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屋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萬江街道
歷史沿革,人口,社會經濟,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延福鄉;清末,屬東莞縣中堂司。1948年,屬第六區西蘆鄉。1957年,屬中堂區;1959年,屬萬江人民公社滘聯生產大隊;1983年,屬萬江區滘聯鄉;1986年,屬東莞市萬江區街道滘聯管理區;1999年,屬萬江區街道滘聯行政村;2003年,屬萬江街道滘聯社區。
世居村民有張、溫、蘇3姓,以張姓為主。
人口
社會經濟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主種水稻、香蕉,後逐漸轉變為多種經營,養豬、養高產魚。工副業有前進場和立新廠兩大類型:前進場管理林業、豬場、漁塘組;立新廠管理工廠企業,最早的工廠是輕木廠,1957年之後,發展修船廠、草織廠、葵藝廠、磚廠、建築隊等。
1984年,張屋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集體經濟和民營企業,集體企業有磚廠、針織廠、股份制水泥廠及供水廠等。集體廠房出租或被承包。2015年,經營行業涉及服裝輔料、電子、食品、包裝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村內有三級古樹細葉榕4棵、木棉樹1棵。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龍船飯、粉果、糕點、煎堆、麻糊和冬團等。
20世紀80年代末通電,1993年通自來水,9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初通網際網路、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歷史文化
村內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存有15座。多為青磚瓦房,磚木結構,青磚牆體,木製門窗。
劭翁張公祠,始建時間不詳,1996年重建。樓高兩層,兩進,頭門匾額題“劭翁張公祠”,外壁為青色瓷片,柱子外露,為磚紅色瓷片。仍作宗祠使用,也供居民婚嫁、燈慶、擺喜宴用。
村中有書房1座,始建於清朝,一間兩進合院式布局,磚木結構,青磚牆體,紅磚岩勒腳,門頭匾額字跡不清,多開小窗,現基本完好,無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