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祠祭祀活動,中國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民俗,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張家祠祭祀活動
- 主題詞:民俗,張家祠祭祀活動,臨泉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起源時間:明朝
- 認證時間:2014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張氏家族祭祠拜祖起源於明朝盛於清朝和民國。張氏家族先人從山東遷徙定居張老家後,始祖鐸生始遷祖張興,張興生子張表,張表生子張守文,張守文生四子:長子張珙、次子張琦、三子張玠、四子張佩,四大門派繁衍生息至今。現在張氏家族近10萬人口都是這四大門派的分支流派。張氏家族的祭祠拜祖反映了張氏族人的道德風尚、傳統習慣和宗教觀念,繼承著張氏先族的知識、智慧,寄予著理想和希望,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
歷史淵源
張氏家族祭祠拜祖起源於明朝盛於清朝和民國。張氏家族先人從山東遷徙定居張老家後,始祖鐸生始遷祖張興,張興生子張表,張表生子張守文,張守文生四子:長子張珙、次子張琦、三子張玠、四子張佩,四大門派繁衍生息至今。現在張氏家族近10萬人口都是這四大門派的分支流派。解放前祭祠拜祖四大門輪流值年,四年輪迴一次,不管輪到哪門他們都十分重視,殺豬宰羊置辦酒席。提前幾天運到祠堂伙房裡,專等祭祀時招待前來祭拜人員。隨著時代風雨變化,祭祠拜祖亦經興衰,從民國末年至改革開放前近半個世紀裡,祭拜活動一度中斷。
基本內容
祭祠拜祖是張氏家族的一項重大活動,參加祭拜的人員大都是各門派中有名望的鄉紳長老。祭拜的前一天,輪流值年的門派就布置好祭堂,供桌上圍上華麗的綢緞、彩帶,祭拜的當天,五生祭品、糖果饌盒、飯羹餚酒等各種祭品一應俱全放在供桌上,前來祭拜的人員,衣冠整齊、彬彬有禮、神態莊重的聽從主祭人的指揮行跪拜禮,敬香焚紙。四大門派參祭的人員很講究禮儀,有秩序的列隊如場,主祭人(德高望重、文化深厚的人)宣布祭拜開始,領祭的人(一門派一個有名望的人)和祭拜人員(四門派人員相等)各就位,此時嗩吶高奏、鞭炮齊鳴、禮花齊放,震天撼地。接著各領祭人員盥洗、上供、獻茶、敬酒、焚香、點紙,然後依次宣讀祭文,參拜人員三叩九拜,同時樂師登堂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