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退了休的中國老太太名叫張寶菊,她憑著自己對旅行的熱愛,懷揣300美元,獨自闖蕩陌生的美國大陸。 在此期間,她不但領略了美國的美麗景色和不同的文化風俗,而且還結交了很多朋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寶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主要成就:300美元游遍美國
- 性別:女
人物背景簡介,300美元游遍美國的老太太,簽證竟然過關,美國經歷,在美國第一次丟失,沒錢了就去掙,帶著2萬美元回家,
人物背景簡介
300美元游遍美國的老太太
2005年春節過後,在鄭州市上街區,記者見到了張寶菊,年近六旬的她正在市場裡買菜,和商販們討價還價,忙得不亦樂乎。如今,退休在家的她每天買買菜,做做飯,忙些家務,生活和普通的退休老太太沒什麼不同。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樣一個老太太,曾經偷偷創下一個驚人之舉:獨自拎著一個小包,用一年時間游遍美國,行程達幾千公里,而且,她出門的時候只帶了300美金。她的傳奇故事讓周圍的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讓她的丈夫、兒子都覺得不可相信。
簽證竟然過關
1998年初,時任中州鋁廠宣傳部長的張寶菊從崗位上退休了。張寶菊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喜歡鼓搗點事,曾經養過螞蟻、炒過股,可惜都沒有成功,但她樂此不疲。
張寶菊還喜歡旅遊,想到美國,最想去紐約轉一轉。儘管在美國有朋友,但她的想法在家人看來無異於天方夜譚。張寶菊對英語可是一竅不通,再加上老伴兒還沒退休,根本無法陪她一起出去。所以,家人都認為老太太閒來無事想想而已。
可張寶菊是個認準了事情就要乾到底的人,她堅持去美國旅遊。不久她就給美國的一個朋友寫信,詢問怎樣才能去美國,朋友回信告訴她一個陌生的名詞——簽證,說她可以給張寶菊發邀請信作為辦旅遊簽證的材料,但其它的事只能靠張寶菊自己了。
張寶菊接到邀請函後,獨自去美國駐華大使館辦理護照簽證手續。大使館外面排著隊,裡面大廳里的簽證人員雲集如海。簽證官通過一個視窗點名叫人,等候簽證的人大都神情緊張,只是想去美國看看的張寶菊非常坦然,叫到她的名字時,她走上前去。
像張寶菊這樣年紀的人,孩子均在國內,看不出有什麼移民傾向,而且手續齊全。對方問她什麼,她就實事求是答什麼,問話不到一分鐘,對方就一聲OK,要她下午3時拿護照。
在眾多羨慕目光的注視下,張寶菊奇蹟般地拿到了簽證,去美國的想法即將成為事實了,簡直不可思議。
看到張寶菊真把簽證拿回了家,家人大吃一驚,丈夫和兒子一致反對,說都五十多歲了,一共只會yes、no、ok三個蹩腳的單詞,怎么可能到美國!家人言之鑿鑿地擺出了無數個不能去的理由:去美國可跟國內旅遊完全不同,有語言問題,有社會環境、地理環境問題等等。但張寶菊的回答把家人說得啞口無言:聾啞人會說話嗎,人家怎么出去了?美國人到中國,中國話他會說?中國話比英語還難啊!
要準備出發了,張寶菊不想考慮那么複雜,行李只有一個箱子,旅費只帶200美元,丈夫不放心,說窮家富路再帶些吧。張寶菊說200美元足夠了,你看人家農村人進城,只拿一點兒路費,照樣出來闖世界。但最後實在拗不過老伴,張寶菊又接過了100美元。這樣,她帶了300美金和200元人民幣出發了。
美國經歷
在美國第一次丟失
1999年4月6日,張寶菊踏上了由上海飛往洛杉磯的國航班機,準備由洛杉磯中轉紐約,她打算先去紐約看一看,然後再到芝加哥等大城市轉一轉。
啟程的時候張寶菊心情很平靜,沒有過多想什麼,就像在國內串親戚一樣簡單。飛機在洛杉磯一著地,當第一次踏上只在電視上看到過的美國土地,走在金髮碧眼的老外中間,聽著嘰哩哇啦猶如天書般的外語,張寶菊真傻眼了,說國語沒人懂,問人家怎么去機場移民局,回答都是no。於是,張寶菊只好跟著人流走,沒想到這招還真管用。
張寶菊坐上由洛杉磯往紐約的飛機後,同機旅客不要說中國人,連個黃皮膚都沒有。心裡著實有些不安,但轉念一想,自己都這個年齡了,閱盡世事,沒什麼可怕的。沒想到吃飯時就遇到了考驗。空姐推著食品飲料過來,不會英語的張寶菊不知怎么說,只好先聽人家怎么說。聽了一會兒聽出了點門道:咖啡最容易說,漢語發音,麵包就不會說了。但這難不住張寶菊,她用手比劃一下,上面有什麼想吃的就指什麼。
到紐約下飛機後,人家往哪裡走,張寶菊也往哪走。她懷揣著一張中英文小紙條,上面寫著“我是中國人,要到紐約去”,見誰就給誰看,終於見到了朋友。在紐約,海關準張寶菊在美國境內呆半年之久,這可把她樂壞了。
