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
建置沿革
清朝時期,為厚生鄉張店集。
1964年8月,為試量區張店公社。
1975年12月,析生鐵冢、趙村、試量、任集等公社部分大隊,組建張店公社。
1983年4月,由張店公社改為張店鄉。
2010年1月,由張店鄉改為張店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下轄張店1個社區,李三官廟、周閣、東謝樓、孫渡口、西謝樓、王樓、閻莊、劉莊、賈莊、梁橋、羅莊、安李橋、王莊、宋坑、羅集、李大樓、白楊寺、虎楊莊、魏口、窪於、趙莊、杜集、大郭、亂絲廟、呂古寺、許莊26個行政村;下設7個居民小組、17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張店鎮下轄3個社區、24個行政村:張店社區、李三關社區、周各社區、王樓村、大郭村、閆莊村、劉莊村、梁橋村、安李橋村、宋坑村、王莊村、羅集村、白楊村、虎楊村、窪於村、亂絲廟村、趙莊村、孫渡口村、東謝樓村、西謝樓村、賈莊村、許莊村、呂古寺村、魏口村、李大樓村、羅莊村、杜集村,鎮人民政府駐和諧路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張店鎮地處豫東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平均坡降為1/6000,平均海拔41.8米。
氣候
張店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秋氣候溫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4.5℃,1月平均氣溫0℃,極端最低氣溫-19.1℃;7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41.9℃;無霜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降水量749.4毫米。
水文
張店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清水河流經全境,晉溝河貫穿南北,另有小紅河、羅家溝、洪河溝、梁洪溝等。
自然災害
張店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連陰雨、冰雹、大風、蟲害等。2000年6月中下旬,連降暴雨,降雨量達320毫米,造成嚴重內澇,成災面積達48000畝,倒塌損壞房屋36間,糧食減產300多萬千克;2009年冬和2010年春,4個月無有效降雨,遭遇百年特大幹旱。
自然資源
2011年,張店鎮有耕地5.6萬畝,人均1.07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總人口有5.52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7766人,占50.3%;女性27434人,占49.7%;14歲以下10429人,占18.9%;15—64歲40339人,占73.1%;65歲以上4432人,占8%。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長率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51人。
截至2018年末,張店鎮戶籍人口為64861人。
截至2019年末,張店鎮戶籍人口為6467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張店鎮財政總收入1640萬元,比2010年增長36%;農民人均純收入5670元。
截至2018年末,張店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截至2019年末,張店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農業
2011年,張店鎮農業總產值5.6億元。張店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經濟作物以菸葉、蔬菜、藥材、棉花等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等為主,形成了以亂絲廟、西謝樓、劉莊為代表的養殖專業村。
工業
張店鎮是尾毛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尾毛加工、制刷、脫絨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張店鎮工業總產值為14.5億元。2011年,張店鎮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尾毛企業有13家,產值在100萬元以上的加工戶有120家,張店鎮80%以上的農戶從事尾毛加工業,從業人員達3.5萬餘人;全年加工尾毛4500噸,脫絨400噸,實現產值6.4億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有商業網點169個,專業集市貿易市場6個,是鹿邑縣尾毛交易和尾毛加工集散地。2011年,張店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1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886人,專任教師36人;國小25所,在校生7600人,專任教師248人;國中3所,在校生1580人,專任教師106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有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個,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大院2個,農家書屋7個。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學校體育場地3處,鎮文化站安裝有健身器材。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27個行政村安裝了有廣播喇叭;有線電視用戶數為7980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7個;設病床58張。2011年,張店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1萬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張店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90戶,人數140人,支出26.9萬元,比2010年增長16%;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733人次,共支出13.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93戶,人數2477人,支出214萬元,比2010年增長1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社會福利費7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有敬老院1家,床位100張;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368人,參保率80%。
基礎設施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7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3000餘戶,行動電話用戶12000戶。
截至2011年末,張店鎮有自來水廠2座,生產能力4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5%。
交通
張店鎮有210省道過境,境內長5.9千米;有鹿邑至鄲城公路貫穿全境。
歷史文化
張店鎮因明末,張姓在境內開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