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經濟作物工作指導站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經濟作物工作指導站成立於一九九零年四月,屬縣農業局下屬的全額撥款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單位地址位於張家川縣解放東路22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家川縣經濟作物工作指導站
  • 職工:10人
  • 成立於:一九九零年四月
  • 單位地址:位於張家川縣解放東路22號
  • 性質:公益性事業單位
人員組成,主要成就,主要職能,領導班子,

人員組成

單位現有職工10人。技術人員7人,其中農藝師3人、助理農藝師4人,管理人員2人,工人1名。本科以上學歷3人、大專學歷6人、中專學歷1 人。

主要成就

1.經濟作物整體穩步發展。一是包括蔬菜、油料、中藥材在內的經濟作物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截止2009年底,全縣蔬菜面積達到5.55萬畝,中藥材面積1.1萬畝,油料面積9.3萬畝;二是甘藍、大蔥、胡蘿蔔、三大優質優勢菜種蔬菜發展初具規模。目前,甘藍面積0.45萬畝,大蔥0.45萬畝,胡蘿蔔0.15萬畝;三是基地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共建成保護地蔬菜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甘藍生產基地、中藥生產基地等五個專業化生產基地。
2.引進推廣了一大批新技術、新品種。一是蔬菜新品種的引進。近年來,先後從北京、天津、內蒙、上海等地引進蔬菜新品種八十多種。二是引進推廣柴胡、黃芪、黨參、板蘭根、甘草等中藥材新品種8個;三是開展各類試驗示範,為大田生產提供技術依據;四是舉辦專題培訓班,提高經濟作物生產技術水平。
3.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2009年,為了提高蔬菜產品質量,推廣無公害蔬菜生產,使我縣蔬菜生產符合無公害生產的要求,我站積極聯繫省農牧廳質檢站、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站,對我縣的蔬菜產地、產品進行無公害認證,通過對我縣9鄉鎮81個村蔬菜產地產品的檢測認證,使我縣的辣椒、甘藍、番茄、大蔥、韭菜、花椰菜共6個菜種和5萬畝蔬菜產地通過了無公害認證,今後,經作站將繼續加大無公害產品產地的監測,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主要職能

1.負責擬定全縣經濟作物(蔬菜、花卉、中藥材等)生產發展規劃、計畫和方案。
2.負責全縣經濟作物生產及主要技術措施的制定,並組織實施。
3.負責全縣經濟作物生產布局、結構調整工作。
4.負責全縣經濟作物項目的擬定、上報和組織實施。
5.承擔全縣經濟作物新技術、新品種引進、篩選、研究和推廣任務。
6.負責全縣經濟作物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示範工作。
7.與省、市對口機構銜接,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統計報表、試驗、示範、項目管理等)。
8.負責各種優良品種的試驗、示範,指導、培訓等的相關技術服務。

領導班子

蒲永鴻 , 男 , 1962年5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1982年7月工作,農藝師。
陳彥平 ,男 ,1965年9月出生、大專學歷,1986年7月工作,農藝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