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壩上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研究

張家口市壩上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研究

《張家口市壩上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研究》是依託首都師範大學,由馬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家口市壩上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禮
  • 依託單位:首都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選擇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沙漠化迅速發展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高原,研究地方、景觀、區域三個不同尺度農業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地方尺度重點研究土地利用與農業自然條件的匹配、適應與耦合,揭示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機理;景觀尺度重點研究恢復重建生態安全格局,確定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性的生態-經濟閾限,實現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格局最佳化,使其與農業發展布局最佳化相結合;區域尺度重點研究構建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性安全格局,探索適應性土地生態系統管理對策措施。研究不同區域及其典型景觀、典型地方的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性模式,建立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性之間的耦合、協調方法,提出實施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性的經濟、社會、科技、政策諸方面的對策建議,開闢區域土地持續利用研究的新途徑,為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與環境保護、修復與改善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研究張家口市壩上高原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對於京津風沙源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對區域、景觀、地方三個連續尺度的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性進行了研究。區域尺度主要研究土地利用生態適應性安全格局,探索生態適應性土地管理對策措施。研究結果是:近10餘年生態建設使壩上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結構最佳化,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土地沙漠化得到初步遏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大大提高;但土地相對資源承載力波動大,土地退化尚未根本好轉。生態建設方針應是:以自然恢復為主,以草原建設為中心,實行草灌結合,牧農林結合。根據年降水量遞變,厘定不同區域耕地、牧草地面積比例這個生態閾限。開展縣域生態地理區劃和土地生態建設與保護區劃,分區進行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評價,提出其土地利用的生態適應性方略。景觀尺度主要研究恢復重建土地利用/覆蓋生態安全格局與土地利用模式。研究結果是:在景觀生態分類基礎上,對比不同景觀相應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地段土壤養分、水分及植被狀況,發現其共性與差異,依年降水量與地貌厘定其耕地與牧草地面積占其總面積的比例這個生態閾限;提出不同景觀類型土地利用生態適宜性模式及其生態適應性途徑與措施。地方尺度研究土地利用與農業自然條件的適應與耦合。在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地塊測定養分、水分等理化性質和土壤年分蝕量以及植被狀況,探索其生態適應性機理。以土地類型的生態屬性為依據,開展其生態適應性與合理生態系統耦合關係研究,為京津風沙源治理提供科學參考依據。以上三個尺度相互支撐,達到耦合、協同。測定壩上防護林網內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對土壤養分的影響,為土地利用與防護林建設提出科學參考依據。在中低山地陡坡小流域監測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方式效果,水平溝治理模式好於魚鱗坑治理模式。 深入農戶進行關於生態工程建設對農村的影響,農民對生態工程成效的認知和成效評價、建設基本口糧田等方面的實證調查。農民認為,生態工程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農村產業結構得以最佳化,農民收入有所增加,生產效率提高;限制牲畜數量,圍封禁牧、休牧與輪牧是農民優先選擇的生態建設措施;農民希望政府再延長退耕補助期限。建立以農戶為對象的生態補償和保護機制,是恢復重建當地生態環境的治本之策。為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政府應在建設基本口糧田、建立後續產業,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利於土地持續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