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翼作品精選

張天翼作品精選

張天翼作品精選》作者張天翼,現、當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元定,號一之,另有筆名張無諍、鐵池翰等。祖籍湖南湘鄉,生於江蘇南京。上國小和中學期間,讀了不少中外文學作品。1922年寫作滑稽和偵探小說,在《禮拜六》雜誌發表短篇《新詩》。1924年中學畢業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畫一年。1926年進北京大學預科。翌年退學,當過家庭教師、職員和編輯等。1929年發表短篇《三天半的夢》。1931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它的文藝大眾化研究會的工作,協助編輯《十字街頭》等刊物。創作產量日豐,面向現實,內容充實,給文藝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張天翼作品精選》收錄了他的《包氏父子》、《羅文應的故事》等經典作品,供小朋友們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張天翼作品精選
  • 出版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389頁
  • 開本:32
  • 作者:張天翼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4248894, 753424889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張天翼作品精選》: 世界少年文學經典文庫。

作者簡介

張天翼,現、當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元定,號一之,另有筆名張無諍、鐵池翰等。祖籍湖南湘鄉,生於江蘇南京。上國小和中學期間,讀了不少中外文學作品。1922年寫作滑稽和偵探小說,在《禮拜六》雜誌發表短篇《新詩》。1924年中學畢業後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畫一年。1926年進北京大學預科。翌年退學,當過家庭教師、職員和編輯等。1929年發表短篇《三天半的夢》。1931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它的文藝大眾化研究會的工作,協助編輯《十字街頭》等刊物。創作產量日豐,面向現實,內容充實,給文藝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

