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兵(作曲家)

張宏兵(作曲家)

作曲家、古典吉他和鋼琴巴赫作品演奏家張宏兵,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音樂工作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吉他學會作曲委員會主任、文化部古典吉他職業資格評定專家委員。常年致力於研究巴赫賦格作曲技藝,同時研習用吉他獨奏演奏巴赫賦格曲的技藝,他創作了不少複雜而精美的賦格曲,尤其是新疆風格的《24首賦格曲集》體現出純熟高超的復調作曲技巧,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好評。他還改編了一系列J.S.巴赫著名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和《賦格的藝術》等作品裡的賦格為吉他獨奏曲,為六弦吉他曲的寶庫增添了新的珍美篇章。是知名天才鋼琴家沈文裕的音樂教師。 他還創作了大量的影視音樂,如電影《斷槍》、電視劇《美麗背後》音樂等,以及央視以及大量衛視的台標音樂、CCTV2《經濟信息聯播》片頭曲等。他配樂的廣告片《七匹狼鋼琴曲》獲得中國國際廣告節最佳藝術質量獎。還曾為央視系列片《中國反家暴》、大型文獻記錄片百集《鄧小平的故事》等作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宏兵
  • 國籍:中國
  • 職業:作曲家、古典吉他
  • 主要成就:改編了著名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和《賦格的藝術》
簡介,見面,演奏,計畫,印象,

簡介

張宏兵1967年生於新疆,曾是智力超常的神童。16歲就跳級考入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後退學回新疆師從馬輝教授刻苦鑽研作曲技巧,對復調作曲興趣濃厚,理解深刻,技藝日益精湛,最終創立了“潛序列”作曲技法,曾於1996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首次個人作品音樂會(中央電視台報導),發表了中國第一首吉他賦格曲譜。《1997年中國音樂年鑑》記載了張宏兵創作中國第一部吉他奏鳴曲和吉他組曲的事跡。1998年出版CD專集《張宏兵鋼琴吉他作品精選》。他古典吉他演奏的巴赫賦格曲在YouTube上點擊很快超幾萬,並深得西方愛樂者好評。
作為吉他、鋼琴教師,他曾發明一套簡介高效的手指操發表在1989年的《音樂周報》上。
作為復調作曲家,歷經十年創作出《24首賦格曲集》,是典型的新疆巴洛克風格復調音樂,國內外許多專家都對此好評如潮:
著名作曲家黃安倫評論:“我還沒有聽完abada張宏兵的賦格曲集我就跳了起來,我聽到了音樂傳遞出的恢弘的信息與一顆聖潔的心。”
著名作曲家鮑元愷教授在愛樂人隨筆網站寫到:‘abada張宏兵的賦格曲令人吃驚,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
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Ronna Rong 博士寫到:”張宏兵把賦格曲賦予了生命和色彩;由於與巴赫時代不同,寫出來的賦格也是非常不同的,但是都非常好聽,也非常高深。“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張宏兵首登古典音樂榜》)
作為影視作曲家,他創作了大量的影視音樂作品。尤其是在國內開創性引進好萊塢音樂風格寫作技巧,其火爆網文《好萊塢大片音樂風格寫作技巧》點擊超過33000他用西方現代技巧為中央電視台和各大衛視創作了大量台標音樂、形象宣傳片音樂、片頭音樂或廣告音樂。CCTV2常年每晚黃金時段播出的《經濟信息聯播》片頭片段預告音樂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他還為電影、電視劇創作、製作的配樂,具好萊塢交響音樂風格,且不時地還可根據劇情內容寫出地道的中國風格和地域風格的音樂。
作為物理學愛好者,他自學了狹義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量子場論等,常活躍於一些專業學術論壇。
-----------------------------------------------------------------------------------------------------------------
吉他愛好者所寫的《張宏兵老師印象》:
自2005年8月13日起,每周六14:00,吉他中國琴友俱樂部在賦格咖啡定點舉辦琴友聚會。
20日,同樣是一個周六,賦格咖啡照例停止營業,專注琴友的到來。
離14:00還差十分鐘,靜悄悄地走入一位先生。看上去30多歲,衣著樸素,滿臉的書卷氣。
趕忙迎上前去,寒暄中得知,面前的這位滿身學者氣質的先生就是我們網上仰慕已久的abada張宏兵。
古典吉他業內的巴赫專家會光臨一個愛好者的聚會,除了感到榮幸,真的想不到還有什麼辭彙能夠準確描述內心的感受。

