬畝基產。至抗戰爆發前,南通大學培養了大量人才,被視作江蘇乃至全國私立大學的代表。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張孝若還對張謇所創辦的慈善組織進行了調整,並與南通縣救濟院協同舉辦慈善事業。1930年12月,南通縣政府按內政部要求成立南通縣救濟院,從張孝若手中接收了部分慈善機構。救濟院將張謇創辦的貧民工場改為遊民習藝所,將濟良所、棲流所改為了婦女教養所,而張謇創辦的新育嬰堂、養老院、殘廢院、盲啞學校等慈善機構則由張孝若主持的“張嗇公創立慈善事業總管理處”繼續管理。時值大生紗廠困難之際,這類整合既是出於現實所迫,也有助於集中資源,維持和最佳化慈善事業的運營。
家庭情況
張孝若去世時年僅37歲,身後二子四女,一女自殺,一女死於抗戰。
長女張非武,生於1916年11月18日(陽曆12月12日),僑居美國。
幼女張聰武,1938年平4月,不幸犧牲在敵軍的槍口之下。解放後,被安葬於南通烈士陵園。
長子張融武,香港大學國文和國語教授,1984年在香港病逝。
兒媳婦孟廣珍,為張緒武之妻子、張孝若之兒媳。
長孫張慎躍。
出版圖書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
《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是一本張孝若編制,由中華書局在1930年出版的書籍。
人物著作
親友回憶
張柔武:父親出自名門, 才華出眾, 當年曾與孫科、張學良、袁克定等三人並稱為“民國四公子”。父親為人善良、正義、誠實、謙和, 不驕不躁,不自命不凡, 且樂於助人。上世紀80 年代湖北省政協常委鄭南萱曾自武漢專程來南通至嗇園謁祖父和父親的墓, 老人在父親墓前告訴我, 他畢業於由父親張孝若任校長的南通醫科大學, 畢業後在國民黨某部隊當軍醫。30 年代左右父親從軍閥槍口下救出他, 並且還救了另外 99 個第二天將被押送刑場槍決的“亂黨分子”。是父親冒了生命之險, 以身力保, 救出了他們百人。鄭老說:“此恩不報非君子, 我一定要來叩謝校長救命之恩, 以圓宿願。”
由此我聯想到另外一個相關情況。30 年代有一名金雲直的南通縣人士, 高大個子, 年齡僅小我父母親幾歲, 但來我家時口稱二老為“乾爹、乾媽”。我曾有惑, 後來始知, 當年金雲直曾被視為革命黨, 是父親親自出面救了他, 他為感恩報德,拜父母親膝下自稱“乾兒”。這樣看來金雲直和鄭南萱一樣, 同為父親救出。想不到謙和斯文的父親竟然甘冒風險, 仗義救人, 由此可見他高尚的思想品德。
七十餘年前父親在南通創辦了紅十字會, 救死扶傷, 解救困難。現今的市紅十字會為了紀念父親,80 年代以來賦我以市紅十字會“名譽會長”之稱, 即緣於此。
父親正著力為家鄉、為國家作貢獻之際, 突遭不明橫禍, 奪去了寶貴的生命。父親壯志未酬, 含恨離開人世。如父親健康長壽, 我家將是多么興旺和幸福, 父親對國家、對家鄉也會有更多作為。
父親對女兒的關愛無微不至,呵護著我的成長。父親思想進步開明 , 1934年曾親切地對我說:“我家雖為封建家庭, 但爸爸不重男輕女。女孩子讀書好, 要求上進,同樣繼承祖業;男孩子如不好好讀書, 不求上進, 照樣可以逐出家門。”
當時我就讀於南通女師師範部, 音樂教師曾淑瑾動員我去考音樂學校, 母親沒有意見, 可是祖母一口回絕, 說:“祖父所辦事業很多, 有待你們繼承, 你要留在師範學習, 以後管理師範。”我只得又懇求父親, 虧得非姐事先已為我向父親疏通, 父親同意了, 並親自帶我去參觀上海美專和杭州國立藝專。
後來我考進了杭州國立藝專, 學習音樂的願望得以實現。父親曾向我介紹青年作曲家聶耳的生平, 說聶耳擅長小提琴, 不幸在日本鵠沼海灣游泳時溺水而亡, 甚為可惜。我在父親書房內還看見壁上懸掛徐志摩的詩軸、徐悲鴻的畫軸, 想不到父親也頗具藝術情調呢!
父親去世後, 祖母請來原在墾牧公司擔任總管的齊貢之先生。據齊貢之告訴我, 在父親所列有關我們姐弟的學費項目下, 有“非、柔、融、緒”出國留學的專項。由此可見父親確未受封建社會思想束縛, 對兒女是一視同仁的。
父親很重視我們的學習, 我也定期向父親匯報學習成績。父親還很注意培養我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他嚴父慈母式的關愛和勉勵給我以奮進的力量, 使我倍增學習音樂的信心, 後來雖遇家禍國難,我都沒有中途輟學, 經七八年的坎坷曲折, 學習上終於取得一定的成效, 成為我建國後為人民教育事業作貢獻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