第二天,美國朋友領著張寶菊遊覽,先到華人的居住地去轉轉。在上午的遊覽中,張寶菊見乘坐的捷運站名中,有很多自己熟悉的1234阿拉伯數字,她一下興奮起來,心想這下可真難不住我了,坐捷運是很容易的,拿捷運卡一刷就行了,只要有站的地方都可以去。
下午,張寶菊一個人先跑到曼哈頓,從車站出來,一仰臉看到了帝國大廈,哎呀那么高,一下子顯得自己個子太矮了,張寶菊真有點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細心的她繞著捷運周圍,沿著42街坊往前走,心裡暗暗記著經過的地方,這個地方出來是賣花的,一會還得從這個花店再回去。沒想到轉來轉去沒幾圈,找不著鮮花店了,張寶菊心裡有點緊張,周圍看不到一個黃皮膚的人,陌生的城市裡高樓林立,陌生的人對於她的問路直搖頭,好不容易碰到一個美國人邊比劃邊問,弄了半天,對方才了解她的肢體語言,於是送她到了捷運口。乘捷運返回後,張寶菊覺得這次有點兒傻,差點把自己搞丟了,後來一想也沒啥,接著遊玩。
沒錢了就去掙
第三天,張寶菊去了百老匯唐人街。看到了到處都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人,感情這裡一點不陌生啊,而且房子多是古香古色的中式建築,還立著孔子的塑像。張寶菊心裡一樂:聖人都搬到美國來了,還怕什麼!張寶菊放開膽子四處轉悠。 通過動作比劃,張寶菊基本上能向詢問對象表達清楚意思。用了一個多星期時間,她差不多游遍了紐約,但接下來她的費用不夠了。張寶菊不甘心只轉了一個城市就此返回,怎么辦,是等著家人匯錢還是借錢?“我能不能靠打工掙些錢,這樣邊打工邊旅遊不更好嗎?”張寶菊這樣想。
於是,張寶菊就找到了唐人街華人中介,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賓夕法尼亞州有些華人家庭想找保姆,問張寶菊願不願意去做。張寶菊正想到紐約外的地方走走,爽快地答應了。
張寶菊第一份工作的僱主是箇中國留學生,具體就是給他們的孩子當保姆。那位中國留學生對張寶菊非常好,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說:張阿姨是給咱們幫忙的,對阿姨一定要尊敬。張寶菊見人家沒把自己當外人,於是也把對方當成親戚、朋友對待,一個月後,雙方關係融洽,已不再是雇用與被雇用的關係了。
第一份保姆的工作幹了三個月,張寶菊掙了幾千美元,有了資金後,她的心就動了,想繼續自己的計畫,雖然依依不捨,但還是跟人家辭行,又一次獨自上路。
此時,她買來地圖,規劃了要走的路線,選擇了費用較低的長途汽車。這次張寶菊還學會了一句英語:“我不會說英語。”遇到問路等問題,她就攔住當地人,說了這句英語後,就比劃著名提出自己的問題。
張寶菊行李一直很簡單,幾乎就是一個背包和一個隨時放多餘物品的塑膠袋(天熱時把衣服裝到塑膠袋里),就這樣一路打工一路游,靠著肢體語言游遍美國,雖然英語依然沒多大進步,但絲毫沒影響她的行程。張寶菊去了尼亞加拉瀑布、黃石公園,還從東海岸橫穿美國大陸去了迪斯尼樂園和矽谷。每一天張寶菊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她喜歡用hello跟人打招呼。
在美國呆一段時間後,張寶菊慢慢對英語有些了解,她覺得只要下工夫,英語其實不難學,她甚至掌握了學習英語的竅門兒。有一天早晨,張寶菊看到一個美國青年在跳繩,她走上前去,美國青年見到中國老太太,很友好地沖張寶菊問了聲Good morning,張寶菊知道這是對方的問候,於是用英語夾漢語也反問一句:“Good morning,你在跳繩?”沒想到對方也學著她用漢語問:“跳繩?”張寶菊笑道應了聲OK,之後問美國青年“跳繩”英語怎么說?對方說就是jump。張寶菊一聽是“降步”,沒什麼難的,跳繩一升一降跳動不就是“降步”嗎,馬上就記住了。用這種聯想法,她活學活用地吸收一些簡單的英語知識,學會了不少英語單詞。
帶著2萬美元回家
後來,張寶菊在美國的簽證延續到一年。至於說這一年裡張寶菊共去了多少個城市,她實在是說不上來,許多地方在那兒呆過,就是叫不上來名字。一年後簽證到期,張寶菊要回國了,此時她身上的資金已變成了2萬美元,這全是她利用業餘時間掙的。2萬美元,不僅僅是張寶菊個人財富的提升,更是她人生的升華。
2005年春節過後,在鄭州上街區張寶菊的家中。面對記者的採訪,張寶菊說,很多人退休以後,尤其是在拿到退休證的一剎那,感到比較失落,覺得這一生就這樣了。可實際上並不是,人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身體能行,找準自己的位置,找準切入點,做些想做的事就會心情舒暢,就會成功。問及下一步的旅行計畫,張寶菊笑著對記者說:“我很想到歐洲去看看,還想到澳大利亞走走,到時還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