見面

懷著對專家的敬仰之情,我小心翼翼地表述著自己見到名人的激動。
現實中的張老師似乎比網上的照片和視頻稍微胖一些,言談中透著學者型的嚴謹和隨意。
張老師的隨和及低調,本應打消我緊張的心理,但是,30多年的閱歷反覆提醒我--學識越多的人越謙和。於是,愈加謹慎。
趙老師坐在角落裡,認真地聽我們這些愛好者盡情發揮。我們每奏一曲,都會真誠地請張老師原諒我們對他耳朵的污染,嘿嘿。
張老師總是鼓勵地說,很好,不錯。
大家胡彈一氣後,一致邀請張老師演奏巴赫的作品。張老師也風趣地說,既然來到賦格咖啡,就要演奏賦格。
必須說明的是,即使是鋼琴上,這類作品也不是很容易表現的。如果對復調音樂沒有做過一番研究,如果對賦格這類體裁的作品沒有進行過系統地學習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如果沒有對樂譜進行仔細地研究,如果沒有邏輯推理的頭腦,如果沒有格律的基本知識,沒有研究終止式的布局,沒有研究主題發展的進程,對主題答題對題等等基本常識丟沒有起碼的概念和分析能力,那么,演奏出來的東西,勢必缺乏起碼的活力,勢必令人昏昏欲睡。
畢竟啊,我們都聽慣了主調音樂,往往在前後速度變化、調新變化主題素材和織體音型變化的地方,旋律會出現停頓,既是一個沒有學過音樂的人也很容易從聽覺上面分辨出來結構。而在各律形式的賦格體裁作品中,情況就不一樣了。

演奏

張老師信手演奏了自己改變的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第六首賦格,原為d小調三聲部的賦格。
以前總感覺吉他這東西彈巴赫的賦格,就是噱頭,玩票而已,尤其是國內某些所謂大師的演奏。畢竟,吉他這種樂器,從力度變化和音域拓展空間上,與鋼琴是沒法比的,所以很難製造出層次上的對比。
也曾在網上欣賞過張老師的錄音和視頻。可能是琴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對吉他表現力以及錄音質量的期望值太高,或者是鋼琴表現力的先入為主等原因,每次聽完後張老師的演奏,大多感慨吉他這東西的局限性。所以,對張老師以往的音像感受不深。只是感覺這個吉他手研究過作品而且研究的比較專業。
這次當面聽就不同了,緩慢的賦格主題以級進開始,伴隨卡農式的答題進入兩小節對題。就是這兩小節,與主題構成橫向可動的對位關係。張老師的演奏,真是說不出來的巧妙,把這幾個小節的關係清晰地表現出來,至今我都奇怪他的左手是怎么靈活的。腦子裡三個線條的邏輯關係和對比,是怎么在右手上表現出的力度音色變化。簡直是不可思議啊。
只聽了這幾小節,就足以令我們重新看待張老師了。
後面的演奏呢,更是精彩。打個通俗的比方,您聽過無伴奏合唱吧?很有那個味道。
不過,與鋼琴的表現力相比,這吉他確實還是欠缺很多。或許,如果張老師右手大拇指的力度再好一些,可能會對各聲部色彩的表現有很大的幫助。
晚間聚餐的時候,我們與張老師輕鬆地聊起了復調音樂,張老師著重談了談賦格體裁在賦調音樂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向大家介紹連琴過程中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說指甲的留法。這裡要說明的是,張老師的指甲較長,而且跟我們平日裡磨出的指甲形狀完全不同。
晚餐後,張老師用yun的英國琴菲舍爾演奏了很多巴赫的作品,聽得我們鴉雀無聲。

計畫

聚會後與張老師商定,9月中旬在賦各咖啡舉辦一個賦格專場,請張老師來專門演奏他自己改變的巴赫作品,向那些懂巴赫,但是不了解古典吉他的專業人士展示一下古典吉他豐富的表現力(這幾天我正在召集那些所謂研究過巴赫的專業人士們,嘿嘿)。

印象

張老師給我的印象:
1、學者
2、隨和
3、熱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