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法,字師古,號未了翁。清代人,生於四川什邡徐家場(現師古鎮師古村)的一個小康之家。他將主要精力用度在研究農業生產上,多年來埋頭著書立說,先後撰寫了《三農記》和《正情說》。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宗法
- 別稱:未了翁
- 字號:師古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四川什邡
- 主要作品:《三農記》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張宗法,字師古,號未了翁。清代人,生於四川什邡徐家場(現師古鎮師古村)的一個小康之家。是一位長期生活在農村的知識分子,宗法從小好學,博聞強記,是當地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會作文,寫詩,還寫得一手好字,由於他的草書蒼勁古雅,所以人們能得到他的一條一幅,都能感到非常珍貴。宗法傲視豪門權貴,不圖功名富貴,卻與鄉間的“老農、耕父、牧童”交往隨和,關係密切,在家鄉父老的鼓勵支持下,他將主要精力用度在研究農業生產上,多年來埋頭著書立說,先後撰寫了《三農記》和《正情說》。
個人作品
《三農記》成書於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 年),當時清朝還處在向上發展時期,國內形勢比較穩定,清政府對發展農業生產也較為重視,曾組織官員,學者編寫農書,加強 對農業生產的指導 ,這樣的時代背景,有利於張師古的著作。同時,我縣位於川西平原,距省會成都較近,文化發達,經濟繁榮,農業比較先進,給張師古撰 寫《三農記》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三農記》全二十四卷,一至五卷寫天時地理,六卷寫災害、備荒和救荒;七至十八卷分述各種農作物的栽培技術;十九卷至二十卷談畜牧獸醫;二十至二十四卷談農村習俗雜事和農產品加工。全書三十三萬多字,該書重點是論述各種不同作物及其耕作技術,從七至十八卷用了十二個整卷,即占《三農記》一半以上的篇幅,把谷蓏(裸瓜類果實)蔬、果、染色、葉(桑茶等)、植(棕、漆、皂等)、材(榆、柳、杉松)、草(苜蓿、燈草等)、藥及纖維作物列為十二著,把每種作物的各稱、形態性狀、效用、栽培技術都作了詳細的考證和記載,特別是糧食作物的栽插方法上,他總結出了矮種,點種,區種,芽種,種等五種方法。最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運用植物進行病蟲害防治,運用有機肥來進行農作物栽培的觀點,堪稱我國有機農業的鼻祖。目前,我鎮種植曬煙要使用苕子和麻菇有機肥可能就得益於他的研究。現在,我們下力氣提倡的不要焚燒秸桿,其實師古先生很早就告訴我們要秸桿還田,這種有機肥效果很不錯,肥效還很好。
《三農記》是我國清代乾隆年間的一部重要農業科學著作,此書內容 豐富,記述生動,體例完整,規模宏大,僅次於當時乾隆皇帝命令五十位大學士、翰林、學者集體纂修的《授時通考》。比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所記述的更有發展,更為實用。今天全國仍有十多個省市圖書館珍藏著這部書。有關部門還把它納入《中國農業遺產集》,向國內外推薦。這部書兩百多年來對川西北農業生產技術有著深遠的影響,作者享有很高的聲望。曾有:“先生有作《三農記》,千古舊家不可無;安得田園學耕稼,閒閒聊作下農夫”的詩句(《野鶴山房詩抄》)流傳至今,師古鎮一帶的老人還擺得張師古不少寫書的故事。
《三農記》在論及作物栽培技術 時,很強調因地制宜,不違農時。他說:“各方之土宜物,不可一概而論。時種各有攸敘,能得時宜,不違先後之序,則相繼以生盛。”注意聯繫本地實際,特別談及蜀中物有的方法,使之具有地方特色,他敢於解放思想,能大膽的把老農的意見直接寫進書里,與“聖人、宿儒”平起平座。如銀杏插枝,既引“老農雲”:“插枝潤土亦活。”如大麻獲治戒誤時,引“老農雲”:“說了一杯茶,誤了一池麻。”較好地運用了古農業文獻,徵引典籍雖多,但能前後連貫一致,自成體系。並常用他自己的意見來申說問題。另外,《三農記》還在每種作物栽培技術後,僻有典故一欄,分別蒐集載有關作物栽培的古今傳說,情節 生動,引人入勝,從而增加了該書的感染力,使人喜聞樂道。
軼事典故
張師古編寫《三農記》立志其“深探其體,盡力於實”精心致意,決不馬虎從事,他博採俗談,方說,耆語,童言,腳跡遍於家鄉的田畦,老舍,參考了歷代農業文獻 三百二十多種。然而,他的家業一天比一天蕭條,到妻子病逝後,三十多畝地幾乎典當殆盡。
妻子死後,師古和獨女兒相依為命。女兒對父親寫書也很支持,可女孩子漸漸長大了,不能不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明講呢,怕分散父親的心思。有一次,她在為父親磨墨時,淚水掉滿了硯台師古才如夢初醒,安慰孩子說:“為了我寫書,可把你苦了,你的婚事我已托給了鄉鄰吳婆婆,等明年《三農記》寫成後,就給你辦婚嫁,送你出閣。”他把思想全用在自己的事業上。張師古就這樣腳踏實地,通過艱苦的勞動,歷盡寒暑完成了《三農記》的寫作。
1980年秋,什邡縣地名普查時,縣人民政府根據人民民眾對這位古代農業科學家張師古的懷念和尊敬,將他的家鄉原民主公社一大隊(今師古鎮師古村)命名為師古大隊,以資紀念。恢復鄉建制後,改為師古村至今。2006年4月17日,原民主、雲西兩鎮合併,為紀念這位有機農業的鼻祖,先賢,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