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山,1954年出生,河南省衛輝市汲水鎮下園村村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太山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職務:河南省衛輝市汲水鎮下園村村醫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每天,衛輝市下元村第四衛生室剛開門,就有不少患者涌了進來,不少經常過來的“老病號”輕車熟路地走到衛生室一樓最裡面的屋子。這間屋子裡面放了一張大床,床上躺著衛生室的醫生張太山。從年過八旬的老人,到牙牙學語的幼童,大家自覺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耐心排隊等待張太山診治。
村民李保國有點咳嗽,側躺在床上的張太山詢問過病情後,拿起床邊桌子上的手電筒,看了看他的咽喉,又用聽診器聽了聽氣管和肺部,然後眯著眼睛,舉高雙手在處方本上開藥。
張太山不慌不忙,對每一個患者都耐心細緻地詢問和查看,開了藥之後還要詳細講解如何服用和各種注意事項。一直到上午12時,診室里的患者才漸漸少了,但三三兩兩仍不斷有人過來。不到4個小時,張太山看了約有三四十名患者。他沒有喝水,甚至身體都沒有挪動,一直保持側臥,偶爾活動活動僵硬的手指。
張太山4歲時患上脊椎結核,行走需要雙手扶膝蓋。雖然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但張太山特別求上進。因為家裡老人身體也不是太好,自身又患殘疾,張太山從小就暗下決心,長大要做一名醫生,為民眾解除病痛。經過刻苦努力的學校學習、多次進修,他終於成為一名村醫。
1990年,在一次雨夜出診後,張太山曾經的腰椎病也更加嚴重,疼痛難忍的他去醫院做了手術,沒想到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再也站不起來了。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無法坐著診病就躺著,床榻就是自己的問診處。
50多歲的村民崔女士說,從自己年輕時候就在張醫生這裡看病,自己的孩子從小到大生病也都到這裡。她說,張醫生行醫幾十年,經驗非常豐富,醫術精湛,對患者認真負責,便宜藥能治好病的不會開貴藥。
“我公公看病不會盲目亂開藥,也不開成盒的貴藥。往往開個三五天的散藥,有效果了再進行調整,避免浪費。”張太山的兒子兒媳如今也從事醫護工作。兒媳李芬說,公公醫德醫風高尚,自己和丈夫都會繼承和發揚他的品格,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不僅讓患者少花錢,遇到家庭特別困難的患者,張太山乾脆就不收錢。工作之餘,張太山還熱心公益事業,當他聽別人閒聊說衛輝獻血服務隊有人病了自己還不知道,就主動提出在他的門診免費為隊員體檢。幾十人體檢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大家開始不願意接受,但張太山卻說:“我不能和同志們一塊到無償獻血的一線,這就算是我為公益事業出了一份力。”
不久前,衛輝市一名叫“玉麒麟”的網友在讓張太山診治時,拍了一段短視頻發布到抖音平台,沒想到獲得數萬的點讚數。不少網友在看了這段短視頻後,都被張太山的仁心仁術、敬業精神感動。一些認出張太山的衛輝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曾經在他這裡看過病,正如“玉麒麟”在視頻里說的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向他致敬!
29年來,每天從早晨七八點到晚上九點,沒有午休,沒有節假日,張太山就這樣日復一日在床榻上為來自衛輝、輝縣、原陽、新鄉市區,甚至鶴壁、安陽、鄭州等多地患者診病,每天的患者多達百餘人。張太山說,充實的工作讓他忘記身上的病痛。而讓自己一路堅持下來的,是患者對自己的信任和自己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只要身體允許,他會一直幹下去。
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入選2019“中國好人榜”。
2020年5月16日,獲得“河南省自強模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