圖書目錄

大林和小林
寶葫蘆的秘密
羅文應的故事
包氏父子
華威先生

序言

許多讀者熟知張天翼,長期以來,他被人們認為是兒童文學作家。其實,這是一個小小的誤解,張天翼同時還是一位多產的成人文學作家,文學創作上這樣的“兩棲”,在中國文壇並不多見。
張天翼(1906-1985)原名張元定,號一之,祖籍湖南。他的父親清末中舉後,帶著一家人輾轉於江浙,張天翼就是在南京出生的;後來,又隨家搬遷到杭州,在杭州上中學。
從小生活在不同的地區,給了張天翼許多觀察生活、了解社會的機會。儘管他在上中學時就嘗試著寫小說,但直到1928年二十三歲,以“張天翼”的筆名發表短篇小說《三天半的夢》時,才開始在創作中採取現實主義手法,並且逐漸形成明快、嘲笑、諷刺的小說風格。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他寫的小說、劇本、雜文、評論等有三百多萬字。
張天翼本性聰慧,看一個人能夠直接看入到人的本性去,對自己小說中的人物,農民、士兵、鄉紳、小職員、小官僚等,有著透徹的理解。他帶著嘲笑看人生百態,寫的小說,就總有幾分滑稽和幽默。他真實地描寫社會人生,鄙棄當時文學流行“革命加戀愛”的時髦風氣,所以初出茅廬,便引起文壇的關注,一些文藝評論家稱他為“新人”。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張天翼創作的高峰期,這期間他寫的短篇小說近百篇,有《從空虛到充實》、《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等中短篇小說集。
1934年,張天翼以南京姐姐張稼梅所住大院的門房父子為原型,寫了短篇小說《包氏父子》。父親老包在公館裡做聽差,省吃儉用,借債求人,供養兒子包國維上學,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能出人頭地,做官發財,自己也可以當上老太爺,安享榮華富貴。偏偏這個小包很不爭氣,雖然一心想往上爬到了迷狂的地步,卻不肯把心思用在讀書上。他因為自卑,就巴結富家紈絝子弟郭純,甘願充當郭純們_的打手,闖了禍,最後被學校開除,父親的希望終成泡影。老包不僅沒當上老太爺,反而被兒子小包嫌棄輕視。小說辛辣的諷刺當中飽含酸楚,強烈的喜劇色彩下蘊涵著悲劇的意味。
同時,張天翼對人性醜惡、鄙陋、愚昧的一面,諷刺得非常直白,他毫不留情地揭露社會的黑暗和不平等。為了更痛快淋漓地表達他內心的感受,他的小說大多是短篇,翥時還用速寫的方法。抗戰時期,他的《速寫三篇》問世,這是他的巔峰之作。其中《華威先生》是著名的代表作,文字簡練,篇幅短小,幾句對話,一個表情,特有的動作,僅用五千字,就畫出一個貌似職業文化人,實則抗戰官僚的淺薄庸俗虛偽貪婪的嘴臉。《華威先生》一經發表,日本《改造》雜誌便很快譯介過去,為此引起了國統區一場抗戰文藝要不要暴露與諷刺的爭論。經過辯論,人們意識到隱伏在抗戰中的醜惡現象和醜惡官僚應該受到揭露和抨擊,而這正是文學作品的社會效果,作者對待生活的真誠和勇氣,值得稱道。
前面說過,張天翼在文學創作上是“兩棲”的作家,他在成人小說寫作卓有成就的同時,在兒童文學創作上也顯示了驕人的才華。這完全是他的天性使然。他的父親生性幽默,姐姐愛講笑話,他自己幼年時是個淘氣的孩子,淘氣的程度足以令學校的老師校長頭疼。在這淘氣的玩鬧中漸漸成長起來的張天翼,習慣地用諷刺的目光看待世界。當他敏銳捕捉到成人社會裡形形色色的腐敗,並把寫進自己的小說里時,諳熟兒童心理的他發現,只有孩子們的心是純潔的,只有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看到並印在心中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就像安徒生《皇帝的新衣》里那個孩子,他是唯一敢說真話的人。於是,張天翼寫下大量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小說,如《蜜蜂》、《奇遇》、《奇怪的地方》等。這些小說,以孩子的眼光去打量他們還不熟悉的社會,用兒童特有的語言講出他們的看法;再展現給成人時,生活便顯得格外殘酷,諷刺的力量也更加強烈。
除了這些描寫現實的兒童文學,張天翼還寫過《禿禿大王》、《金鴨帝國》等長篇童話,而最精彩的是1932年發表的長篇童話《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是同胞兄弟,他們出生在窮苦人家,父母去世後,偶然地分手了,此後,各自有著一番奇特經歷,遭到了千奇百怪的人:狗法官、紅鼻頭王子、鱷魚小姐、名字叫“薔薇”的鴨子公主等,兄弟倆最後的結局也完全不同。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卻蘊涵著生活真理,令所有讀過這篇童話的幾代讀者難忘。
此後的歲月里,張天翼雖然寫過更多的兒童文學和童話,但無論從藝術表現還是從創作想像力來說,都沒能超越《大林和小林》。
1942年,張天翼患了嚴重的肺結核,疾病阻止了他的寫作,在養病期間,他只寫了十幾篇寓言,儘管篇幅更加短小,每一篇仍充滿了機智和詼諧的諷刺。
五十年代以後,他恢復了健康,在主編《人民文學》之餘,致力於兒童文學創作,他和中學生、小學生交朋友,熟悉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了解他們的快樂和苦惱,先後寫了許多新中國少年兒童的故事,如《去看電影》、《羅文應的故事》、《他們和我們》、《不動腦筋的故事》等。
與三十年代的兒童文學不同的是,這些故事裡的孩子們.不再是舊世界的旁觀者,而是生活中的主人,他們要解決的是自己生活里的大大小小的問題。
1956年,年過半百的張天翼,創造出“寶葫蘆”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這部極具中國色彩的童話,伴隨了新一代人的成長。
《寶葫蘆的秘密》中的主人公王葆是個小學生,他天真活潑,富於幻想,他的問題是總想要別人幫助他做事,包括他必須完成的作業。但功課這樣的事情別人是不能代替的,於是他就幻想有個寶貝來替他做自己不愛做的事情。這樣的寶貝終於讓他得到了,這是一個神奇的寶葫蘆。寶葫蘆不僅給了王葆喜歡的美食,還有求必應。科學小組要求製作的飛機模型、圖書館的《科學畫報》,王葆只要腦袋裡想那么一下,寶葫蘆就能“變”了來;甚至,王葆下象棋,想“吃”掉對方的“馬”,寶葫蘆立刻就讓他吃進嘴裡;數學考試,王葆做不出來,寶葫蘆也能大顯神通,把別人做好的試卷“送”到他面前。但這一切,並沒有給王葆帶來快樂,因為他最終發現,得到的都是寶葫蘆從別人那裡偷來的,這就是寶葫蘆所謂的“秘密”。王葆於是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任何東西都得有人去做出來,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寶貝。
這段時期,張天翼沉浸在為孩子們寫作的幸福中。他說過:“為孩子們寫作是幸福的。”
張天翼在文學創作上的“兩棲”,如同在成人和未成人之間變身,時而是成人的世界,犀利的筆鋒專挖人性的劣根;時而是兒童的世界,純潔、充滿童趣和勃勃生機。他在兩個世界進出遊刃有餘,所做的無非是希望剷除劣根,一起走向光明的未來,這就是他創作的特點。
張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