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祖籍山東菏澤,1960年10月生於廣西南寧,曾先後就讀於鄭州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獲文學學士、文學博士學位。曾為公務員,後長期擔任學術期刊編輯,1994年為副編審,2001年為編審,曾任《鄭州大學學報》副主編。2002年轉評為教授,現為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曾出版《生活的發現》、《無數人們與無窮遠方——魯迅與左翼》等著作,先後在《新華文摘》、《文史哲》、《天涯》、《文藝研究》、《上海文學》、《讀書》、《中國出版》及大學學報等發表論文、評論、隨筆百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魯迅與左翼文化運動”,合作主編學術期刊《新文學》(1-7期)。曾獲評全國高校文科學報優秀編輯(1994)、首屆河南省優秀中青年(期刊)編輯(2001)、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2006)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寧
- 性別:男
- 祖籍:山東菏澤
- 出生日期:1960年10月
主要論文
《內部的“全球化”及知識狀況》,《文藝研究》2005年第6期
《論都市文化的靈魂》,《河南師大學報》2005年第1期
《令人迷惑的“先鋒”》,《湛江師院學報》2005年第4期
《“花邊文學”事件與兩種民族主義》,《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一個撒謊故事的流布、變異與改寫》,《文史哲》2004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文藝理論》05.2)
《簡論墨白的小說世界》,《河北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一個偽命題是如何產生的》,《社會學茶座》第9輯,2004年
《評藍藍的詩歌<短句>》,《詩探索》2004年第1-2合期
《“讓一個我變成那無數個我” --關於李洱長篇小說<花腔>》,《鄭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當代文學觀:悄然的轉變》,《開放時代》2003年第5期
《論“混合的遊戲”》,《新文學》2003年第1輯
《比較文化視野中的死亡與永生》,《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版
《莫白小說的社會學》,《中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永恆的劇場詩人》,《評論》2001年第3輯
《時代、精神與詩人的自我敘述--90年代詩歌個案研究之一》,《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01.10)
《論學術性雜誌的改進思路》,《出版發行研究》2000年第6期
《論永恆之永生》,《評論》2001年第3輯
《“錯位”的故事》,《上海文學》2001年第3期
《論兒童文學中的兩種敘事模式》,《中國兒童文學》2001年第3期
《論貨幣的非貨幣性、宗教性和非實用性》,《經濟經緯》2001年第3期
《誰去誰留及非選擇性》,《名作欣賞》2001年第1期
《這個日子、這個事件與我們》,《讀書》2000年第7期
《我們的“現在”與“現代”》,《上海文學》2000年第7期
《精神分析概念演變的文化意義》,《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這個日子裡的一次自我發現》,《評論》2000年第2輯
《威尼斯商人的“圓圈”》,《河南師大學報》2000年第3期
《闡釋:後精神分析視野中的阿Q》,《文史哲》2000年第1期
《猜度<訊息>》,《評論》2000年第1輯
《言論的權利與代價》,《青年思想家》2000年第1期
《在兩個和諧的尺度中積極生活》,《東方早報》2004年4月8日
《<我向總理說實話>刺痛著我們的良知》,《中國青年報》2003年1月30日
《敘事的邏輯》,《南方周末》2001年3月1日
《我們的視野有多寬》,《南方周末》2000年3月31日
《超市·自由主義·身份問題》,《南腔北調》2000年第2期
《帶傷的黎明和不帶傷的黑暗》,《中國圖書商報》1999年11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